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苏湘花

苏湘花

冷水江市妇幼保健院湖南冷水江417500

【摘要】目的对经阴道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1月-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宫腔粘连临床患者病例45例,回顾分析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结果统计得知,经阴道超声证实为宫腔部分粘连者33例,宫腔广泛粘连者8例,宫腔正常者4例。结论经阴道超声能够对宫腔内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对于准确诊断宫腔粘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阴道超声宫腔粘连诊断临床价值

宫腔粘连为临床妇科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研究证实宫腔粘连为由于在进行宫腔手术操作过程中或者是由于放射线、感染等因素导致宫内膜基底层遭到破坏,致使子宫腔发生粘连。然而该病症的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具有较高的漏诊与误诊率。近几年来超声技术的发展使临床疾病诊断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经阴道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临床患者病例阴道超声检查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了对比,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4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5-47例之间,平均(34.2±13.7)岁,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并均具有人流和清宫史。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少者8例,继发闭经者37例,继发不孕者28例,其中有18例患者合并有周期性下腹疼痛,轻重不一。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评价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1.2.2超声检查方法

研究中所用仪器为麦迪逊live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MHz。在检查前嘱患者将膀胱排空,并保证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探头加消毒避孕套后展开阴道超声检查,首先对子宫及附件进行常规扫查,并对子宫腔形态、内膜厚度以及连续性、是否存在宫腔积液等予以重点观察[2]。

1.3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诊断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证实为宫腔部分粘连者33例,占73.33%,其中宫腔上段粘连者18例,宫腔下段粘连者15例;宫腔广泛粘连者8例,占17.78%;宫腔正常者4例,占8.89%。由此可知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手术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比较[n(%)]

2.2阴道超声表现

宫颈部分粘连:该类宫腔粘连患者不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征,经阴道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宫腔或内膜的形态不规则,局部内膜线表现出点状或者是呈现断续回声中断,主要表现为短线状偏低回声,同子宫前后壁相连。宫腔广泛粘连:本组广泛宫腔粘连者8例,其中有5例患者超声检查表现出子宫内膜生长不良,同时合并有宫腔处不规则高回声条带,存在多个不规则的小暗区;有3例患者超声表现出子宫内膜明显变薄,且呈现出明显的不连续状态,存在多处不规则的低回声区。

3讨论

研究表明,所有可以导致子宫内膜遭到破坏的因素均为宫腔粘连发生的危险因素,且手术损伤为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在人工流产术以及刮宫术后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本组患者均存在显著的流产史或刮宫史。现阶段在临床上,将宫腔粘连以部位分成宫腔完全粘连、宫腔内部分粘连以及宫颈粘连三种类型[3],本组45例患者中包括宫腔部分粘连者35例,广泛粘连者10例。对于宫腔粘连的诊断则以子宫输卵管造影以及宫腔镜检查最为常用,然以上两种检查方法均属于有创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自超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以来,使得经阴道二维超声在妇科疾病诊断中广受青睐,该检查方法为一种无创性检查,且操作简单,迅速。由于宫腔粘连具有比较典型的超声表现,因此采取阴道超声对于宫腔粘连的排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表明,阴道超声可对宫腔内结构展开动态观察,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全面且直观的图像信息,对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4]。

在本次研究中,对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统计发现,手术病理结果宫腔部分粘连的检出率为77.78%,其中宫腔上段粘连占42.22%,宫腔下段粘连占35.56%;宫腔广泛粘连的检出率为22.22%。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证实,宫腔部分粘连检出率为73.33%%,其中宫腔上段粘连占40.00%,宫腔下段粘连占33.33%;宫腔广泛粘连检出率为17.78%;宫腔正常者占8.89%。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粘连者的超声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结果充分证实,采取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宫腔粘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性较高。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在采取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还应同黏膜下肌瘤、不完全纵隔子宫以及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进行鉴别。①黏膜下肌瘤:该类疾病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偏低回声,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均匀回声团块,存在比较完整的包膜。而对于宫腔粘连者而言,其低回声区不存在明显的血流信号[5]。②不完全纵隔子宫:子宫的纵隔呈现明显的低回声,且多数情况下出现在子宫底部中央向宫腔内延伸;而宫腔粘连者的低回声则主要在宫腔内的不同部位出现,粘连带回声不具有显著的规则性。③子宫内膜息肉:该疾病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宫腔内存在不均匀的低回声团,部分患者存在稍强回声团,表现出明显的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具有比较规则的形态。然宫腔粘连者则主要表现出范围局限或者是广泛的高或低回声区或带,不具有规则形态[6]。

参考文献

[1]徐玉梅,孙艳春.如何诊断和防治宫腔粘连[J].中国伤残医学,2009,22(03):182-183.

[2]黄雪兰,郭端英,陈花金.介入性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09,21(10):327-328.

[3]尧晓云.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粘连52例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24(13):284-285.

[4]何彩云.B超监测下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效果分析[J].江西医药,2009,15(06):194-195.

[5]陈国胜.超声鉴别诊断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的价值[J].河北医学,2011,32(02):278-279.

[6]徐庆,覃正文,黄燕梅.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临床体会[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22(01):63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