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1,6-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随机抽签分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2例,治疗组应用1,6-磷酸果糖,对照组应用能量合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52例(86.7%),优于对照组42例(67.7%);治疗组合并早搏的患儿减少早搏总有效16例(88.9%),优于对照组19例(70.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1 6-二磷酸果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患者接受1,6磷酸果糖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时间段内收治的58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药物的差异将其均匀分成基础组与科学组,基础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科学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接受1,6磷酸果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科学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基础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治疗当中,1,6磷酸果糖的应用效果较好,该药物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1 6二磷酸果糖 疗效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不同包埋液调拌磷酸包埋材料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模拟后牙全冠外形的标准帽状试件及圆管,于试件上制作60个熔模,将熔模放置在60个铸型中,铸型随机分为6组。选用3种包埋液与2种包埋材料按厂商推荐比例混合调拌后,对铸型分别进行有圈包埋,采用相同的NiCrMo合金进行铸造。铸造冠在原标准帽状试件上试骀,在扫描电镜下测量铸件的边缘浮出量。结果:6组铸造冠的边缘浮出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包埋液调拌磷酸包埋材料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无显著影响。

  • 标签: 磷酸盐 包埋液 边缘适合性 边缘浮出量
  • 简介:从水成岩(即沉积型磷矿岩——译者注)中提取生物可利用和运送的磷酸及以下已被广泛运用的酸萃取过程。在提出的几种方法中,约有两种不同方法:一是基于用强酸作为萃取剂;是基于用络合剂(如氨三乙酸NTA和乙胺四乙酸EDTA)。由于萃取剂缺乏选择性就意味着难以做到只选取想要的部分,并且操作对实验条件有很强依赖性。因而,其结果不能比较并且也难以被确认。

  • 标签: 磷酸盐 萃取方法 水成岩 磷矿岩 萃取剂 络合剂
  • 简介: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沙丘芦苇胸腺嘧啶磷酸葡萄糖脱水酶(PcTGD)的序列进行分析与结构预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GOR法预测了PcTGD的级结构,以ProtScale分析它的疏水性,最终通过现有的序列同源性比较,用MODELLER预测了PcTGD的三维结构。结果:PcTGD具有高度保守的活性中心Tyr***Lys和N末端的Gly*Gly**Gly的高度保守结构。结论:PcTGD属于一个短链脱氢酶/还原酶家族。

  • 标签: 疏水性 短链脱氢酶/还原酶 二级结构 沙丘芦苇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糖脱水酶
  • 简介:目的评价1,6-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7~2004年)、EMBASE(1989~2004年)、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4期)、CBM(1978~2004年)和CNKI(1994~2005年)等文献数据库,收集FDP治疗HIE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研究,全部为中文.5项研究的JADAD评分为2分,4项研究为1分.各研究均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未进行分配方案的隐藏.所有研究均未使用盲法.7项研究报道了治疗过程中的死亡例数,5项研究进行了随访.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比较,FDP组死亡的OR(95%CI)为0.50(0.21,1.16),脑瘫的OR(95%CI)0.36(0.19,0.89),癫痫的OR(95%CI)为0.74(0.29,1.88),智力低下的OR(95%CI)为0.21(0.06,0.70).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上述Meta分析中未进行敏感性分析.未检索到评价FDP用于HIE安全性的评价研究.结论目前FDP用于HIE的临床研究普遍质量较低.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FDP用于治疗HIE的有效性缺乏证据.

  • 标签: 1 6-二磷酸果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果糖磷酸钠协同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4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果糖磷酸钠协同治疗,100~250mg/(kg?次),静脉滴注,1次/d,滴注速度7~10ml/min。观察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出现明显改变,但观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儿心电图也得到一定改善。结论临床上,采用果糖磷酸钠协同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具有十分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双磷酸治疗结缔组织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70例结缔组织病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加用锝[99Tc]-亚甲基双磷酸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疼痛评分、骨密度等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病率11.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22.85%,两组骨密度、骨转化生化标志物、NR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结缔组织病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锝[99Tc]-亚甲基双磷酸治疗安全性更强,疼痛缓解效果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结缔组织病继发骨质疏松症 锝[99Tc]-亚甲基双磷酸盐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1.6-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1.6-磷酸果糖。对照组未用1.6-磷酸果糖外,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1.6-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 标签: 1.6-二磷酸果糖 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过量烟酸通过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等作用对HepG2细胞损伤机制研究。方法培养HepG2细胞设立对照组、烟酸低剂量、烟酸高剂量、PJ34组、烟酸低剂量加PJ34组、烟酸高剂量加PJ34组。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高剂量烟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增多(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高剂量烟酸组加入PJ34后存活率升高(P<0.05)、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结论低剂量的烟酸促进细胞增殖,高剂量的烟酸促进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和抑制细胞增殖,抑制parp活性后后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减少,细胞凋亡率随之减少,过度的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伴随着细胞的凋亡。

  • 标签: 烟酸 肝细胞 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 parp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分为实验组(1,6-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分别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84.85%,高于对照组72.73%。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87.89%,高于对照组69.70%。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磷酸果糖联用低分子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安全有效,应用较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1,6-二磷酸果糖 黄芪注射液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磷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0例伴有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磷酸钠保护心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加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保护心肌治疗。根据患儿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中,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磷酸钠在心肌保护作用疗效更显著。

  • 标签: 贞芪扶正颗粒 果糖二磷酸钠 手足口病 心肌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和分析果糖磷酸钠(FDP)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为10、8例,其中,甲组以常规方法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施以果糖磷酸钠治疗,对比甲组与乙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甲组的住院时间及疗效显著较乙组差,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FDP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住院时间,还能够缓解其临床体征及症状。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应用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果糖磷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 C治疗心肌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了我院在 2019 年 5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入与治疗的 86 例 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儿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 43 例患儿。对两组患者实施了两种治疗方 式,对照组:在应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大剂量的维生素 C ,进而对 心肌炎患儿 进行治疗;观察组: 在应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把 果糖磷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 C 治疗 模式纳入治疗方案之中。 通过观察研究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 治疗前、后的心肌氧化应激各项指标水平 , 得出治疗结论。结果: ① 观察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 95.35% ;对照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 72.09% 。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②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的 AOPP 、 MDA 指标低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 SOD 指标高于对照组。 ③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 察组患儿在治疗后的 CK-MB 、 NT-proBNP 、 cTn 指标低于对照组。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果糖磷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 C 治疗心肌炎患儿 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积极地宣传这种治疗模式。

  • 标签: 大剂量维生素 C 心肌炎 患儿 果糖二磷酸钠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和1,6磷酸果糖对胆管结扎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1,6磷酸果糖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蓁3组均做胆总管结扎,切断,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7d,术后第8天取血做生化检查,取肝做光,电镜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动物ALT,ALP,TB,DB明显升高(P<0.01);3组的肝脏组织学亦有明显病理改变。用维拉帕米和1,6磷酸果糖治疗后的生化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别有显著性(P<0.01);2组的肝脏组织学变化亦轻于模型对照组,1,6磷酸果糖组与维拉帕米组比较,ALT和ALP两项无显著差别(P>0.05),TB和DB两项差别显著(P<0.05),1,6磷酸果糖组的肝脏组织学变化轻于维拉帕米组。结论1,6磷酸果糖和维拉帕米对胆管结扎大鼠肝细胞均有保护作用,1,6磷酸果糖稍强。

  • 标签: 胆管结扎 维拉帕米 1 6二磷酸果糖 梗阻性黄疸 肝细胞保护剂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