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特点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结石成分的592例泌尿系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30例,女162例;中位年龄4.0(0.3~18.0)岁。592例中,457例为上尿路结石(其中424例为单侧,33例为双侧),124例为下尿路结石,11例为上尿路合并下尿路结石。泌尿系结石标本获得方式为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开放手术或患儿自行排出。对于多发结石患儿,取不同位置结石进行分析。共获取643例次结石样本,其中结石位于肾313例次,输尿管194例次,膀胱89例次,经尿道自行排出47例次。分析结石成分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差异。结果592例(共643例次)中,单一成分结石419例次(65.2%),混合成分结石224例次(34.8%)。主要结石成分为草酸钙361例次(56.1%)、尿酸氢铵130例次(20.0%)、胱氨酸56例次(8.7%)、磷酸钙33例次(5.1%)、尿酸类33例次(5.1%)、磷酸铵镁25例次(3.9%)和黄嘌呤5例次(0.8%)。女性较男性草酸钙结石的比例高[65.6%(118/180)与52.5%(243/463),P<0.05]。女性上尿路结石占比高于男性[93.4%(168/180)与73.2%(339/463),P<0.05]。不同年龄组中草酸钙、尿酸氢铵、胱氨酸、磷酸铵镁结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钙结石在6~10岁占比最高(35.6%),尿酸氢铵和胱氨酸结石在1~2岁占比最高(分别为45.4%和42.9%),磷酸铵镁结石在3~5岁、6~10岁及11~18岁的占比均为24%。结论儿童泌尿系结石主要成分以草酸钙为主,其次是尿酸氢铵和胱氨酸。年龄和性别与结石成分的分布相关,草酸钙结石常见于女性及6~10岁儿童,尿酸氢铵和胱氨酸结石常见于1~2岁儿童,磷酸铵镁结石在3~5岁、6~10岁及11~18岁儿童中均较常见。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儿童 结石成分 性别 年龄
  • 简介:摘要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中国的南方省份,其发病率非常高,是世界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泌尿系结石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目前,泌尿系结石成分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用于指导结石患者术后的饮食管理。其实,泌尿系结石成分不仅可应用于术后指导,还可应用于术前的手术方案指导。但是,由于目前临床所采用的红外光谱结石成分需要先进行手术获取结石标本后才能分析,因此,无法在术前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按照目前的理论,泌尿系结石在体内形成之前尿液中均会有相应的结晶形成,因此,通过对患者尿液结晶的检测有可能成为术前泌尿系结石患者了解结石成分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就泌尿系结石成分的种类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结石 结石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近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正常人群的变化,并探讨此差异的疾病指导意义。方法选择58名新近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人体成分测定身高体重指数(BMI)、蛋白质重量、骨质重量、脂肪含量、身体肌肉重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等。结果糖尿病患者的BMI、腰臀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人体成分分析 肥胖
  • 简介:对来自拉浩地区(半干旱地区)与斯皮特(干旱地区)的8年生沙棘种子与果肉粗提物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所选的中亚沙棘产自拉浩与斯皮特,同时研究的还有来自拉浩地区的柳叶沙棘与HI-1型沙棘(外来品种),该外来品种种植在喜马偕尔邦农业大学高山农业研究与推广中心.该研究中心位于拉浩-斯皮特地区的拉浩谷地的库坎姆西瑞(海拔2730m),处于印度温和干燥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在所有种类的果肉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例(52.8%~60.7%)高于饱和脂肪酸(10.6%~29.9%).同样,除了柳叶沙棘以外,种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1.7%~86.5%)要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12.5%~27.2%).在果肉油脂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是棕榈油酸(37.1%~46.4%)、亚油酸(6.4%~15.0%)、油酸(4.0%~6.9%)和软脂酸(9.1%~28.1%).柳叶沙棘果肉油脂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15.0%)和α-亚麻酸(1.3%).棕榈油酸是最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37.1%~46.4%),在拉浩种群中含量最高(46.4%).软脂酸是主要的饱和脂肪酸,除了斯皮特种群(9.1%),其他类型中的含量基本相同(26.4%~28.1%).在种子油脂中,斯皮特种群中含量最丰富的是亚油酸(39.8%)和α-亚麻酸(25.4%).在柳叶沙棘种子中软脂酸是含量最高的脂肪酸(29.3%).其他脂肪酸含量很低,可以忽略.

  • 标签: 中亚沙棘 柳叶沙棘 HI-1(外来沙棘) 果肉和种子 脂肪酸组成
  • 简介: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东阳西垣香榧的新鲜外种皮中的挥发油,总提取率为6.8%。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42个色谱峰,鉴定出了30种成分。相对含量超过1%以上的组分有11种,占总含量的90.46%,分别是柠檬烯39.38%,1R-α-蒎烯31.61%,β-水芹烯5.13%,(1S-顺)-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4.00%,大拢牛尔烯3.73%,β-蒎烯2.40%,茨烯2.11%,反-β-金合欢烯1.82%,异松油烯1.47%,可巴烯1.28%,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二环[4,4,0]1-癸烯1.26%。其中柠檬烯和α-蒎烯含量较文献报道高,实验为东阳西垣香榧外种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香榧外种皮 水蒸汽蒸馏法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
  • 简介:本文对梅花鹿体血和茸的外现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对两者的血清蛋白质、氨基酸及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比较,为鹿血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并对鹿血酒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

