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报道神经梅毒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诊疗上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2月诊治的神经梅毒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头颅CT均有脑萎缩、梗死或脱髓鞘病变等改变;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率75%,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CSFTPPA)100%阳性;脑脊液检查蛋白增高阳性率66.7%,细胞数增高阳性率58.3%。结论脑脊液TPPA检测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无症状神经梅毒的脑脊液TPPA检测也可以呈阳性结果。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蛋白含量是监测神经梅毒疗效的较敏感指标。性传播依然是神经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神经梅毒 脑脊液 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5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神经梅毒患者中24例早期临床表现为脑卒中样症状.占46.15%;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呈阳性反应;脑脊液检查蛋白质水平升高者占75.00%(36/48),压力升高者占35.42%(17/48),白细胞计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者占52.08%(25/48)。头部CT、MRI改变以多发、大小不一的梗死灶为主。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 标签: 神经梅毒 脑血管意外 反应素类 密螺旋体 苍白
  • 简介: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系国家级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刊物,由江苏省卫生厅主管、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主办。刊登内容以临床神经外科为主,兼及有关边缘学科。读者对象以临床神经外科专业高、中级人员为主,也可供神经内科及相关学科医师参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鼎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外科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 标签: 神经外科专业 临床 杂志 神经外科医师 稿约 南京医科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12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6.72%,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8%(P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整体护理。方法:选取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对比手术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术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血管内神经介入治疗在急性脑卒中中的应用与效果。通过统计对比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手术量数据,分析了DSA造影、直接机械取栓治疗、桥接治疗、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情况。结果显示,2023年相较于2022年,总手术量增长了17%。其中,DSA造影增长了14%,机械取栓治疗增长了10%,桥接治疗增长了25%,而支架植入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手术量基本持平。这些数据反映出血管内神经介入治疗在急性脑卒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并且在特定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 标签: 血管内神经介入治疗 急性脑卒中 DSA造影 取栓治疗 桥接治疗。
  • 简介:脑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目前真正有效的治疗手段还十分有限,寻求一种有效的脑血管病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在西方国家已开展了50多年,其疗效已为循证医学所证实。但是,由于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在国内尚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且手术实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因此在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医疗机构能开展此项手术。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开展,使人们对脑血管病的认识和治疗策略均发生了改变。

  • 标签: 脑血管病 血管介入技术 内科医生 血管介入治疗 视神经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治疗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心脏介入治疗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心率、血压、迷走神经反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前后心率、血压、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治疗术效果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好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了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心脏介入治疗 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720例,其中8例患者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对其原因和护理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8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均有效完成心脏介入手术。结论在对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时,要及时观察,有效护理,这样才能让治疗中的危险系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让手术成功率提高。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迷走神经反射 抢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的脑部血肿病人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从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脑部血肿的病人中选出102名病人,把这些病人分为普通组与实验组,对普通组的病人进行正常的开颅手术,对实验组的的病人使用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后的效果。结果普通组的病人在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要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脑部血肿的病人使用微创介入治疗,能够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并且增加了病人的生活品质。

  • 标签: 神经内科 微创介入治疗 脑部血肿 治疗效果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以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中心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介入治疗。比较组间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情况数据差异小(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后,研究组神经功能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使用神经介入治疗,有效改善近期,远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

  • 标签: 神经介入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远期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中的治疗效果,以期可以提高脑部血肿在临床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脑部血肿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神经内科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病情恢复评分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部血肿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方式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关键词微创介入;脑部血肿;神经内科;治疗效果;探讨Thecurativeeffectofmi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albrainhematomainneurologyZouMei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liangshanprefectureneurology,615000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mi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brainhematomainneurology,inordertocanimprovetheeffectofbrainhematoGmainclinicaltreatment.SelectionmethodsMethods78patientswithcerebralhemorrhage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outineconservative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conservativetreatment.Theclinicaleffect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Comparedwiththetwogroups,theeffect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Inaddition,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diseaserecoveryscoreandqualityoflife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InpatientswithintracerebralheGmatomKae,ythweormdis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altherapycanachieveremarkableresults.mi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al;Brainhematoma;Neurology.Treatmenteffect;Todiscuss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40-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DSA图像测量技术在介入神经放射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介入中心1035例患者在进行介入神经放射学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病变及正常血管影像进行测量。结果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本组病例中的血管及病变进行测量,应用直径为10mm的正圆形不锈钢球作为参照物,并且尽可能将其放置在与预测量血管或病变同侧同一平面位置接近的部位,其测量数值较少产生误差;应用三维重建系统对旋转DSA三维重建的图像也可进行精确测量。结论DSA图像测量技术对介入神经放射学检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介入操作医生选择合适的支架、保护过滤伞、弹簧圈及扩张球囊等材料的种类、型号至关重要。

  • 标签: 放射学 介入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图像后处理 测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2004年3月320例冠脉介入术后6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320例患者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6例,发生率为1.6%,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了健康.结论从护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保持高度警惕性,充分认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点,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82名脑血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统一的方法展开临床治疗,分析82名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上述82名脑血管病人统一完成临床手术。上述患者的动脉狭窄情况有所好转,狭窄程度缩小率达9成以上,未发生患者死亡现象,在随机抽样调查中上述病人未出现颅内出血现象。结论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治疗环节中采取介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血管患者 计入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加强型喉罩用于急诊神经介入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全麻下行急诊神经介入手术患者60例,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和喉罩组(L组)。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入气管插管或喉罩后1min(T3)、股动脉穿刺时(T4)、手术结束时(T5)以及拔管即时(T6)SBP,HR,SPO2及BIS值;记录苏醒时间,记录Propofol及Remifentanil的用量,记录气管插管或喉罩首次插入成功率和总成功率,记录呛咳、返流误吸、喉痉挛、以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L组SBP及HR在T3、T6时明显降低(P〈0.05)。与T1时点比较,T组SBP及HR在T3、T6时明显升高(P〈0.01);L组SBP及HR在T3,T6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组比较,L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Propofol及Remifentanil用量明显减少(P〈0.05);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各时段SPO2与BIS、气管插管或喉罩首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喉痉挛及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型喉罩用于急诊神经介入术中,插、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加强型喉罩 全身麻醉 急诊 神经介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