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6% hydroxyethyl starch,HES)用于严重创伤骨科患者急性血液稀释后血管渗漏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符合入选标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e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Ⅲ级。按创伤程度分为两组,即普通骨科患者组24例、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24例。按照血容量公式计算患者的血容量,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经静脉以0.5 ml/(kg·min)的速率输注10%血容量的HES行急性血液稀释。于急性血液稀释前即刻(T0)、急性血液稀释结束后15 min(T1)、30 min(T2)时测定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红蛋白。测定T1、T2血浆HES浓度,保存输液开始至输液结束后30 min的尿量,测定尿量和HES浓度从而计算出尿中HES含量。结果普通骨科患者组和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患者输入HES的量相同,分别为(7.71±0.30) ml/kg和(7.70±0.20) ml/kg,扩容比例约为100%。与T0比较,普通骨科患者组血浆胶体渗透压在T1、T2时[(27.9±1.5) mmHg (1 mmHg=0.133 kPa)和(27.7±1.5) mmHg]高于T0[(26.5±1.5) mmHg,P<0.05];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血浆胶体渗透压在T1、T2[(27.0±1.6) mmHg和(26.9±1.5) mmHg]与T0[(26.3±1.7) mmHg,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血浆HES浓度在T1、T2时[(6.8±0.6) g/L与(5.8±0.5) g/L]低于普通骨科患者组[7.7±0.5) g/L与(7.1±0.5) g/L,t值分别为5.660、6.755,P<0.05];输液后30 min内尿HES的含量普通骨科患者组与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分别为[(29.0±3.5 ) mg和(28.4±3.3) m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P>0.05)。结论两组患者HES行急性血液稀释扩容比例相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HES浓度在严重创伤骨科患者变化低,HES在严重创伤骨科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血管外渗漏。

  • 标签: 羟乙基淀粉 血液稀释 骨科 血管渗漏
  • 简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中2种主要组分(XDE-175-J和XDE-175-L)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土壤和植株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田水样品用0.1%甲酸溶液和乙腈稀释;UPLC-MS/MS分析。结果表明:XDE-175-J和XDE-175-L在田水、土壤和植株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为2.5×10-4mg/L和5.0×10-4、0.001mg/kg,定量限(LOQ)分别为0.001mg/L和0.002、0.005mg/kg。当添加水平为0.001~0.5mg/kg(L)时,乙基多杀菌素在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6.2%。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SC)按1.5倍推荐使用高剂量(有效成分40.5g/hm2)于水稻拔节期施药1次,乙基多杀菌素在田水、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0.35、6.8和1.1d;施药21d后,其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消解率均在95%以上,在土壤中的消解率为86.1%;属易消解型农药。

  • 标签: 乙基多杀菌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土壤 植株 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中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择期老年手术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肾功能正常,预计术中失血量在400~600ml,有必要采用胶体溶液进行扩容治疗的择期老年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万汶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H组输入20mL/kg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进行快速扩容,使血容量增加约20%,C组术中只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以维持循环稳定。测定手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2天(T2)、术后第3天(T3)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mALB、血清CysC、尿β2-MG及尿晶体渗透压等指标。结果两组各时点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mALB,血清CysC,尿β2-MG,尿晶体渗透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1、T2、T3时两组血清CysC均高于T0,但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仍在正常值范围内。以上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行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于术前肾功能检查正常的老年手术病人肾功能无影响,对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有着积极作用。可安全用于围手术期的扩容治疗,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容量血液稀释 老年人 肾功能试验 血清CysC
  • 简介:目的该实验比较了CD133免疫磁珠法及羟乙基淀粉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的特点,探讨一种相对较好的MNCs分离方法。方法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足月妊娠健康产妇的脐血15份,每份脐血分别用羟乙基淀粉沉淀法、CD133免疫磁珠法处理。分离后计数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其形态特征,原代第30天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阳性率。结果羟乙基淀粉沉淀法、CD133免疫磁珠组得到的MNCs数量分别为(15.23±4.30)×10^6/mL,(0.066±0.027)×10^6/mL(P〈0.05)。羟乙基淀粉沉淀法所得细胞大多悬浮生长,传代后生长缓慢;CD133免疫磁珠法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其CD34阳性率分别为10.1%、0.5%。结论羟乙基淀粉沉淀法是一种高效的脐血细胞分离方法,但细胞生长状态欠佳;而CD133免疫磁珠法所获细胞纯度较高,可根据不同要求选用相应分离法。

  • 标签: 单个核细胞 分离 脐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200/0.5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不同血型的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按血型分为O型组(O组)、A型组(A组)、B型组(B组)、AB型组(AB组)。全麻诱导后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20ml/kg。术中连续监测MAP、HR和尿量;分别于AHH前(T0)、AHH后20min(T1)、40min(T2)、80min(T3)采集静脉血进行凝血活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Willebrand因子(vWF)、Ⅷ因子活动度(FⅧC)、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血栓弹力描记图(TEG)的测定。结果四组患者AHH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T1、T2时O组APTT均长于A、B、AB组(P<0.05)。T1~T3时四组vWF、FⅧC、FIB、GpⅡb/Ⅲa均明显低于T0时(P<0.01);T1、T2时O组患者vWF、FⅧC和GpⅡb/Ⅲa活性显著低于A、B、AB组(P<0.01)。四组患者TGE的凝血时间(K)和反应时间(R)均有轻微延长,T1~T3时O组±角小于A、B、AB组,但四组a角都在正常范围。结论6%羟乙基淀粉200/0.5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O型血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大于其他血型组。

