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关于穿越航道的水下管道选址要求,《内河通航标准》第5.3.1条:穿越航道的水下电缆、管道、涵管和隧道等水下过河建筑物必须布设在远离滩险、港口和锚地的稳定河段。该规定对于安全间距仅做了定性要求,没给出定量标准。船闸引航道附近一般会配套建设停泊锚地、靠船墩等,船舶通航密度大,在此处建设管道穿越工程会面临船舶通航及抛锚带来的埋设环境风险,在水平方向上往往做不到绝对远离码头、锚地等,本文对船闸引航道混凝土河床加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船闸引航道 混凝土河床损坏 加固
  • 简介:摘要:航道是水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船闸又是航道的“咽喉”,因此,船闸的安全畅通与否,事关水运事业的发展,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盐灌船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处在海河联运的关键节点上,受下游潮汐影响,航道淤积成了制约往来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缓解航道淤积的角度,分析航道淤积成因,探讨冲淤方法,进行实际效果比对,选择最为高效的冲淤措施,为用好闸、管好船,保证船闸运行安全,保障船舶畅通无阻,不断积累经验。

  • 标签: 冲淤 保障 船闸 安全畅通
  • 简介:摘要:在船闸引航道中,钢管桩基础平台结构因其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低的造价优势,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这种结构形式主要适用于航道内水深较深、地质条件较好、河床底质为淤泥质土的引航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钢管桩基础平台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施工工艺等问题是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闽江水口至沙溪口航道整治工程实践,对钢管桩基础平台结构在船闸引航道中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钢管桩 平台结构 船闸引航道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构建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实施的头颈胸及上腹部三、四级手术的患者,其中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例有2157例。数据预处理后,通过循证和临床结合的方式筛选出预测模型的特征变量,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GBD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模型。通过比较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等指标,评估三种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GBDT模型和ANN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23 (95% CI: 0.790~0.855)、0.877 (95% CI: 0.841~0.913)和0.908 (95% CI: 0.878~0.938)。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PPCs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在本研究构建的三种PPCs机器学习模型中,ANN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表现和临床价值。

  • 标签: 机器学习 术后肺部并发症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投标虽然能够创造较高的利润,但也存在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并且大部分风险的隐蔽性较强,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经济损失。为了有效规避风险,需要在项目投标阶段做好风险分析和预测工作,为投资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所以,文章将根据实际经验,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风险预测方法和防范措施,为提高企业投标决策水平奠定基础,从而加大竞标成功率。

