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57例经纤支镜灌洗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为减少并发症,良好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操作熟练轻巧,术前全面了解病史,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好麻醉抢救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中配合迅速、准确,尽量缩短治疗时间,以减轻患者因气道、咽部刺激而引起气道痉挛而加重缺氧,注意监护一般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所选的57例经纤支镜灌洗治疗患者无1例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纤支镜局部冲洗方法的应用为临床治疗肺部感染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一方面通过稀释、吸引而迅速排除脓性分泌物,减少毒素吸收;另一方面,局部可提高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有效控制感染,亦可大大缩短病程,减少全身抗生素用量。

  • 标签: 纤支镜灌洗 治疗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患者单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与光凝术联合玻璃术后患者眼底病情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美国莱特美激光给予视网膜光凝术 2-3次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0例 60只眼, 与对照组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 60只眼 ,视网膜光凝术2-3次,玻璃术 3次 ,两组共治疗 3个月。结果:(有没有具体指标,结果写的是统计学结果)。共 60例 12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后,黄斑水肿厚度?,视力较前提高?,荧光素渗漏面积?新生血管?。对照组: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玻璃术治疗后,黄斑水肿厚度?,视力较前提高?,荧光素渗漏面积?新生血管?。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光凝术可减少黄斑厚度、提高视力、减少渗漏面积,但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更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腔注药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与光凝术联合玻璃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 -2017年 1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前两组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相近,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改善中心凹厚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网膜光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有效性
  • 简介:121例患者可检出彩色血流信号者,超声检查发现内异常回声136例,故作者自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检查143例临床怀疑残留的患者

  • 标签: 中的应用 多普勒超声 宫腔残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分离宫粘连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85例宫腔镜下Ⅲ度及以上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组(42例)和几丁糖组(43例),观察两组术后宫内粘连情况和月经以及再粘连改善情况。结果IUD组和几丁糖组术后再粘连率分别为41.4%和23.4%(P<0.05),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4.1%和92.2%(P<0.01),再粘连改善率为33.5%和80%(P<0.01)。结论宫腔镜下Ⅲ度及以上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几丁糖能显著减少术后宫再粘连的发生,明显改善月经情况,再粘连程度轻,较之常规术后置节育器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内节育器 几丁糖
  • 简介: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孕发生率在逐年增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技术使不孕夫妇的生育愿望成为可能,然而着床失败一直阻碍着IVF-ET技术的发展。着床的过程十分复杂,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成功着床的关键,其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在着床过程甚至整个妊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目前关于胚胎移植前灌注hCG是否会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存在两种观点:灌注hCG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灌注hCG可能不仅不会改善患者妊娠率,甚至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但是由于已完成的研究中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使得灌注hCG与胚胎着床之间的关系仍没有确切定论。本文对国内外灌注hCG和胚胎着床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宫腔灌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胚胎着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粘连的综合治疗对中重度粘连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48例中重度粘连的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Association,AFS)评分法将其分为两组:中度组AFS评分5~8分,共79例;重度组AFS评分9~12分,共69例。所有患者均运用粘连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粘连分解术及术后的辅助治疗,如雌激素、物理屏障、生物凝胶等。通过病例调查、电话以及门诊随访,收集其术后复查的情况、月经及妊娠结局,随访时间为术后24~36个月。结果①术后宫的恢复情况:80.41%(119/148)粘连的患者环境较前改善,其中79例中度患者中,有65例患者环境较前明显改善,改善率为82.28%(65/79);69例重度患者有54例环境明显改善,改善率为78.26%(54/69)。②术后宫AFS评分的变化情况:中度粘连患者术后AFS评分降低(4.10±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粘连患者术后AFS评分降低(7.12±0.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术后前3个月,中度粘连患者共72例(91.14%)月经较前改善;重度粘连患者共57例(82.61%)月经较前改善。术后3个月后,中度粘连患者共52例(65.82%)月经较前改善;重度粘连患者共41例(59.42%)月经较前改善。④妊娠结局:79例中度粘连患者中有44例妊娠,37例活产(其中自然妊娠19例,辅助生殖妊娠18例),活产率为84.09%。重度粘连患者中有33例妊娠,20例活产(其中自然妊娠15例,辅助生殖妊娠5例),活产率为60.61%。结论粘连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重度粘连患者的环境,降低AFS评分,改善月经,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宫腔粘连 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探讨,某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了37例粘连患者,而该院对这些患者采用的治疗是宫腔镜电切术。在患者术后的1年内,该院对其进行了随访并对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与预后疗效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结果该院的3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在术后也并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结论在治疗粘连的过程中,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创伤,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电切术 临床疗效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在不孕症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为粘连并经宫腔镜证实的患者病历资料。结果107例粘连患者年龄多集中在26-40岁之间,继发不孕患者占94.4%。操作次数≤2次时,操作次数与粘连程度间无相关性(x2=0.0051,3.27,P>0.05);操作次数≥3次时,重度粘连发生几率增加(x2=6.16,P<0.05)。选择无痛人流术较传统人流术的患者中、重度粘连比例增加。结论粘连在继发不孕症人群中发病率高,操作次数、性质与粘连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宫腔粘连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填塞沙条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沙条填塞止血的25例患者,在填塞沙条期间均无明显阴道出血。取出沙条后均无再次大出血。术后经抗生素治疗3d后体温均完全恢复正常.恶露无臭味。无1例晚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和孕产妇死亡,仅有一例因羊水栓塞沙条填塞无效而行子宫切除;结论此方法简单有效,材料来源易,耗资低,是治疗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好方法之一,尤其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沙条宫腔填塞
  • 简介:目的:探讨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8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常规处理无效的患者采用填塞纱条止血,观察止血效果。结果:86例填塞后宫出血迅速减少,8~48小时后取出纱条,取纱条前静滴缩素,取出纱条后均无活动性出血,血压、脉搏平稳,其中1例术中观察仍持续性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纱条填塞术,方法简便、止血迅速,无需特殊设备,对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减少创伤及痛苦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出血 宫腔填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有效的急救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用药物配合子宫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2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总结。结果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用药物配合子宫填塞纱条进行急救和治疗12例获成功止血,12~24h后纱条经阴道顺利取出,无1例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1例患者应用药物配合子宫填塞纱条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达3000ml以上,立即行全子宫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药物配合子宫填塞纱条能显著降低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有效制止产妇大出血,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简便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物 宫腔填塞 治疗 剖宫产 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阴道超声在粘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1月-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粘连临床患者病例45例,回顾分析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结果统计得知,经阴道超声证实为部分粘连者33例,广泛粘连者8例,正常者4例。结论经阴道超声能够对内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对于准确诊断粘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超声 宫腔粘连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主要研究避孕套和导尿管自制水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寻求更为简便、经济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产后出血患者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避孕套及导尿管自制水囊插入,注入250—400ml生理盐水膨胀水囊,利用水囊均匀的压力压迫开放的子宫静脉窦,达到快速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纱条止血治疗产后出血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操作完成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止血所需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率研究组为96.6%,对照组73.3%。结论自制的避孕套水囊填塞,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快速,是治疗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一种应急、快速止血的简易方法。

