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锦州地区中、小学生寄生病感染情况调查,为中、小学生寄生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经涂片、镜检、鉴定虫卵。结果600名学生的粪便标本中,蛔虫感染率为0.5%其它虫卵感染率为0%。结论锦州地区中、小学生多为蛔虫卵感染。

  • 标签: 调查 虫卵 感染 分析
  • 作者: 殷裕斌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吉林农业》 2008年第12期
  • 机构:猪寄生虫病是猪三大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之一。随着一些重要传染病被控制和被消灭,猪寄生虫病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但由于多数寄生虫病常为慢性疾病,不像传染病那样传染迅速和发病明显,造成的损害不如传染病表现剧烈,往往被人们忽视或重视不够,而疏于防治,造成较大的损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掌握茂名口岸鼠形动物种群构成及体表寄生分布情况,为传染病防治、媒介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1~12月,采用笼捕法,对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及鼠体携带寄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401只,经鉴定,种群组成有2科4属6种,以褐家鼠、板齿鼠为优势种.年平均鼠密度水东港区与进港公路地区分别为13.5%和31.2%.鼠体染率较高.[结论]茂名口岸地区鼠密度和鼠体染率均较高,应积极开展灭鼠除虫工作.

  • 标签: 茂名口岸 鼠形动物 体表寄生虫 调查 种群 密度
  • 简介:摘要:为保障青海地区绵羊驱虫效果,且保证驱虫药物的安全性,本试验研究口服阿苯达唑混悬液、伊维菌素溶液、吡喹酮片和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 4 种驱虫药对绵羊体内、外寄生的驱除效果。结果表明: 4 种药物的虫卵减少率均达到 81.64% 以上,且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虫卵减少率分别为 92.19% ,且复合药物驱虫效果最好,羊只增重效果也最佳。

  • 标签: 绵羊 寄生虫 驱虫试验 青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阳县人体重点寄生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估《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调查按《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进行。结果平阳县共调查3个乡镇3个点,共792人,感染15人,寄生感染率为1.89%。其中钩虫感染11人、微小内蜓阿米巴感染3人、哈门氏内阿米巴感染1人;感染年龄40岁以上为高,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有差别,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不同经济生活水平感染率有差别。结论平阳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平阳县人体重点寄生感染率较低,以钩虫为主要感染种。

  • 标签: 平阳县 寄生虫病 感染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非寄生性肝囊肿(NPHC)的术前评估、术中处理及预防复发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行腹腔镜开窗术的82例NPH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54例;平均年龄(65±13)岁。单纯囊肿60例,合并胆囊结石7例、胆囊息肉7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8例。单发囊肿63例,多发囊肿19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术前根据CT检查对囊肿复发风险进行评估。术中根据囊肿位置及显露情况,先行囊肿穿刺抽吸囊液,然后用高频电钩、超声刀或切割吻合器切除囊壁裸面完成囊肿开窗,应用带蒂大网膜固定填塞囊肿残腔。结果78例行一期腹腔镜开窗术,4例行二期腹腔镜开窗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53±15)min,术中出血量(60±17)ml,术后住院时间(6.5±1.4)d。未发生与开窗术相关的出血、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患者随访时间6.0~1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4个月,随访率88%(72/82)。术后CT检查发现囊肿复发6例,其中4例术前评估存在复发风险,术前评估准确率97%(70/72)。影像学检查囊肿复发率8%(6/72),其中肝Ⅶ、Ⅷ段复发各2例,肝Ⅳa+Ⅳb、Ⅱ段各1例。结论术前对囊肿复发风险的充分评估是腹腔镜开窗术成功治疗NPHC的前提,广泛囊壁切除、良好残腔暴露及妥善术后引流是防止囊肿复发的保障。肝Ⅳa、Ⅶ和Ⅷ段囊肿存在解剖性高复发倾向,应注意预防。

  • 标签: 肝囊肿 腹腔镜 开窗术
  • 简介:[目的]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种类,防止鼠传传染病在珲春口岸传入、传出.[方法]于2002年5月~2003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珲春口岸辖区内4个出入境口岸区域的鼠情及鼠体寄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经过1年的调查,共捕获鼠类326只,经鉴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2.45%;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10月份鼠密度最高,为3.50%;2月份最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检出蚤、革螨2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蚤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革螨指数为109.44%.[结论]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1],应进一步加强鼠类控制,降低鼠密度.