  • 标签: 6%羟乙基淀粉200/0.5 血液稀释 ABO 血型系统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N-氯乙基-N-2,3-二氯丙基邻氯苯胺属于染料中间体,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发展前景,是现代社会研究重点内容。为保证材料合成质量,获得最为适宜反应条件以及工艺路线,保证材料经济收益,相关领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材料合成方式方法的研究力度。文章将通过对合成实验基本情况的分析与介绍,对N-氯乙基-N-2,3-二氯丙基邻氯苯胺合成相关内容展开深度探讨,期望能够为材料合成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合成工艺 N-氯乙基-N-2,3-二氯丙基邻氯苯胺 环氧氯丙烷 氯化亚砜
  • 简介:减法电影利用与传统叙事手法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通过将叙事要素、镜头、色彩简化构建出特有的幽默影像世界,讲述一段段最易被人们忽略掉的社会底层人士——劳苦大众的故事。他使影片叙事层次清晰且明了,在众多影片中显得格外个性十足,也使观众被深深地吸引,进而领会处于社会生活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

  • 标签: 阿基·考里斯马基 减法电影 美学
  • 简介:通过莰-2-脲与芳香醛缩合制得中间体亚胺后再与仲亚磷酸酯反应得一系列标题化合物A或由莰-2-脲、芳香醛和仲亚磷酸酯一锅反应得到A.中间体亚胺与标题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经IR、1HNMR、31P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A对水稻发芽表现较好的调节活性.

  • 标签: α-(3-莰-2′-基脲基)苄基膦酸酯 合成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 简介:摘要在建筑行业中最主要的就是施工技术的运用,我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由传统的低层、矮层逐渐的转变为高层的产品,在城市的主干道中,现在可以看到的基本都是高层的楼房,这就对于工程的设计制造有了更高的要求和建设的空间,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方,从施工建造来讲存在着许多的缺陷,由此便可以通过桩基施工针对不同的土地采用相应的桩施工。桩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桩施工的检测方面了,桩施工要尤其重视检测的环节,同时在检测之后还需要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识别,这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通过对桩施工检测的结果判断问题的所在,然后对桩进行相应的实施处理。

  • 标签: 基桩低应变检测 实测信号曲线 桩身完整性
  • 简介:摘要:在北京京东方B4项目,分公司承接了CELL 车间2标 段的现场制作承重台及防微振台的工程内容。根据 合肥京东方B3 的实施经验深化了台的预制、焊接、浇 注流程,通过梳理施工流程、明确控制要点,本项目的 台一次性通过验收。

  • 标签: 承重基台 防微震基台 施工流程 控制要点
  • 简介:方法采用化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可能掺入对乙酰氨基酚的中成药进行分析,  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适量,TLCandHPLCmethodswereusedfortheseparationanddeterminationofpreparationssuspectedofadditionofparacetamol

  • 标签: 中掺入 中成药中 对乙酰氨基酚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人膀胱癌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Z.步法研究58例膀胱癌患者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水平,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为对照组。结果乙酰肝素酶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22例(37.9%),其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蛋白的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癌患者发生和发展的预后参数。

  • 标签: 膀胱肿瘤 乙酰肝素酶 免疫组化
  • 简介:1绪言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生物体内生物合成的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4氮化合物群中互相变换的重要中间物质.此外,植物中的ALA是从谷氨酸到被称作C5经路的3阶段反应合成的.

  • 标签: 乙酰丙酸草坪 氨基乙酰丙酸 生长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儿科解热中,总结并阐述综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发热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乙酞酚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布洛芬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用药30min、用药1h的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2h、用药4h、用药6h的比较上,实验组的体温下降程度、退热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5.6%,对照组为22.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发热患儿的治疗中,布洛芬治疗路径效果显著,可以大力的应用于儿科解热中,优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布洛芬 乙酰氨基酚 儿科 解热 疗效
  • 简介: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enteropathy,PLE)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蛋白质从肠道丢失,特别是血浆蛋白经肠道黏膜向肠腔内异常大量排出,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类疾病[1].引起蛋白丢失性肠病的基础疾病包括各种炎症、肿瘤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等,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糖基化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矫正先天性心脏畸形的Fontan术[2]等,这些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sulfate,HS)从肠道上皮细胞膜基质侧特异性地丢失.本文就HS在PLE中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蛋白丢失性肠病 硫酸乙酰肝素 免疫性疾病 先天性糖基化病 FONTAN术 先天性心脏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制剂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DiamonsilC18(2)色谱柱(250mm×4.6mm,5?m)色谱柱,以0.0lmol/L磷酸盐缓冲液(pH=2.15)-甲醇(955)为流动相,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210nm。结果乙酰半胱氨酸在0.2~2.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的平均回收率(n=6)为103.31%;有关物质检查中,供试品单个杂质峰的峰面积占乙酰半胱氨酸主峰面积比例均低于1.5%,符合国家药典的标准。结论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 HPLC 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