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道了对福州口岸入出境人员在疾病监测体检中所发现HBsAg携带者的异常心理状况。为此,作者针对性提供了心理卫生咨询服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国际旅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经验。

  • 标签: 入出境人员 HBSAG 心理卫生咨询
  • 简介:本文报道了防城港1988~1995年2569艘入境船舶携带鼠类及蟑螂情况。鼠患阳性船舶284艘,阳性11.05%;蟑螂患阳性船舶623艘,阳性25.24%。不同国籍船舶鼠患、蟑螂患阳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25.37,p<0.005;x~2=199.87,p<0.005);来自不同地区(发航港)的船舶鼠患、蟑螂患的阳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74.50,p<0.005;x~2=202.69,p<0.005);不同月份船舶蟑螂患阳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47.78,p<0.005)。

  • 标签: 入境船舶 鼠患 蟑螂患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与谷丙转氨酶试剂对总胆汁酸检测携带的污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随机混合成若干等份血清。选取10份混合血清作为对照组,取上述10份血清加入血脂试剂检测作为血脂试剂组,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为谷丙转氨酶试剂组。分析比较血脂试剂对总胆汁酸的检测影响以及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后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血脂试剂组总胆汁酸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试剂组血清总胆汁酸浓度与血脂试剂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试剂对于总胆汁酸检测可能有携带污染,导致总胆汁酸检测增高,且随着检测次数增加,或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增加中间检测项目,其影响逐渐降低。

  • 标签: 血脂试剂 谷丙转氨酶试剂 总胆汁酸 携带污染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结核治疗对HBV携带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66例HBV(乙肝病毒)携带肺结核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各3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分析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损害发生情况等。结果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对全部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评价对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组间的肝损害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HBV携带肺结核患者在其抗结核治疗中联合替比夫定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肝损害情况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HBV携带 抗结核治疗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期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红细胞参数变化特征。方法从2012年8-12月来我院产检并做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孕12-16周孕妇中选取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78例分为静止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轻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β-地贫基因携带组及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为阴性对照组4组。统计3组的红细胞参数。结果3组的RBCMCH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及β-地贫基因携带组RBCMCVMCH与对照组有差异明显差异(P<0.05)。结论RBC>4.3×1012/L、MCH<27pg或RBC>4.3×1012/L、MCV<82fl、MCH<27pg串联,可用于孕期筛查轻型地贫基因携带者的指标。

  • 标签: 孕期 红细胞参数 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干预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年6月1日到2009年5月30日的体检人群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和乙肝病毒携带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乙肝相关知识教育干预前后2006年和2009年的体检者作乙肝相关知识及其来源和乙肝携带者行为方式等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形式逐步多样化,覆盖面逐年加大;乙肝病毒携带从2002年的3.96%到2009年的2.15%整体呈下降趋势,新参加工作、年龄在2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男性体检人群以及外地进入威海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体检人员等接受健康教育机会少,乙肝病毒携带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看出,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乙肝病毒携带有正向影响;问卷调查发现健康教育干预后2009年体检人员答题正确62.85%高于2006年的54.05%,P<0.01;健康教育干预后2009年问卷调查人员健康素养明显提高;新参加工作、年龄在2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乙肝相关知识答题合格较低,应该重点干预;查体培训指导和网上学习成为获取常识性乙肝知识的主要来源;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干预成为提高人群乙肝相关知识和素养的主要作用因素。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乙肝病毒携带控制有积极促进作用,是提高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新参加工作、年龄在2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应作为教育干预重点人群重点教育定期检测。

  • 标签: 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干预
  • 简介:即当被告是以对特定的单个或少数被害人故意实施传播爱滋病病毒的行为,传播行为———传播的物质是危险的———爱滋病病毒能够被传播,被告携带爱滋病毒———传播爱滋病病毒给被害人———被害人感染爱滋病———被害人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死亡

  • 标签: 刑事责任能力 初探爱滋病 携带者刑事责任
  • 简介:目的观察48例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对4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行快速经皮肝穿刺术取肝组织,研究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程度。结果G0S0者5例,占10.4%;,G1S0者11例;G1S1者12例;G1S2者2例;G2S1者9例;G2S2者7例;G2S3者2例。结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虽血生化或B超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大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一定程度的纤维化。

  • 标签: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HBV DNA 肝组织病理学 纤维化 炎症活动度
  • 简介:摘要携带污染是生化检测误差的明确来源之一,其带来的错误结果可能给患者医疗结局带来不良影响。几十年来,自动生化分析仪制造商通过改进系统设计、更新材料,不断尝试降低携带污染,但是挑战依然存在。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生化学组组织专家,制定了《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分析评估及处理方法专家共识》,总结了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来源和特点,提供了携带污染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携带污染的解决方案,用以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识别、评估携带污染,有效降低由于携带污染带来的结果偏差对患者诊疗的影响。

  • 标签: 临床化学试验 生化分析仪 设备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带者临床观察,方法我科2010年—2011年2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对1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解毒汤,同时加用干扰素,每次4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抗病毒及护肝治疗,疗程大于52周。对照组则单用上述干扰素,每次4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抗病毒及护肝治疗,有效率HBsAg有12例转阴,转阴为30%;HBeAg有32例转阴,转阴为80%;抗一HBs、抗HBe各有6例转阳,转阳为1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携带者,较单纯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治疗,疗效明显,而且副作用少。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乙肝病毒 临床观察
  • 简介:作者报道了防城港1984年对外开放以后至1993年入境船舶携带鼠类的情况:入境船舶1647艘,携带鼠类的船舶175艘,携带10.63%;携带鼠类的船舶不同船籍有非常显著差异(x~2=63.91,P<0.01),越南籍船舶携带最高(28.09%);携带的主要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10年来该口岸啮齿动物本底调查和监测结果,未发现经国际航行船舶传入新鼠种。

