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管切开患者常需要氧气吸入治疗,但由于患者频繁的咳嗽或翻身,使用常规的胶布蝶形固定法来固定氧气管,很容易使氧气管脱出气管外,影响氧疗效果。我科2003年2月开始,对烧伤后行气管切开需给氧的患者采用改进后的氧气管的固定方法,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患者 烧伤患者 固定方法 氧气 吸入治疗 使用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狭窄经纤支镜下腔内球囊扩张的疗效。方法28例支气管狭窄患者应用纤支镜介导下球囊扩张治疗,并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气道直径、气促评分的变化。结果接受高压球囊扩张术后扩张的支气管内径由扩张前(2.851.62)mm增加到(6.861.72)mm(P<0.01);气促评分平均值由术前(1.980.45)减少到(0.710.52)(P<0.01);FEV1由术前(1.320.62)L升至(1.780.14)L;FVC由术前(1.920.34)L升至(3.430.52)L(P<0.01)。结论经纤支镜下腔内球囊扩张术是治疗支气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管狭窄以气管原发疾病或外力直接损伤多见,颅脑损伤术后并气管切开致气管狭窄报道少见。收集我科2009年10月~2012年6月,重度脑损伤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并发气管狭窄5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气管结核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气管气管结核的胸部CT影像表现。结果事先通过相关医学专业仪器检查出42例病患中总共存在50处病变。之后CT观察中找到50处中的32处病变,其中,肺不张或合并性的阻塞炎症8例;合并性的肺内活动肺结核是11例;合并性的局限肺气肿是10例;合并性的纵隔或是周围淋巴结肿大3例;通过纤维性的支气管镜做详细检查共发现了23处气管、支气管病变,与CT技术相比少发现了9处新的病变部位。相对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而言,CT技术检查出的支气管病变率是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可以在检查气管结核中提供一些重要的诊断依据,而且做到全程掌握和了解,与此同时,发生病变的具体位置也能够得到明确,CT技术对临床早期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结核 CT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6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实施电子支气管镜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有25例通过刷检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发现抗酸杆菌,另外35名患者通过活检病理确诊为支气管结核,其中有40例为右侧支气管,另外20例为左侧;电子支气管镜下主要表现为浸润,共计26例,其次为瘢痕,共计22例,另外还包括11例溃疡,1例增值。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能够准确的对支气管结核进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支气管结核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管食管瘘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机械通气最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气管食管瘘并发症是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护士应加强工作责任心,了解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出现气管食管瘘的危象原因。根据情况与医师协作熟练处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全身营养,做好各种引流的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以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气管食管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气管结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8至2016.4经电子管镜确诊为气管结核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接受1年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68.8%(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气管结核疗效对比常规的全身给药方法效果更优。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局部治疗 气管结核
  • 简介: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及应用价值,认识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例气管性支气管(TB)患者的MSCT薄层图像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支气管虚拟内镜(VB)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结果5例气管性支气管均为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发生在气管及右主支气管的右侧壁或右后壁,经多种后处理,均能清晰地显示气管性支气管的起源部位,有无狭窄及其他合并症情况。结论MSCT无创、操作简单,可作为气管性支气管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先天畸形 气管性支气管 支气管镜检查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技术在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伴发气管气管结核与中心型肺癌引起的支气管狭窄中的应用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10例气管气管结核病例,其中男6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3: 2,年龄10~60岁,平均49.3岁;10例中心型肺癌病例,男4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2: 3,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为55.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技术诊断。结论:CT能较全面地观察病变,由结核引起的支气管狭窄、梗阻均伴不同程度的管壁增厚,CT能清晰显示其管壁增厚情况;肺癌引起的支气管狭窄可以显示出梗阻部位及形态,二者影像改变截然不同,诊断可靠性高。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曲霉气管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9月在青岛市立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例曲霉气管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咯痰、喘息、发热及咯血。4例患者均有易感因素。CT表现为气管壁增厚狭窄、管腔阻塞或可无明显异常。支气管镜下表现为黏膜糜烂、坏死、气管狭窄,以及假膜阻塞气道等。均经抗曲霉治疗,2例气道狭窄者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本组4例患者1例治愈,1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曲霉气管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支气管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抗曲霉药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曲霉 支气管炎 支气管镜 诊断 治疗
  • 简介: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活动性肺结核中大约10%~40%伴有支气管结核,常规全身化疗伴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疗效往往不佳。我们采用全身化疗辅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支气管结核 临床分析 支气管内膜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 全身化疗
  • 简介:摘要气管气管淀粉样变(Tracheobronchial amyloidosis,TBA)是一种罕见的局限性淀粉样变,以淀粉样纤维蛋白异常沉积于呼吸道黏膜下及肌层为特征,发病机制不明。由于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与其他疾病不易鉴别,常被误诊和漏诊,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临床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存在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TBA的检出率增加,对TBA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也为TBA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就TBA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本文收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证实的42例气管、支气管可透X线异物的X线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可透X线异物 气管 支气管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方法应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于2018年3月份开始,2020年3月结束。将在此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58/60)与常规组的83.3%(50/60)相比明显较高(x2=5.930,p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临床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确诊支气管结核的患者在全身标准抗结核治疗及局部雾化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冲洗、钳夹清除坏死物、微波治疗及球囊扩张治疗,后在局部管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阿米卡星。结果200例患者支气管结核病变部位治疗效果显著者188例,发生气道阻塞性改变者7例、发生气管及肺部病变加重者各5例。结论经支气管镜采取不同方法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确切,明显提高了支气管结核的治愈率。

  • 标签: 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