  • 标签: 建筑工程项目投标 风险预测 决策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使用URS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20例,按照有无并发输尿管狭窄分为输尿管狭窄组和无输尿管狭窄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结石位置、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狭窄组在病程、结石大小、是否有息肉包绕结石、肾积水程度、碎石术种类、碎石手术次数、是否有结石嵌顿、是否有术后脓毒血症等方面均低于无输尿管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大于无输尿管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0.060,95%CI:2.126~27.702)、结石大小(OR=0.126,95%CI:0.041~0.385)、息肉包绕结石(OR=29.100,95%CI:5.373~157.589)、肾积水(OR=0.155,95%CI:0.055~0.436)、碎石手术次数(OR=0.315,95%CI:0.100~0.987)及碎石术种类(OR=0.276,95%CI:1.962~24.445)为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输尿管狭窄高度相关。建立预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URS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风险模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行URS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高达0.988(95%CI:0.977~0.999)。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在URSL碎石术后,应对病程、结石大小、是否有息肉包绕结石、肾积水程度、碎石术种类、手术时间、碎石手术次数、是否有结石嵌顿、是否有术后脓毒血症等因素综合预测评估输尿管结石患者行URS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腮腺肿物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14例腮腺肿物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特征,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性指标,建立综合预测模型。结果腮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常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伴或不伴颈面部异常淋巴结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颈面部淋巴结异常及肿物的最大径线、形态、边界是腮腺肿物恶性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利用以上5个指标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显示Nomogram的一致性指数为0.896(95%CI=0.834~0.958)。标准曲线显示Nomogram预测效果与腮腺肿物良恶性的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为0.878。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腮腺肿物有重要价值,利用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特征建立的Nomogram模型能评估腮腺肿物的生物学特征,该模型对腮腺肿物恶性风险预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腮腺肿物 诊断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现今,投标风险预测和防范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从根源上减少投标风险发生率,需要专业项目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预测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以此来提高投标决策的准确性,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 标签: 建筑工程 项目投标 风险预测 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淮安第一医院食管外科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 509例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两层,每层按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人群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绘制预测模型列线图,绘制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和校准能力。测试集人群用于验证预测模型。结果1 509例患者中男1 067例(70.71%),女442例(20.29%);年龄41~91岁,平均(68.76±7.15)岁。术后新发房颤247例(16.4%),未新发房颤1 262例(83.6%)。训练集1 039例(68.9%),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肺部感染、使用有创呼吸机、胸腔积液需要额外引流是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训练集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737~0.812,P<0.001),提示模型预测区分能力较高。校正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P=0.796,提示模型预测能力的一致性好。测试集470例(31.1%),将上述预测模型带入测试集人群中,结果显示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95%CI:0.719~0.826,P<0.001),提示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人群中仍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结论年龄、性别、BMI、肺部感染、使用有创呼吸机、胸腔积液需要额外引流是术后新发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及时预测、预防和管理术后房颤有利于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新发房颤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构建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通路中心移除TCC的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用于模型建立)和验证集(用于模型验证)。参照2019年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CRBSI诊断标准,将训练集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分析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变量的比值比(OR)值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在验证集中验证该模型的评估能力。结果共纳入254例HD患者。训练集179例,男女比例为1.36∶1,年龄(55.81±15.95)岁,中位透析龄18(8,27)个月,中位TCC留置时间15(5,24)个月,确诊CRBSI的HD患者有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2.711,95% CI 1.174~6.258,P=0.019)、3个月内导管相关感染史(OR=3.674,95% CI 1.541~8.760,P=0.003)、1个月内护理干预≥4次(OR=3.128,95%CI 1.343~7.283,P=0.008)和中心静脉病变(OR=2.572,95%CI 1.130~5.854,P=0.024)是HD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变量的OR值取整转化为风险模型的赋分值,在训练集中将各个因素对应的分值相加得到风险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0.683~0.839),最大约登指数为0.461,此时对应的截断值为6分,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56.1%;在验证集中验证该模型,AUC为0.794(0.674~0.914),截断值为6分时,敏感度为61.6%,特异度为82.5%。结论合并糖尿病、3个月内导管相关感染史、1个月内护理干预≥4次和中心静脉病变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RBSI预测具有良好的效能,可为HD患者发生CRBSI的防治提供指导。

