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多酸阴离子簇为主体,选用2,6-二乙酰吡啶二缩氨基脲(DAPSC)为有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基于单钒取代的Keggin型多酸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Ni(H2O)2(DAPSC)][H3SiW(11)VO(40)]·7H2O.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是零维结构,由平面型席夫碱修饰的多酸配合物.此外,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索研究了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吡啶-2 6-二酮二缩氨基 非线性光学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P450酶活性中心铁卟啉CpdI催化二乙基亚硝胺(NDEA)代谢活化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dI催化NDEA羟基化的过程包含氢抽提反应和回弹反应2个步骤.其中,氢抽提反应为控速步骤,氢自由从NDEA转移到铁卟啉的FeO上,是典型的氢原子传递(HAT)过程;紧接着铁卟啉上的羟基经历无能垒的反应过程回弹到NDEA自由上,形成羟基化代谢产物.NDEA羟基化过程中高自旋态(HS)和低自旋态(LS)均参与反应,整个羟基化过程呈现明显的双态反应性(TSR).研究比较了NDEA分子侧链上C^αH和C^βH羟基化反应的差异,得到C^αH和C^βH羟基化所需跨越的能垒分别为57.7/57.7kJ/mol(LS/HS)和76.4/74.3kJ/mol(LS/HS),表明C^αH比C^βH更易于在P450作用下发生羟基化;此外,C^βH羟基化所需克服的能垒并未过高,使得C^βH羟基化在生理条件下完全也有可能发生.本研究为深入揭示亚硝胺经代谢活化导致癌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亚硝胺 细胞色素P450 羟基化反应 代谢活化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一个国家工业基础不好,想建成制造强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的工业基础尚不能满足整个工业发展。在迈向制造强国过程中,要着力推进工业强,补上发展短板,奠定赶超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

  • 标签: 制造 工业发展 夯实 基础 信息化
  • 简介:减法电影利用与传统叙事手法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通过将叙事要素、镜头、色彩简化构建出特有的幽默影像世界,讲述一段段最易被人们忽略掉的社会底层人士——劳苦大众的故事。他使影片叙事层次清晰且明了,在众多影片中显得格外个性十足,也使观众被深深地吸引,进而领会处于社会生活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

  • 标签: 阿基·考里斯马基 减法电影 美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儿科解热中,总结并阐述综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发热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乙酞酚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布洛芬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用药30min、用药1h的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2h、用药4h、用药6h的比较上,实验组的体温下降程度、退热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5.6%,对照组为22.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发热患儿的治疗中,布洛芬治疗路径效果显著,可以大力的应用于儿科解热中,优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布洛芬 乙酰氨基酚 儿科 解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用于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高热患儿150例等分为联合用药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组(单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组(单用对乙酰氨基酚)三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1h、4h和给药6h和24h后,联合用药组患儿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儿,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热患儿联合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时,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高热情况,效果优于单独给药。

  • 标签: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高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将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制备成亚微乳(SN38-SME),并对其性质进行体外表征。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SN38-SME,并采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考察亚微乳的形态,葡聚糖凝胶柱法测量包封率、载药量。结果SN38-SME呈类球形,粒径在100-200nm,稳定性好,包封率、载药量较高。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SN38-SME,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 亚微乳 制备 表征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羟乙基淀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2组均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采集自体血至储血袋,然后分别静脉输注等体积的国产、进口羟乙基淀粉130/0.4,自体血于术中或术后输注。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中自体血回输前、术毕时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术前、术后24h及48h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等肾功能指标。结果:(1)与术前比较,2组自体血回输前、术毕时Hb、Hct均有一定下降(P〈0.05),尤其在自体血回输前下降明显,但仍在正常范围内。2组各时点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体血回输前、术毕时PT、APTT、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2)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24h及48h的β2-MG、BUN及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各时点β2-MG、BUN及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羟乙基淀粉作为扩容剂应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肾脏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羟乙基淀粉 国产 异位妊娠 肾功能
  • 简介:淮安盐化新区是全市打造千亿元级盐化新材料特色产业的重要载体。园区党工委始终坚持从“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孕育生机与活力的土壤、是推动发展的引擎”的思想高度,大力组织实施党建强工程,激发创业精气神,凝聚发展正能量,以党建工作新成效推动盐化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取得新突破。