  • 标签: 入境船舶 携带鼠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院临床分离的气单胞菌中mcr基因的携带情况和基因特征,为临床检测粘菌素耐药基因的携带和表达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对183株气单胞菌进行mcr基因检测;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粘菌素以及多粘菌素对mcr基因阳性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肉汤接合法和滤纸接合法进行接合转移试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气单胞菌中mcr-3基因的存在环境。构建mcr-3携带基因的E.coli DH5α-pGEM-T::pmcr-3菌株以验证其粘菌素耐药表达情况。结果183株气单胞菌mcr-3基因的携带为2.19%(4/183),未检测到mcr-1和mcr-2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携带mcr-3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对粘菌素和多粘菌素均敏感(MIC<2 μg/ml);接合转移试验结果显示mcr-3基因无法进行水平转移;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本院临床分离嗜水气单胞菌携带的mcr-3基因属于mcr-3.2以及mcr-3-like变异体,且上下游并未检测到相邻的转移元件。构建的重组菌株E.coli DH5α-pGEM-T::pmcr-3表现为粘菌素敏感表型(MIC=2 μg/ml)。结论我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中存在mcr-3基因,但其在嗜水气单胞菌不表达粘菌素耐药性,且暂时未发现支持其可以转移的证据。

  • 标签: 粘菌素 嗜水气单胞菌 mcr-3
  • 简介:研究了弹道修正弹携带末敏弹头对时敏群目标的效能评估问题.首先,研究了单发弹道修正弹携带末敏弹头对单目标的毁伤概率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建制部队对群目标的毁伤概率模型;再次,基于时敏群目标"被密切监控"和"突然被发现"这2种情况,建立其存留概率,并进一步建立其毁伤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该模型的毁伤效能评估结论,并分析了时敏目标的停留时间对毁伤效能评估结论的影响.

  • 标签: 弹道修正弹 末敏弹 时敏群目标 效能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蚊虫中蚊媒病毒携带情况。方法2017年8月在祥云县水涨地、清华洞捕蚊,对蚊虫分类鉴定、计数,接种至BHK-21细胞分离病毒,阳性分离物用RT-PCR扩增序列,鉴定分析病毒种类和分子特征。结果共捕获蚊虫20 276只,其中86.87%为三带喙库蚊,7.89%为按蚊,1.29%为致倦库蚊,3.95%为其他未分类蚊种。病毒分离后获得阳性分离物17株,均为乙脑病毒I型,其中16株来自三带喙库蚊,1株来自按蚊。结论三带喙库蚊为祥云县的主要优势蚊种和带毒蚊种;首次在祥云县分离到乙脑病毒,且均为基因I型。

  • 标签: 蚊虫 乙脑病毒 分子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指标进行结果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信息,满足临床需求。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60例临床已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比浊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每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组血清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M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虽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gM水平增高不明显。这为研究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积累资料。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HBsAg IgG IgM IgA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国际航行船舶载自境外压舱水中携带的浮游水生生物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口岸的52艘国际航行船舶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压舱水一般性指标监测,以及浮游植物细胞计数、种类鉴定,浮游动物种类鉴定、个体密度计算等,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85%以上的压舱水监测水样中检出至少1种浮游水生生物种,并检出4种外洋种与14种与赤潮发生密切相关藻种。[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中携带的浮游水生生物,包括有害生物的情况较为严重,船舶压舱水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有害生物传播途径。

  • 标签: 压舱水 浮游水生物 有害生物 国际航行船舶 赤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晋中市榆次区孕产妇HBsAg携带情况,为预防控制乙肝母婴传播提供本底资料。方法收集三年内晋中市榆次区区级及驻区级7个医疗保健机构的门诊产检和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的情况,应用统计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晋中市榆次区2013~2015年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检测为100%,孕期平均检测为70.52%,孕产妇HBsAg三年平均阳性为0.95%。<25岁年龄组孕产妇阳性最低为0.86%,35岁以上年龄组孕产妇阳性最高为1.05%。结论晋中市榆次区孕产妇乙肝病毒(HBV)筛查为100%,孕期筛查为70.52%,HBsAg携带为0.95%,孕妇产前筛查HBsAg,有助于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分类管理,提高HBV母婴阻断是预防控制乙肝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孕产妇 HBsAg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黑龙江口岸蜱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有效开展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4年在黑龙江12个口岸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游离蜱,在口岸附近地区,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家畜(牛、羊、犬)从其体表采集寄生蜱。将采集的蜱进行病原体的分类鉴定,用以监测黑龙江口岸的蜱类分布情况。结果2012—2014年,在黑龙江共采集4802只蜱虫样本,检测695份,共检出立克次体、蜱传脑炎病毒、贝纳柯克斯体、巴尔通体、巴贝西原虫5种病原体,其中立克次体广泛存在于黑龙江的12个口岸地区,是黑龙江口岸优势蜱传病原体,其次依次为蜱传脑炎病毒、贝纳柯克斯体、巴尔通体、巴贝西原虫,未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其中,全沟硬蜱检测出立克次体、蜱传脑炎病毒、贝纳柯克斯体、巴贝西虫和巴尔通体;森林革蜱检测出立克次体、蜱传脑炎病毒、贝纳柯克斯体和巴尔通体;嗜群血蜱检测出立克次体、贝纳柯克斯体和蜱传脑炎病毒;日本血蜱检测出立克次体。结论黑龙江口岸地区蜱传病原体种类多,开展蜱传疾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 标签: 口岸 病原体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