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经济学的哲学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把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视为人的类本质,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异化的扬弃所实现的人的类本质的复归。本文按照手稿文本内容的编排顺序,逐条解读马克思的这一论证,认为马克思确认了私有财产条件下人的全面异化状态,并强调用人的实践力量来实现共产主义,进而把人类历史理解为不断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

  • 标签: 异化 扬弃 类本质 实践 共产主义
  • 简介:竞争受害者心理是指在群际冲突中群体双方都认为自身才是最大的、真正的受害者。在医患冲突情境中,医患双方努力建构自身成为真正受害者的心态得以彰显,双方聚焦各自受到的不同伤害内容、体验和事件,致力于建构最大受害者的身份。医生和患者各自建构起来的最大受害者身份具有一定的心理动因和社会功能。对患者而言,弱者心态可以博得他人同情、争取补偿等;对医生而言,受害者身份可以规避或减轻其责任、维护职业自尊等。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者心理阻碍了医患冲突的和解。降低双方的受害者竞争水平需要加强医生和患者在生命意识层面上的群体认同,增加彼此之间更频繁、更深入、更积极的群际接触。

  • 标签: 受害者心理 医患关系 医患冲突 群际接触
  • 简介:试论零售业竞争的误区与失范陶昀零售企业竞争决策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导战略失误,即企业在整体战略、目标市场、定位、规模,选址方面失误,导致竞争失败,这是企业竞争中败北的根本原因;二是战术失当,即对价格、服务、促销等战术的选择和实施出现偏...

  • 标签: 不正当竞争 零售业 竞争规则 竞争者 不正当手段 误区
  • 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给师生讲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或作一次形势政策报告。”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党的一项强本固基的伟大的战略性工程。领导干部到高校讲政治课或作形势报告,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纷纷前往高校上课。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二次前往杭州高校为学生们作报告,论形势、讲政策,谈理想,释疑解惑。

  • 标签: 领导干部 政治优势 政治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
  • 简介: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而使一个生产力落后的东方大国走向复兴之路的总结,是当代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结晶。其形成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比较优势是后发国家稳步有效地推进现代化;其理论架构和内在逻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治理制度和政党制度协调发展、相互支撑、整体推进的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这一方案进一步完善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

  • 标签: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 中国方案
  • 简介:伊利亚德在宗教研究中使用的比较法是共时性的。它并不注重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这种研究方法招致了众多的批评。对此,本文考察了宗教史研究中不同的研究方法,肯定了史密斯对伊利亚德忽略差异、强调同一的批评;同时作者也指出比较法在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比较法在理解宗教信仰、宗教行为以及宗教现象时确实起到了重要的解释学的作用。

  • 标签: 宗教行为 宗教研究 宗教史 解释学 宗教信仰 同一
  • 简介: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恩格斯限于“经济关系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马克思则进一步推进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思想。这种差异反证了马克思才是创立唯物史观的第一提琴手。

  • 标签: 唯物史观 第一提琴手问题 生产力 生产关系
  • 简介:城市与乡村民众的心理与行为的差异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显得尤为显著,形成城乡心理与行为差异的众多因素之中,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文化影响并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人格、情感定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体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因此通过文化的视角,利用文化心理学这个载体,在文化心理学的视域下来探讨文化与城乡文化心理的关系,文化与城乡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以为更好的理解和解决当代出现的城乡矛盾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区域心理学 城乡文化 心理差异 文化 心理
  • 简介:西方学者很容易注意到,中国古代文明有一种明显的特征。按照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的说法,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连续性的文明,它是以一种联系性的宇宙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把自己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形态的看法概括为五点,大意是。

  • 标签: 文明演进形态 终极神性 中国 文明起源 破裂性形态
  • 简介:在现代性的发生方式上,中英呈现出继发性与原发性的差异。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之间、自律与他律之间,这两层张力结构在中英均有体现。从精英到大众,提供了中英审美现代性的一种对看方式。