  • 标签: 鹿体血 鹿茸血 氨基酸 蛋白质 分析
  • 简介:<正>《植物成分》课程是我校野生植物开发利用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的任务是采用物理、化学的测试方法对野生植物的内含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为某种野生植物是否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课程总学时60。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我们根据少讲多练的原则,加大实验学时,将学时划分为理论讲授10学时,实验50学时,开设大小实验20

  • 标签: 野生植物 植物成分 开放式实验教学 课程总学时 测试方法 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胶原蛋白是保健品中的明星分子,是由动物结缔组织提取而来。对皮肤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具有较大的亲和力、较弱的抗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安全性,可降解吸收,适应性强,在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美容、食品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研究价值。本实验使用实验室以猪皮为原料制备的胶原蛋白为样本,对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和鉴定,认识其生化性质,熟悉其蛋白组成,以便更好地辨识目前市场上的胶原蛋白产品。

  • 标签: 胶原蛋白,考马斯亮蓝,聚丙烯酰胺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衢州地区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对结石进行定性分析,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的2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结石标本均采用天津LIIR-20型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结石成分,并根据结石成分指导预防复发。结果225例尿路结石患者,男、女比为2.51,20~50岁为高发年龄,上、下尿路结石比例9.21;混合性结石为156例(69.3%),单一型结石69例(30.7%);结石成分草酸钙91.6%(206/225),碳酸磷灰石66.7%(150/225),尿酸5.8%(13/225),胱氨酸0.9%(2/225),二水磷酸氢钙1.8%(4/225),六水磷酸铵镁13.3%(30/225)。上尿路结石含钙比率为96.1%(195/203),高于下尿路结石的81.8%(1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尿酸结石比率3.9%(8/203),低于下尿路结石22.7%(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结石成分对于了解结石的成因,指导治疗机预防尿路结石的复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法 结石的预防
  • 简介:介绍了主成分方法,提出了运用主成分评价模型必须满足的条件。并且借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构建了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将湖南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比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 标签: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排序
  • 简介:测定了樟芝发酵菌丝体中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樟芝菌丝体中含有丰富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谷氨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是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的5.55倍,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却很低。在测定过程中,由于采用了酸水解,菌丝体中的色氨酸被破坏,而其余17种氨基酸均被测出,含量极其丰富。尤其是支链氨基酸的含量远大于廿酪蛋白、卵蛋白和大豆球蛋白。

  • 标签: 樟芝 菌丝体 氨基酸
  • 简介:目的获得安国产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信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用C,C—MS技术对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安国产白术挥发油共鉴定出1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8.73%,其中以1-Naphtha.1end,1,2,3,4,4a,5,6,8a-octahydro-4a,8-dimetllyl-2一(2-pmpenyl)-含量最高。结论河北安国产白术药材挥发油成分与既往文献报道的其它产地白术挥发油成分有明显不同。

  • 标签: 白术 挥发油 GC—MS 化学成分
  • 简介:各大钢铁企业均需分析煤气的热值成分并计算煤气的热值以满足不同生产部门的需要,气相色谱同时使用毛细管柱和填充柱混合色谱柱,兼备毛细管柱和填充柱的优点;采用自动切换载气的办法,实现对钢铁企业煤气中轻烃和永久性气体的分析。文章分析了气相色谱检测煤气热值组分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对气体组分多点校正标准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相色谱分析煤气组分时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多点校正曲线也具有很好的回归线性,完全可以应用于煤气的热值成分

  • 标签: 气相色谱 煤气 热值 多点校正
  • 简介:在我国的药品行业中,西药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西药作为一种见效快以及携带方便的药物,逐渐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西药的应用,不仅使得我国的医药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针对西药类抗感冒的使用中,不同类型的抗感冒药具有不同的效用,要想使得西药的疗效可以达到最佳,就需要对各种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使用建议,以保障感冒患者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治疗。

  • 标签: 西药 抗感冒药 成分 使用建议
  • 简介:目的使用质谱法测定抗癫痫中药制剂中所含抗癫痫西药的主成分,以利于合理应用。方法利用已建立的质谱法测定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丙戊酸钠(Sodiumvalproate,VPA)、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DPH)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的浓度,检测我院抗癫痫中药制剂的主要成分。结果测定4种抗癫痫药的流动相为甲醇-醋酸铵水溶液(0.05%)体积比为53:47,流速0.2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1。质谱条件为苯妥英钠m/z251(-);卡马西平m/z237(+);丙戊酸钠m/z143(-);苯巴比妥m/z231(-)。同法检测出抗癫痫中药制剂中含有苯巴比妥成分,浓度约为1.6%。结论临床使用抗癫痫中药制剂应慎重,以利于合理用药。

  • 标签: 癫痫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对塑胶跑道中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苯及苯系物(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对色谱条件和顶空进样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5.3%~101.8%。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 标签: 塑胶跑道 顶空-气相色谱法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苯系物
  • 简介:目的分析香槁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法对香槁树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成分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21%,主要成分前五位有桉双烯酮(16.61%)、β-波旁烯(14.09%)、芹菜甲素(9.96%)、5,8-二甲基-4-羰基-3-(丙烷-2-亚基)-萘-1-基乙酸酯(5.57%)和α-古巴烯(3.42%)等。结论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香槁提供参考。

  • 标签: 香槁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词语意义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和客观事物之间的非一一对应关系,还表现在词义的多重性.笔者试将语义成分法用于翻译实践,在尽可能准确传达词语意义的同时,使译文更具可读性.

  • 标签: 语义学 成分分析法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