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5 G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44医院实施25 G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28例(2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BCVA,log MAR)分别为0.69±0.46,0.57±0.36及0.53±0.38,均优于术前0.79±0.65(F=7.13,P=0.037)。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率为96.43%(27/28),无感染性眼内炎或脉络膜上腔爆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5G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好,术后视力有所恢复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25 G 填充,空气 脱离,视网膜,孔源性 效果,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光凝和冷凝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4月选取的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复位手术中分别应用光凝和冷凝封闭裂孔的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光凝组术后视力恢复较冷凝组佳,术后视力改善光凝组为37眼(92.5%),冷凝组为29眼(72.5%);视网膜脱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冷凝组的患者,光凝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100%,冷凝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90%。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光凝应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冷凝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眼内视网膜光凝术 巩膜外冷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产科确诊为S-PE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将其分为网脱组、非网脱组,分别为43、46例。患者均行直接检眼镜检查,疑似及明确视网膜脱离者行光相干断层扫描或眼B型超声检查。收集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实验室血清白蛋白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尿酸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t=-1.01 )、体重指数(t=-1.799)、病程(t=-1.657 )以及初产妇和经产妇构成比(χ2=1.4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回顾分析患者结束妊娠时间、全身并发症、胎儿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组间定量资料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行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PE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结果网脱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7、2.810,P=0.040、0.006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t=-10.404)、24 h尿蛋白定量(t=6.401 )、血清尿酸(t=3.910)、PLT (t=-6.124)、PDW (t=2.9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网脱组、非网脱组合并全身严重并发症分别为30 (69.77%,30/43)、14 (30.43%,14/46)例;结束妊娠平均时间分别为(34.66±3.29)、(38.25±1.62)周;新生儿出生时平均Apgar评分分别为(7.28±3.40)、(9.46±1.59)分。两组患者全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χ2=13.755)、结束妊娠时间(t=-6.448 )、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t=-3.8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网脱组、非网脱组胎儿窘迫、死亡分别为8 (18.60%,8/43)、7 (16.28%,7/43)例和7 (15.22%,7/46)、1 (2.17%,1/46)例。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670);胎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血清尿酸与S-PE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相关(P<0.05 )。结论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尿酸是S-PE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容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先兆子痫 视网膜脱离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将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月间收治的 64例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该 64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 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巩膜扣袋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视网膜一次性复位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最终复位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眼轴长度、屈光度以及角膜散光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临床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显著,复位率较高,对患者视网膜眼轴长度、屈光度以及角膜散光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巩膜扣袋术 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光感受器细胞损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视力。以往认为光感受器细胞最常见的损害方式是坏死和凋亡,而坏死性凋亡作为可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自噬是促进细胞生存的重要代谢机制,在一定程度可以抑制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但是目前研究细胞自噬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文章甚少,其中的作用机制也尚未明确。本文就坏死性凋亡和自噬在视网膜脱离中的机制和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坏死性凋亡 自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硅油填充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精致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7-20197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94例,均采用硅油填充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组(4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致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疼痛消失时间。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组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硅油填充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期间,采用精致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硅油填充 玻璃体切割 视网膜脱离 精致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经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3例(43眼),术前在三面镜下检查裂孔和变性区位置、大小及脱离范围,中在显微镜直视下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周围及变性区行视网膜冷凝,放出视网膜下液,作外加压和环扎带。视眼压情况,玻璃体腔内注入消毒空气。术后观察视力、前房、眼压、葡萄膜反应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43只眼全部一次视网膜完全复位。视网膜下积液1-3d吸收者31眼,3-7d吸收者12眼。随访3-9个月,复视1眼,复发1眼。术后视力提高38眼。结论显微镜直视下经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被动体位的依从性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采用被动体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结果A组与B组依从性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被动体位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选择和深度普及。