  • 标签: 党建工作 促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特色产业 思想高度 新材料
  • 简介:摘要南沙港地区分布大量的软土,由于软土性质软弱,强度很低,压缩性甚高,渗透性很小极易出现塑性流变等问题,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若对软土特性认识不足,地基处理不当,技术控制不严,就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因破坏失稳而滑动,并产生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影响行车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本篇文章将介绍南沙地区软土的固结过程中孔隙比、压缩系数以及固结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南沙地区软土的固结特性。通过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的现场试验,研究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沉降和水平变形特性、真空预压加固地基的有效深度、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实测沉降资料,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法、泊松曲线法和灰色理论,预测地基最终沉降,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性,提出适合于南沙地区工程实践应用的沉降预测模型。

  • 标签: 南沙港铁路 真空预压法 软基 固结 沉降变形
  • 简介:目的观察硫酸乙酯肝素疗法在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硫酸乙酰肝素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采用随机表数字法将30只糖尿病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15)采用皮下注射0.5ml硫酸乙酰肝素(0.3mg/L),对照组(n=15)则采取皮下注射0.5ml生理盐水,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创面炎症反应和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5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10天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增生;术后15天新生肉芽组织基本完成修复,而对照组创面仍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0和15天,实验组FGF和TGF-β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实验组KGF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而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调节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达到创面愈合。

  • 标签: 硫酸乙酰肝素 糖尿病大鼠 创面愈合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致内分水岭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羟乙基淀粉扩容配合常规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致内分水岭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羟乙基淀粉扩容 大脑中动脉狭窄致内分水岭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卡巴克络是一种常用的止血药,对毛细血管损伤流血有极为有效的止血效果.此药物的使用历史悠久,但原本的生产工艺中氯乙酰儿茶酚的合成使用剧毒物质一氯乙酸和氧氯化磷为反应原料,存在潜在危害,且氧氯化磷为酸性腐蚀品,对生产装置的要求高.因此通过对中间体氯乙酰儿茶酚合成工艺的研究,改用氯乙酰氯取代剧毒物质一氯乙酸和氧氯化磷,减少了反应潜在危害.经多次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原料(邻苯二酚颐氯乙酰氯)配比(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3种因素对合成反应影响较大.并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结论:当原料配比为1颐1,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40益为最佳合成工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稳定,产率较高.

  • 标签: 卡巴克络 邻苯二酚 氯乙酰氯 酰基化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小儿气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时间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A、B两组后,每组57例患者。给予A组患者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量化处理后,分别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统计,并在两组间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在A组中,治疗痊愈、显效、有效的病例数分别为25例、25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96.5%(55/57);而在B组中,治疗痊愈、显效、有效的病例数分别为16例、20例和10例,总有效率为80.7%(46/57),A、B两组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χ2=7.0327;P<0.05)。同时,A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占5.3%,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2例,占21.1%,两组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χ2=6.2182;P<0.05)。结论采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来治疗小儿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的有效率高,快速缓解患儿咳嗽,痰粘稠等症状,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可行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 雾化吸入 小儿气管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制备工艺和溶出度等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来完善制备工艺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度,使乙酰螺旋霉素片能够达到更好的消炎效果。方法相关科研团队对乙酰螺旋霉素片进行相应的制备,如粘合剂制粒的加入和干粒筛网等。以此来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对乙酞螺旋霉素片溶出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L-HPC含量与溶出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准确的记录,为后续药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结果乙酰螺旋霉素片的硬度和光洁度在相应制备工艺的操作下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溶出度也能展现出很好的效果。结论选择科学合理的制备工艺不仅能有效的提高乙酰螺旋霉素片的质量,还能间接的提高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度。如果对制备工艺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完善,还能将其应用到工业领域的发展中,对医药领域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 标签: 乙酰螺旋霉素片 制备工艺 溶出度
  • 简介:就公路建设而言,软土地基可以导致路基沉降过大而导致路堤失稳、路面开裂、桥台与路基的沉降不同而产生桥头错台、路的中心沉降过大引起涵管弯曲和路基路面横坡变小,严重者甚至彻底破坏路基。因此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把关,高标准高质量得处理好软土地基。

  • 标签: 软基处理 公路工程
  • 简介:我们知道,解决有关立体几何的推理和运算问题,常规的角度主要有综合法、向量法和坐标法等三种.根据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中三个不共面已知向量组{a,b,c}可以线性表示出空间任意一个向量,而且表示的结果是唯一的.因此,选定空间不共面的三个向量作向量,并用它们表示指定的相关向量,是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环节.

  • 标签: 空间向量 立体几何问题 运算问题 线性表示 综合法 坐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