  • 标签: 水囊 填塞宫腔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粘连运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122 例粘连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子宫探针检查。研究组:对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诊断。 结果

  • 标签: 宫腔粘连 临床观察 经阴道超声诊断
  • 简介:(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108)摘要操作在计划生育手术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困难的操作一直是临床妇产科医师时常遇到的问题,并可能因此造成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漏吸、吸不全、取宫内节育器失败、术中出血、术后感染、不孕等近期及远期并发症。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应用,在B超引导下进行宫操作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

  • 标签: B 超引导 困难 宫腔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相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水囊填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48例产后出血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为5~11min,平均(8.4±2.3)min;水囊塞入内止血时间为6~17min,平均(11.6±3.1)min。48例患者成功止血45例,3例患者中2例因胎盘剥离不全致出血较多止血效果不理想,术后均给予子宫动脉结扎后止血,本组水囊止血成功率为93.8%。术后水囊停留时间平均(17.6±4.2)h,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水囊填塞止血治疗产后出血效果理想,在围产期给予相关护理方法可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提高水囊止血的疗效。

  • 标签: 水囊填塞 产后出血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水囊压迫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医院产后出血的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0例患者应用纱条止血,研究组10例患者应用水囊压迫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研究组患者放置2h后阴道出血量和放置12后阴道出血量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水囊压迫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水囊压迫 产后出血 临床治疗 纱布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粘连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我院收治的疑似粘连患者83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应用阴道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为粘连者60例,无粘连23例,检出率72.29%,经病理结果对比,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96.39%。结论阴道超声检查手段用于检验粘连情况,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病情,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小且具有经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阴道 超声诊断 宫腔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