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移居国外的少数民族中,南洋(东南亚)华侨的行为和举止最容易被人们过于简单地加以概括。人们总是指责华侨是“东方犹太人”、对其母国以及居住国的政治漠不关心、或采取骑墙观望态度。然而,这样指责南洋华侨缺乏足够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L.E.威廉姆斯教授出版了一份关于印度尼西亚华侨民族主义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他认为在荷印华侨,特别是在土生华人(Peranakans)当中,

  • 标签: 侨民 南洋华侨 民族主义 证据 华人 说服力
  • 简介: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一些文章中,在表现日本鬼子如何残忍的时候,常常能见到这样的句子:“他们连无辜的妇女和儿童都不放过.一律杀光。”这话,粗粗地看,没什么毛病,妇女和儿童本来就“无辜”嘛,鬼子连这样的弱者都杀掉,确实像野兽一样残忍(其实,用“野兽”形容侵略者也是出于多年来的习惯,并没有多少道理,请问,哪有杀害了几千万中国人的野兽?野兽有知也会对这个比喻提出抗议的)。

  • 标签: 《抗日军民就有“辜”吗?》 中国 当代 杂文 瓜田
  • 简介:【中吕·快活三带朝天曲】爱国将领吉鸿昌天生硬骨头,热血写春秋。横刀立马断江流,威震张家口。【过】小楼,大猷,呼起风雷骤。山河破碎恨悠悠,聚众驱倭寇。恨只恨祸起萧墙,同根萁豆,相煎志未酬。此羞,此头,换我山河秀。

  • 标签: 抗日英雄 爱国将领 吉鸿昌 张家口
  • 简介: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是在极其复杂的心态下作出并进行的.他要通过合作,达到溶共、用共,最终灭共之目的.蒋介石利用共产党之心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消除舆论压力,缓解国内矛盾;其二,利用共产党的力量打击日寇,借日寇之手消灭共产党,以达到一箭双雕之功效;其三,获得苏联的支持和帮助.

  • 标签: 蒋介石 联共抗日策略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 简介:抗日战争中,除解放区战场作为整个抗战的重要支柱和在正面战场上爱国官兵的浴血沙场、英勇作战以外,民间各地民众自发组织奋起抗日,也是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一支重要力量。

  • 标签: 抗日烈士 正面战场 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 解放区 爱国
  • 简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同难当头,国共两党合作,共御外侮。此后不久,朱德受命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率部自陕北开赴山西前线。

  • 标签: 朱德 抗日 临汾 国共两党合作 1937年 卢沟桥事件
  • 简介: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并以此为开端,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时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卢沟桥抗战加速了中国内部的团结统一,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革命洪流,从此中国人民进入“百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全国范围的对外抗战”的新阶段。

  • 标签: 卢沟桥 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爆发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200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水远的丰碑”栏目中,以《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王殿元等十烈士》为题,缅怀了抗战时期马石山十勇七的英勇壮举。

  • 标签: 抗日 《人民日报》 抗战时期 第二版 烈士
  • 简介:在国产电视剧中,"抗战题材"是数量大、收视率较高的一类。但是,"抗日神剧"的出现与泛滥,引发观众和网友强烈的批判与质疑。"抗日神剧"产生的原因不仅有投资与制作方面的偷工减料、唯利是图,也有电视台追求收视率,审查与监管的不力,更有普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值得重视和深思。

  • 标签: 国产电视剧 “抗日神剧” 泛滥
  • 简介:“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阎力宣是廊坊市大沈庄人,生于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民国四年(1915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政法专业,能写一手好书法。他自幼胸怀大志,为人正直,原想步入仕途,为国为民出力,实现自己的抱负。1917年以后,在教育和交通方面出任过一些职务,后来又在原安次县地方上任职。当时,北洋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官场中更是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秉性公正的阎力宣实在看不惯,

  • 标签: 英雄 抗日 1915年 1917年 燕京大学 军阀混战
  • 简介:我是1939年底,由故乡湖南长沙经广西而到达云南昆明。当年公路的路况很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最难忘怀的是大卡车从身旁驰过时,卷起一股股沙尘,扑面而来,经常是飞沙入眼,又痛又痒,双泪直流。更惨的是灰沙借助风力,直扑口鼻,有时甚至呛得透不过气来。好在当年我才17岁,少年气盛,血气方刚,洗个澡,睡一觉,第二天仍然生龙活虎,临危不惊。

  • 标签: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生活方式 军事斗争
  • 简介: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第一任副馆长王冷斋,福建福州人,1892年生。八岁人福建陆军学校,毕业后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与李宗仁、白崇禧等同班。在参加国民革命军讨伐张勋时来到北京,后弃武从文,自办远东通讯社及《京津晚报》。因抨击曹锟贿选,报社被封,被迫移居上海。1935年应二十九军副军长、北平市长秦德纯之邀来北平任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又兼任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宛平县长。1937年7月7日晚,日本驻北平的特务机关和驻丰台日军精心策划了卢沟桥事变。当夜秦德纯就让王冷斋等与日方谈判、调查事件真相。从7月7日夜到7月10日,

  • 标签: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1937年 抗日 国民革命军 1935年 卢沟桥事变
  • 简介:据有关史料记载,抗日战争后期,日寇为打通大陆交通线,由湘、桂进军贵州。1944年11月27日,由荔波县佳荣乡进攻九阡。28日侵占九阡,29日侵入三洞,30日下午侵占三都县城。12月5日从丹寨撤退.三都县城再次遭受蹂躏,6日从三都县城分两路继续撤退,一路经水龙、三洞出九阡;一路沿都柳江而下至上江、坝街,8日全部退离县境。

  • 标签: 抗日战争后期 石板 史料记载 交通线 荔波县 县城
  • 简介:60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伸进了洛阳大地。当时洛阳一片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标签: 洛阳 保卫 抗日 日本侵略军 人民群众
  • 简介:骑八师中原抗日始末倪胜章1937年8月,蒋介石电令驻青海陆军82军军长马步芳、驻河西陆军第5军军长马步青,组编骑兵师,开赴抗日前线。同年10月,该师东下,转战陕、豫、皖诸省,在豫东皖北河防一线与日军作战达8个年头,成为中原的一支抗日劲旅。骑兵师番号为...

  • 标签: 马步芳 汤恩伯 彭雪枫 新四军四师 蒋介石 抗日
  • 简介:抗日根据地知多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深入敌后,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随着游击战争的发展,我军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敌后根据地计有华北地区6个,华...

  • 标签: 抗日根据地 游击战争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冀鲁豫边区
  • 简介: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北美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帮助抗日战争。白求恩在晋察冀根据一年半的时间里,在灵丘抗日前线工作了近三个月。

  • 标签: 抗日战争 白求恩 共产主义战士 线 美国共产党 援华医疗队
  • 简介:一张用鲜血写就的契约,是谁对谁的承诺?一件准备捐献的旧棉袄内竟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不是什么悬疑、侦探故事,也不仅仅是某个人的传奇故事,这是一段历史,一段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遗忘的历史,而这段历史的书写者们更应该被我们铭记.

  • 标签: 秘密 棉袄 抗日 侦探故事 传奇故事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