  • 标签: 肾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结直肠进展性腺瘤(AA)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结直肠AA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首次结肠镜检查并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临床资料,将整个队列随机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7∶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AA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运用验证集进行模型内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Calibration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决策分析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共有1 93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分析,其中1 356例患者纳入训练集(男840例、女516例),580例患者纳入验证集(男379例、女201例),年龄分别为(57.4±9.8)和(57.6±9.7)岁;其中无AA患者1 502例(77.6%)、有AA患者434例[22.4%,其中1~9 mm 73例(16.8%)、>9~<20 mm 271例(62.5%)、≥20 mm 90例(20.7%)]。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18,95%可置信区间(CI):1.003~1.033]、脂肪肝(OR=1.870,95%CI:1.274~2.744)、低密度脂蛋白(LDL)(OR=1.378,95%CI:1.159~1.637)、粪便隐血试验(FOBT)(OR=2.597,95%CI:1.857~3.631)、息肉部位[近端(OR=2.869,95%CI:1.727~4.764)、远端(OR=2.791,95%CI:1.721~4.527)]与结直肠AA发生有关。该模型的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664(95%CI:0.630~0.698)、0.640(95%CI:0.587~0.693),Calibration校准曲线表明预测和实际风险一致性良好,Hosmer-Lemeshow(H-L)检验P值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830、0.150,DCA表明该列线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年龄、脂肪肝、LDL、FOBT、息肉部位这5个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预测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AA的风险,从而实现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精准分层筛查策略。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进展性腺瘤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分析、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出血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CINAHL、Scopus、ProQuest、Clinicalkey、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关于VTE患者出血风险预测模型,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8月19日。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相关文献10篇,4项为回顾性研究,6项为前瞻性研究。1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0.7,4个模型的C指数>0.7。预测模型中包含较多的相关因素,包括出血史、年龄、贫血、肿瘤、抗血小板治疗、性别、肾功能不全等。在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评价中,10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偏倚,主要原因为应变量事件数不足、连续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未报告缺失数据。结论VTE患者出血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可开发各方面性能优良、偏倚风险低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出血 风险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河南省2所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的300名儿科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构建,其中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于2021年4—5月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的110名儿科ICU护士用于模型验证,其中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采用自制基线评分量表采集相关基线信息,采用医疗设备报警管理问卷及仪器设备报警疲劳相关量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模型建立,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拟合效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预测价值评估。结果225名儿科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管理因素得分为(48.67±4.35)分,医疗设备报警管理阻碍因素得分为(39.67±3.67)分,临床报警疲劳总分为(22.32±2.83)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工作年限<5年、带病工作、护师及以下职称、倒班、无设置医疗设备警报的习惯、医疗设备管理因素均为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最终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灵敏度为0.891,特异度为0.843。验证数据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901,灵敏度为0.912,特异度为0.857。结论儿科ICU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仪器设备报警疲劳,本研究模型可对其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作出可靠预测,提示应对高风险因素给予重点关注,并及时开展措施干预,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儿科 护士 重症监护室 仪器设备报警疲劳 风险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癜风共病糖尿病危险因素,并构建、验证预测模型。方法110例白癜风共病糖尿病患者(共病组)及4 505例白癜风未共病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9月的病历数据库,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4倾向性得分匹配。匹配完成后,按照4∶1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筛选差异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使用五折交叉验证进行内部验证,并通过测试集进行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UC)、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和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结果共病组107例与对照组428例成功匹配,训练集430例,测试集105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预测模型纳入白癜风病程[比值比(OR) = 1.04,95%可信区间(CI):1.02~1.07,P<0.001]、高糖/高脂/高盐饮食(OR = 3.19,95% CI:1.38~7.38,P = 0.007)、糖尿病家族史(OR = 23.23,95% CI:9.72~55.50,P<0.001)、代谢性合并症(OR = 12.53,95% CI:5.60~28.07,P<0.001)、自身免疫性合并症(OR = 5.89,95% CI:2.52~13.76,P<0.001)及肢端型白癜风(OR = 3.84,95% CI:1.45~10.19,P = 0.007)6个预测指标。五折交叉验证显示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训练集AUC为0.902(95% CI:0.864~0.940),验证集AUC为0.895(95% CI:0.815~0.974)。在测试集上应用构建的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AUC = 0.814,95% CI:0.715~0.913)、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P = 0.068)及准确性(灵敏度 = 0.810,95% CI:0.574~0.937;特异度 = 0.786,95% CI:0.680~0.865;阳性预测值 = 0.486,95% CI:0.317~0.657;阴性预测值 = 0.943,95% CI:0.853~0.982)。结论基于白癜风病程、肢端型白癜风、高糖/高脂/高盐饮食、糖尿病家族史、代谢性合并症和自身免疫性合并症6个预测指标构建的白癜风共病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准确性,能够为筛查高危人群提供依据。