  • 标签: 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发生方式 张力结构 大众
  • 简介:祭山仪式是岷江上游羌族传统信仰中极具代表性的古老文化遗存,存在南部区域由释比主祭、北部区域由长老主祭的南、北差异。羌区南、北部祭山仪式的主祭人身份差异现象,与羌族语言和其他诸多文化现象所呈现的南、北区域差异一致,反映了羌族文化生态体系结构由南、北两大区域文化类型构成。羌族祭山仪式的释比主祭和长老主祭两种祭祀形式,对研究羌族传统信仰和羌族文化生态及藏羌彝走廊区域的传统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羌族 祭山 传统信仰 区域差异
  • 简介:文章以“集体主义—个体主义”这一基本文化差异维度为基础,围绕文化、基因和大脑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显示当人类执行各种文化任务时,那些为人类生存提供有力帮助的基因会被选择和保留下来;在自我表征,注意和知觉,决策、情绪和意向推断等心理状态或过程上的“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差异都可追溯到脑功能的差异。研究者先后提出社会脑假设、文化—基因协同进化论、神经—文化交互作用模型等理论来解释基因、文化与大脑交互作用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文化差异 集体主义-个体主义 基因 大脑
  • 简介:哲学发展的最终动源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但不是这种物质实践活动本身,而是对这种活动经验的反思与体验.哲学发展过程往往表现为后人的生活体验与前人的生活体验交融、冲撞、整合、再造的过程,表现为后人与前人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后人总是以批判和诠释两种方式来对待前人的哲学遗产,建立自己时代的哲学.批判的重建和诠释的重建作为哲学发展的两种方式各自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诠释有两种:一种是还原性阐释,一种是创造性阐释;批判也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批判,一种是消极的批判.中国哲学在其发展中侧重诠释,西方哲学在其发展中则侧重批判.

  • 标签: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批判 诠释 人道主义 儒学
  • 简介:杨(Young)的差异式正义论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她以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为基础,重新审视了哲学中有关正义的论述,并赋予正义以正视社群差异这一新的意义。然而,学界对杨的正义论还缺乏整体的理解和认识,以致在传播与应用方面存在障碍。为了展示杨正义论的全貌及其内在意义,启发人们深入思考并促发社会变革,本研究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部分到整体推论杨的理论架构和意义,再从整体检视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视野交融的态度获得创新的理解与批判性的反思。

  • 标签: 艾莉斯·M.杨 差异 正义
  • 简介:电子书是指通过数码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等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必须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的电子文件。有纯文本格式(txt)、超文本格式(html)、便携文件格式(pdf)等多种格式,此外还包括音频存储格式(mp3)等。其普及的时间距今不过短短十几年,却己深深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这样一件新事物,究竟有哪些优点呢?

  • 标签: 电子书 文本格式 文件格式 存储格式 学术研究 印刷纸
  • 简介:将电影这种超文本媒体介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遵循"观片感受—明理内化—拓展导行"的流程,有效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融进电影课当中,发挥电影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和电影教育手段的优势,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心理辅导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效果。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电影资源 电影教育
  • 简介:以中文版品格优势量表(CharacterVirtuesQuestionnaire,CVQ)的评价体系为理论依据,进行八周的"优势潜能训练课程"。结果发现:(1)该干预方案对提升中学生的积极情感、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表现有显著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2)从干预活动的持续效果来看,中职生的亲和力优势得分显著高于普高生,普高生的意志力优势得分显著高于中职生。基于优势取向的纵向干预训练,关注学生的优势和韧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 标签: 普高生 中职生 品格优势 干预 优势潜能
  • 简介:情绪的产生通常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变化。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意义,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反应。该文综述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大脑中的反应差异,归纳了相关的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争论,并指出寻找敏感情绪指标、脑功能定位、情绪调节等三个方向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显著的推动情绪研究的进步。

  • 标签: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大脑反应 差异
  • 简介:为了考察不同数学能力水平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根据331名学前儿童的数学能力得分选取了潜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组、低分组、典型发展儿童组和数学优秀组等4个实验组。首先分析了各组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特点,之后使用判别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各执行功能子结构对儿童早期数学能力差异分组的贡献。结果表明:相对于典型发展儿童组,潜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执行功能的更新、抑制和转换方面普遍缺损;低分组儿童则仅表现出数字更新能力不足;数学优秀组在数字更新和有时间要求的认知转换方面比典型发展组有明显优势。进一步判别分析表明,对早期数学能力差异分组贡献最大的并非独立执行功能子结构,而是更新和转换的共同因素结构。

  • 标签: 学前儿童 潜在数学学习困难 执行功能 早期数学能力
  • 简介:本研究运用Weinstein编制、刘儒德翻译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学习策略水平随年龄发展呈现下降趋势,初中学生学习策略水平高于高中学生,初一学生学习策略水平高于其他年级,高中阶段的年级差异则不明显;初中女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高于男生,而高中生性别差异则不明显,只在动机维度上女生高于男生;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策略水平高于成绩普通学生,而这种差异在进入初中或高中学段第二年开始尤为明显。本文对导致这些差异的年龄、性别和成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 标签: 学习策略 年龄发展 性别差异 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