  • 标签: 护理方法 被动体位依从性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术前血压、心率稳定以及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入院后实施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30min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后24h的疼痛状况。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测量的血压、心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的血压、心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血压、心率的控制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方面均优于一般的心理护理。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视网膜脱离 手术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体位护理的开展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视网膜脱落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体位护理。对比两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护理可促进裂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患者视力恢复,能促进功能复位的成功率。

  • 标签: 视网膜 体位护理 裂孔源性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在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4月9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试验组用细节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试验组满意度、视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视网膜脱离手术实施的平均时间、视网膜脱离手术之后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干预 视网膜脱离手术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表现、术前采取正确体位对其长期预后的影响进行概述,从术前正确体位护理及院前等候时间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长期预后影响、国内院前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提出个性化的体位护理、护理干预、专业的护理评估相结合作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院前管理模式,以助力眼科亚专科护理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患者单纯视网膜光凝治疗与光凝联合玻璃腔注药术后患者眼底病情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美国莱特美激光给予视网膜光凝 2-3次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0例 60只眼, 与对照组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玻璃腔注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 60只眼 ,视网膜光凝2-3次,玻璃腔注药 3次 ,两组共治疗 3个月。结果:(有没有具体指标,结果写的是统计学结果)。共 60例 12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黄斑水肿厚度?,视力较前提高?,荧光素渗漏面积?新生血管?。对照组: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腔注药治疗后,黄斑水肿厚度?,视力较前提高?,荧光素渗漏面积?新生血管?。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光凝可减少黄斑厚度、提高视力、减少渗漏面积,但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玻璃腔注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更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腔注药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视网膜光凝治疗与光凝联合玻璃腔注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 -2017年 1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前两组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相近,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改善中心凹厚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网膜光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23G联合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明确诊断脉络膜脱离视网膜的患眼并行23G联合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共37例病例37只眼纳入研究。记录术前视力、眼压及眼部病情,手术中切除玻璃体后采用硅油或C3F8气体填充玻璃体腔,术后采取面向下体位。术后平均随访4.34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至随访期结束,视网膜复位31例(83.7%);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一过性高眼压11例(29.7%),持续性高眼压2例;发生并发性白内障18例(48.6%)结论23G联合20G玻璃体切割?是治疗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23G 20G 脉络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伴有后巩膜葡萄肿(PS)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中PS边缘视网膜激光光凝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住院接受PPV治疗的伴有PS的MHRD患者49例4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36例36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眼随机分为PS边缘视网膜激光组(激光组)、常规手术组(常规组),分别为25、24只眼。常规组、激光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1.87±0.28、1.80±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4 ,P=0.551 )。常规组患眼行23G PPV,手术中曲安奈德染色,剥除视网膜前膜,吲哚青绿辅助染色,剥除后极部黄斑区内界膜(ILM ),手术中详查周边部视网膜,如存在视网膜变性区则行激光光凝加固,经黄斑裂孔排出视网膜下液后硅油填充。激光组患眼除按照常规组手术步骤进行外,于PS边缘行视网膜激光光凝2~3排。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8.34±3.21 )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BCVA以及两组患眼的手术次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首次手术后,常规组、激光组患眼视网膜复位分别为17 (70.8%,17/24)、24 (96.0%,24/25 )只眼;激光组患眼视网膜复位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4,P=0.046 )。末次随访时,两组患眼视网膜均复位。常规组、激光组患眼黄斑裂孔闭合分别为15 (62.5%,15/24)、19 (76.0%,19/25)只眼;两组患眼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1,P=0.305 )。常规组、激光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1.20±0.47、1.08±0.39;与手术前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9、5.327 ,P=0.001、0.000 );两组患眼间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5 ,P=0.506 )。常规组、激光组患眼平均手术次数分别为(2.63±0.88)、(2.08±0.28)次;两组患眼平均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3 ,P=0.006 )。结论与常规PPV比较,手术中联合PS边缘视网膜激光光凝可有效提高首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降低重复手术次数。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激光凝固术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实行舒适护理所起到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与 2018.10-2019.10 期间接纳实行玻璃体切除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0 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 20 例,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结局进行数据的同届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良状况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运用舒适护理能够促进康复效果的提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玻璃体切除术 复杂性视网膜脱落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