  • 标签: 白癜风 糖尿病 共病现象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预测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41例产妇,根据产后3个月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是否≥10分分为PPD组(109例)和非PPD组(23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PD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列线图法对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并建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等评估模型,最后以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PPD的发生率为31.9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初产妇、夫妻平均月收入<5 000元、产前抑郁、产前焦虑、社会支持水平低、婚姻满意度低是剖宫产产妇发生PP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95%CI分别为3.514(1.681~7.346)、2.105(1.119~3.958)、2.145(1.176~3.914)、13.491(5.345~34.052)、2.841(1.429~5.647)、5.231(1.371~19.956)、9.446(4.208~21.205),P值均<0.05。以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预测剖宫产产妇PPD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73(95%CI 0.830~0.915),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7%和82.2%;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检验χ2值为3.571,P值为0.735;DCA显示当潜在风险阈值取25.1%时可获得较好的净收益。内部验证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剖宫产产妇PPD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对PPD进行早期筛查。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抑郁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腺性膀胱炎(CG)初治后复发的主要临床危险因素,并构建定量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138例C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2例)和验证组(46例),以病理和临床症状联合诊断为复发共62例,其中模型组43例(46.7%)和验证组19例(41.3%)。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模型组中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权重赋值建立定量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中的诊断效能,最后根据预测模型将模型组和验证组进行风险分层(低、中和高),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复发风险。结果模型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复发患者的年龄更大,留置尿管时间延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升高(均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是CG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中诊断复发的准确性分别为0.876和0.845(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和验证组的高风险患者的复发风险高于中风险患者,中风险患者的复发风险高于低风险患者(均P<0.05)。结论CG有较高的病理和临床症状复发率,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可能是CG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构建定量预测模型对诊断CG复发和风险分层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炎 比例危险度模型 年龄因素 导尿管
  • 简介:伴着我国信用卡应用的迅速普及,依托信用卡刷卡消费行为的准确程度预测,也已转变为行业人士考量的关键内容.一般,现实风险评估多选取单纯的BP神经网络系统计算方法,但此种计算方法携带部分自身原有缺陷,如小范围最低值、聚拢速率比较低等,进而可能对风险评估造成干扰.基于对单纯BP神经网络算法及其存在不足的分析、试验,学术界又推出一款复合型计算方式,即将BP神经网络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融合,以弥补不足的同时对其做以改良.参数集合的实证检验结果证实:此款复合型计算方式明显比单纯BP神经网络系统计算方式更完善,能够切实地增强凭卡消费活动风险预测的测试比率及精准比率.

  • 标签: BP神经网络系统 GA遗传算法 信用卡消费操作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以长沙地铁2号线湘江中路站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历史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训练,进而对几天后的变形数据进行预测,并与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的结果、真实值进行对比,验证支持向量机在变形预测上的可行性,再根据动态风险计算方法,将SVM预测的变形数据量化为相应的风险等级,从而为风险预案的制定提供充足的数值依据,实现风险预测的定量化。

  • 标签: 地铁基坑 SVM 施工风险 风险预测
  • 简介:随着信用风险在中国市场的积累,债券违约风险逐渐上升。本文通过KMV等信用风险模型对2013-2014年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及私募债进行分析,估计样本公司的资产价值和波动率,同时进行违约距离测算,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其作为多元probit模型的自变量计算得到违约概率。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债的违约风险最大而企业债相对安全,私募债虽然风险较小但方差更大,其中银行间私募债风险最低,而中小企业私募债风险更高,这表明应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并防范私募债风险,同时引导更多优质企业进入以发挥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

  • 标签: 信用风险 PFM模型 违约距离 多元probit模型
  • 简介:初步建立的慢病风险指数公式为慢病风险指数=体质指数+3.5腰围,ROC(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慢病风险指数切点为300,并且慢病风险指数比体重指数和腰围有更高的筛查效率。

  • 标签: 风险指数 慢病 病效 预测 体质指数 曲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