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分析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构成,探讨监控数据传输过程中干扰的来源。综合考虑监控数据的特征,选用LMS算法和RLS算法研究对隧道监控数据的自适应滤波,并采用MATLAB平台实现对含有噪声数据的滤波处理。比较这2种滤波算法的性能,得出RLS自适应滤波法更适合于隧道监测数据的滤波处理。

  • 标签: 自适应滤波器 LMS算法 RLS算法 隧道监控数据 干扰
  • 简介:1概述金竹岗隧道系渝黔线二期工程雷崇高速公路项目的重点控制工程,位于重庆市綦县境内。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置为平行的双洞,左、右线隧道中线相距45m。左洞全长2056m,(LK110+164~LK112+220),右洞全长2109m(K110+131~K112+240)。单洞净宽9.75m,净高5m,路面横坡2%,断面轮廓为单心圆接圆曲墙,隧道纵断面设计为"人字坡"。金竹岗隧道设计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其左洞进口端位于偏压、浅埋段。其上覆土层厚0~5m,下覆基岩为砂岩、泥岩互层,岩质软硬不一,裂隙较发育,岩体呈块碎状镶嵌结构,稳定性较差。局部含基岩裂隙水。其围岩类别均为Ⅱ类。隧道跨度大,埋深浅,山体偏压较大,开挖中极易因失稳而跨塌。因此,隧道施工中安全顺利通过进口偏压浅埋段为工程重点之一。

  • 标签: 浅埋段 隧道纵断面 隧道设计 浅埋隧道 泥岩互层 围岩类别
  • 简介:安全顺利穿过风化槽,是厦门海底隧道工程施工的难点和关键。施工中,通过TSP203、地质雷达、超前探孔等手段,对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尤其是F1风化槽的详细地质情况,为制定通过风化槽施工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超前地质预报 海底隧道 风化槽施工
  • 简介:以白须公1号隧道为背景,运用有限元程序MIDAS/GTS模拟了隧道穿过特大溶洞时分台阶开挖的施工过程,分析了隧道在有溶洞条件下的施工力学行为,为关键部位加强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溶洞围岩自承能力较好,隧道衬砌连接处会出现应力集中,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

  • 标签: 溶洞 隧道开挖 施工力学行为 数值分析
  • 简介: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Ⅳ级围岩下一个浅埋双线铁路隧道模型进行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着重研究了地震波的激励方向对隧道村砌结构受力的影响,从而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 标签: 隧道 地震 时程分析 激励方向
  • 简介:针对四川乐山至雅安高速公路槽渔滩隧道左洞段初期支护变形开裂情况,对变形开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监控量测结果,采取临时加固初期支护、固结围岩并永久堵水等措施,使处治变形开裂段达到了预期效果。

  • 标签: 槽渔滩隧道 初期支护 变形开裂 处治
  • 简介:隧道围岩地质情况复杂多变,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会遇到滑坡、膨胀性围岩、岩爆、岩溶、断层、瓦斯、流沙等多种不良和特殊地质。结合工程中不同地质灾害相关的病例,综合阐述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 标签: 公路隧道 地质灾害 整治措施
  • 简介:<正>太中银铁路ZK-VI标段,位于陕西省绥德县与吴堡县之间,开工止今年5月底,隧道剩余500成洞米。较好地完成了业主和上级下达的任务。回顾走过的历程,本项目在劳务用工管理中走过弯路。但目前施工生产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铁路质量信用评价由原14名上升为第2名,在很大

  • 标签: 架子 现场施工 施工生产 组建 内部职工 劳务人员
  • 简介:预防地下隧道火灾事故是令全世界消防同行和地下隧道建设、设计、施工、运营方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从北京城铁隧道一起冒烟事故的调查分析着手,通过对“杂散电流”引发轨道涂油器输油管线冒烟事故的认定过程,说明“杂散电流”的产生原理,并提出下一步的预防措施,力求把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

