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前急救当中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自制前急救风险问卷对从事前急救工作的7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医护人员均认为患者信息不准确以及疾病的严重性、复杂性是最为主要的风险因素。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的医护人员认为更多的风险来自于客观以及他人因素,工作年限在4年及以上的医护人员则具有更多共识,其可清楚意识到自身原因所带来的风险。结论强化并规范前急救流程,同时着重强调重点风险环节的管理,定期对前急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其可准确识别各类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风险的预见性。同时告知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以及积极配合。

  • 标签: 院前急救 风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前急救人力、物力资源及2014年全年的出诊情况和应急反应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基层医院前急救现状和发展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全年前急救应急能力,包括急救任务次数,救治病人数,计算得出出车半径等指标,并结合我院前急救的人财物方面的能力及现状.结果我院2014年完成急救任务4823次,出车4642次,救治病人4261人次,空车返回562次,平均出车半径31.5公里,最远69公里,最近0.5公里,次均耗时1.5小时.结论前急救人才队伍不稳定,急救网络不健全,服务半径过大,出车空返率高,严重影响急救效率.应加大政府投入,合理使用资源,建立以县医院为中心的120急救网络,是推进基层前急救医疗事业的有效措施.关键词基层医院;前急救;现状;对策Currentsituationanalysisanddevelopmentstrategyofhospitalemergencyinprimaryhospital(emergencydepartment,People??shospitalofDazhuCounty,DazhouSichuan635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isthehospitalemergencymanpower,resourcesandemergencyresponsecapacityinthelastyear2014andfindouttheexistingproblems,pres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forhospitalfirstaid.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pre-hospitalfirstaidemergencyresponsecapabilitiesinourhospitalin2014year,includingemergencytasknumber,numberofpatientsfortreatment,calculatedoutofthebusradiusandotherindicators,combinedwithhuman,financialandmaterialresourcesoffirstaidabilityinourhospital.Resultsinourhospitalin2014wecompletedemergencytask4823,4642timesoutoftheambulance,4261patientsweretreated.However,return-emptywas562timesandaverageradiuswas31.5kilometers,from0.5kmto69km.Themeantime-consumingwas1.5hours.ConclusionThereweresomeaspectscontrbutedtothecurrentstageofpre-hospitalemergency,includingpersonnelinGstability,notperfectedemergencynetwork,toolargeserviceradius,highempty-returnrateoftheambulance,whichseriouslyaffectedtheefficiencyofemerGgencytreatment.Increasedgovernmentinvestment,thethe120emergencynetworkestablishedwiththecountyhospitalasthecenter,isaneffectivemeasuretopromoKteeythweoprdrismaryhospitalemergencymedicaltreatment.primaryhospital;pre-hospitalemergency;pres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性疾病患者的前急救和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随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治的创伤患者病例当中选出380例,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接受前急诊的时间、创伤种类以及前急救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显示,患者当中占比最多的是15岁到40岁之间的患者,占比36.58%(139/380),其中男性比例较大,大约为女性的二倍。同时前急救时间集中在创伤后10至20之间,其中车祸引发的创伤几率最大,占比40.26%(153/380)。结论男性中青年患者出现创伤的几率较大,并且主要是因为交通事故,护理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止痛、维持呼吸等措施,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创伤 院前急救 护理对策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脏性猝死患者给予前急救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5年06月心脏性猝死患者104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针对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在8分钟内实施救治的患者24例,成功完成救治的患者9例,治疗成功率为37.50%;在8分钟以上实施救治的患者80例,最终成功完成救治的患者6例,治疗成功率为7.50%;对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发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前猝死患者,临床对其猝死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主要表现为心脏性猝死,对此针对心血管疾病需要积极有效治疗,降低出现心脏猝死的概率。对于部分非医疗行为特殊救助人群,针对心肺复苏术技能需要进行有效普及,最后将前猝死急救成功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院前急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成批外伤患者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26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满意度、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结果①观察组有61例患者满意,总满意度为96.83%。对照组有54例患者满意,总满意度为85.7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就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成批外伤患者前急救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外伤患者 院前急救
  • 简介:4月2日,安徽省滁州老年大学举行市光荣分校揭牌仪式。滁州老年大学领导、各室负责人及系主任,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市光荣领导共同参加揭牌仪式。

  • 标签: 老年大学 滁州 分校 大学领导 揭牌仪式 安徽省
  • 简介:摘要乡镇卫生护理工作实施情况直接影响整个乡镇卫生的整体医疗水平,影响其社会形象。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乡镇医院必须要立足本院发展实际,一切以患者需要为出发点,树立主动服务的护理观念,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引导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护理法律知识,减少护理纠纷,不断优化基层护理人员薪资待遇,提高其工作热情。另外,要科学优化人员配置,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真正实现优质护理的目的。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优质护理 服务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在胸部外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52例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急救护理方案制定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疼痛量表评分和呼吸频率。结果所有患者经急救护理干预后,其心率、呼吸频率和疼痛量表评分三项指标与护理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伴有肋骨骨折患者经急救护理干预后脉搏氧饱和度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非严重的胸部外伤患者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胸部外伤 院前急救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中国幅员辽阔,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广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中国全民卫生工作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对此,国家卫生部针对一些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根据其目标和要求,对于卫生资源相对薄弱的乡镇医院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笔者就目前乡镇卫生的管理,如何来适应管理年活动要求作一探讨,旨在找出差距,克服困难,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上级要求。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医院管理 医疗服务机构 医疗服务质量 卫生资源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前急救人员即专业从事前急救工作的人,整个工作性质体现了一个“急”字。由于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以及救治对象的复杂性和救治现场的多变性,使从事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每天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为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前急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 标签: 心理健康 急救人员 维护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8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22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3%,例次现患率5.14%;下呼吸道(63.16%)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71%,预防、治疗用药的比率分别为32.27%、61.7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596例,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56.21%(335例),病原菌检出率为15.52%(52例)。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仍是今后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急救患者入院前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并观察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的前急救患者中选取100例,并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办法的基础上,同时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综合干预,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较优,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更加良好,对于患者的急救有极大的积极作用。结论对于前急救患者,应当采取快速高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和沟通。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9月19日.由曲阜师范大学和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共建的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在曲阜师范大学揭牌.这是国内首次将大数据研究应用于专业领域的创新探索,标志着中国教育大数据平台诞生。在成立仪式上,研究发布了首个研究成果报告。

  • 标签: 中国教育 研究院 曲阜师范大学 信息服务中心 创新探索 专业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的前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急诊3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31例;1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2例前死亡。结论快速有效的前急救和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前急救高血压危象患者时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高压危象患者 院前急救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100-01
  • 简介:摘要通过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广大市民对襄阳市急救中心工作的各项工作的满意率,了解襄阳市急救中心目前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决和完善工作的方法。

  • 标签: 院前急救 满意度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