  • 标签: 鼠科 种群构成
  • 简介: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深圳黄田国际机场进行了鼠密度、种群分布及鼠体外寄生的调查。结果捕获鼠类共33只,鉴定为二目二科3属4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总鼠密度为0.31%,鼠体外寄生仅发现一种为开皇客蚤。染蚤率为15.8%,蚤指数为0.37%。

  • 标签: 深圳机场 鼠类 寄生虫 调查 鼠密度 种群构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常见寄生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28例寄生病患儿,对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观察患儿患病的各种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小儿常见寄生病为蛔虫病、猪绦虫病、钩虫病等,治疗以药物疗法为主。结论在临床上??可见多种小儿寄生病,适当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能尽早使患儿康复,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小儿寄生虫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寄生病是奶牛常见病之一,它不仅降低养牛的经济效益,而且可能降低牛奶的品质,由于奶牛寄生病的病程慢,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能引起畜场主的足够重视。寄生病的传播性广,传播途径多,奶牛寄生病的潜在危害严重,目前,我国大多数奶牛场的寄生病防治工作,由于诊断监测技术等原因,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定期驱虫”,这种方法不是根据奶牛体内的寄生情况来进行的。

  • 标签: 寄生虫病防治 潜在危害 奶牛场 预防 经济效益 传播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肠道寄生的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中小学生肠道疾病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选取我县4所中小学校9个年级组36个班级的144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法对学生肠道寄生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记录学生肠道感染率。结果经过调查,在1440名学生中,出现肠道寄生感染共4种,其中蛔虫感染率为0.97%、钩虫感染率为0.72%、鞭虫感染率为0.65%、蛲虫感染率为0.41%,各寄生感染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男学生感染率为2.73%,女学生感染率为2.66%,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统计分析,小学生肠道寄生感染率为3.13%,中学生肠道寄生感染率为1.85%,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多重感染,轻度感染30例,中度感染9例;中小学生肠道寄生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0~13岁,占感染人数的69.2%。结论经调查,我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感染控制良好,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对学生的卫生状况做好长期监督,预防中小学生肠道寄生感染。另外,国家应该提倡卫生部门在平时病症诊断过程中提高警觉性,减少对肠道寄生疾病的漏诊、误诊,从而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生 肠道寄生虫 感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所参加的全国寄生形态学间质评误报原因分析,找出对寄生形态识别能力的薄弱点,并针对性的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对各类寄生及其虫卵的识别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误诊,为临床对寄生疾病的诊治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为本地区消灭寄生病做出应有的贡献。方法对2002~2014年(除2003年和2004年)所参与的全国寄生形态学室间质评回报成绩进行回顾分析,利用EXCEL表格对11年的135幅寄生图片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其误报原因。结果本实验室11年中参评的135幅全国寄生形态学室间质评图片中,124幅与参考答案一致,11幅与参考答案不符合,正确率为91.85%误报率为8.15%。结论从事寄生形态学的工作人员对各类人体寄生及其虫卵形态的鉴别能力不足,尤其对少见、罕见寄生及其虫卵形态的识别能力较差,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寄生及其虫卵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并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逐步提高对各类寄生及其虫卵形态的识别能力,才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病原学诊断依据。

  • 标签: 寄生虫 室间质评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寄生病作为牦牛养殖中的多发疾病,普遍性和危害性都很高,不但影响奶、肉质量,也容易影响人体健康,抓好诊断和治疗事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具体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加以浅析。

  • 标签: 寄生虫病 牦牛养殖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常见家畜寄生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控制策略。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了目前已知的影响寄生传播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针对不同寄生种类,明确了它们的传播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本研究对于提高家畜寄生防治水平、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家畜寄生虫 传播途径 预防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肉牛养殖是现代农业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然而,寄生病是威胁肉牛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肉牛养殖中常见的寄生病,包括内寄生和外寄生,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加强寄生病的防控措施,可有效提高肉牛养殖的健康水平和产量。

  • 标签: 肉牛养殖 寄生虫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肠道寄生感染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本区2016年1月到2021年1期间,对200例小儿肠道寄生感染患儿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儿童200例作为对比组进行对比研究,对比观察组和对比组不同性别小儿寄生感染情况、居住环境对小儿寄生感染影响情况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寄生感染影响情况大于对比组,且男患儿寄生感染概率高于女患儿,同时农村地区患儿寄生感染概率高于城镇患儿,观察组患儿生长情况明显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小儿 肠道寄生虫 感染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牛羊养殖过程中经常因为寄生的干扰,给养殖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会危害牛羊的健康,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寄生的防治工作在牛羊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分析养殖中寄生的种类、产生原因以及传播途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有效减小寄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经验。

  • 标签: 寄生虫 传播途径 科学防治
  • 简介:摘要:科学化的羊寄生病诊断,是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寄生病的前提条件,也是羊寄生病综合性预防的前提。本文分析了羊寄生病的活体诊断和分析诊断方式,为羊寄生病的诊断给予参照。

  • 标签: 寄生虫病 活体确诊 剖检诊断 方式
  • 简介:摘要:羊肉作为人民群众餐桌上的重要肉质食品,因口感良好、肉质鲜美而备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人民群众对羊肉需求的增加,我国的养羊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在羊的养殖和生产工作中,羊寄生病属于常见的疾病问题,对羊的生长有很大的危害,一旦感染羊寄生病,就会影响育肥羊的生长和发育,甚至还会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要做好羊寄生病的防治。做好驱虫工作,对于防治羊寄生病有重要意义,所以养殖户必须要重视做好驱虫工作,保证养殖的效益,从而为食品安全以及人类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羊寄生虫病 驱虫 防治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