  • 标签: 地下隧道 事故调查 轨道涂油器 杂散电流
  • 简介:隧道所在位置进行地质构造分析,得出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问题及其优势方位。对隧道内已揭露的溶洞进行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各种可能岩溶地质灾害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展布,为治理岩溶地质灾害提供定性的理论依据,也为不同类型岩溶地质灾害规模和空间展布的定量探测打下基础。

  • 标签: 岩溶 构造体系 地质预报
  • 简介:渗漏水病害是隧道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现有渗漏水病害分级标准多基于渗漏水表观状态确定,对病害成因及其对运营状态影响的考虑具有局限性。结合现行规范渗漏水分级标准及相关研究成果,调研常用渗漏水病害分级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剖析渗漏水的病害成因、影响对象与后果,指出现有分级方法与渗漏水全寿命期的病害成因与作用对象脱节,存在评价指标不够全面、与处治决策联系不紧密等不足,并提出隧道渗漏水病害分级方法未来的改进与优化方向。

  • 标签: 隧道 渗漏水 病害分级 评价
  • 简介:由于玉林站原有的调车场车辆溜放调速设备已不适应重载运输的需要,在更换了新型微机可控顶调速设备和高负荷减速顶和可控顶以后,刚开始由于对新设备的运用技术掌握得不够好,同时对新设备的维修保养也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发生了溜放车辆超速现象。通过学习和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项加以解决,维修人员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了维修技能,为车站调车工作的安全提供了坚强保证。

  • 标签: 调速设备 减速顶 可控顶 高负荷 维修 管理
  • 简介:由于建设条件的限制,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上洋坪隧道与赤岭隧道均从水库下部穿越,通过精心勘察,设计与施工,已顺利地完成了建设任务,本文在简要介绍高水位作用下的全封闭隧道衬砌的设计经验的同时,还重点对处于该种状况下作用在隧道结构之上的水压力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对全封闭衬砌结构进行分析计算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公路隧道 水压衬砌 结构计算 水压力 水库 全封闭隧道
  • 简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盾构机通过工作井的时间选择上,通常分为“先井后隧”和“先隧后井”法.通常情况下,为满足工期要求,“先井后隧”较为普遍;但在工作井不能如期动工或进度不满足盾构正常通过条件时,常规的“先井后隧”法将导致盾构机的停滞等待,从而制约项目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先隧后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同时,提出另外一种思路,在洞门埋深大、洞门处地质条件复杂,洞门凿除和盾构过站均存在较大施工风险,极易引起洞门涌水、涌砂的情况下,先施做部分井主体结构,通过增加一定措施,满足盾构通过,提出“先半井后隧”方案,即能很好地规避风险、保证工程安全,又能满足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

  • 标签: 井技术 技术方案 方案选
  • 简介:黄土隧道的受力特征和计算方法与一般隧道不同.通过对包(头)西(安)线浅埋黄土隧道二次衬砌的结构计算,验证了黄土隧道采用V级围岩支护参数的经济合理性,对今后类似工程支护参数的选取及结构计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黄土隧道 浅埋 结构计算 支护参数
  • 简介:通过对南昆线米花岭隧道内作业空气质量的调查,分析了在该隧道内施工所产生烟尘、废气污染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通风、排烟、减尘的措施,使作业时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保护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 标签: 隧道作业 空气质量 废气污染 通风 排烟 减尘
  • 简介:以重安江隧道工程为依托,选取3种不同围岩级别的衬砌结构形式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衬砌结构内力、安全系数、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围岩塑性区,并评价衬砌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对于Ⅴ、Ⅳ级围岩,拱顶下沉主要是由上台阶及下台阶中央区开挖所致,V级围岩地段,围岩塑性区发展很大,甚至发展到地表,Ⅳ级围岩墙脚处塑性区较大;对于Ⅲ级围岩,拱顶下沉则主要是由上台阶开挖所致,围岩塑性区较小。

  • 标签: 隧道 衬砌结构 安全系数 周边收敛 拱顶下沉 围岩塑性区
  • 简介: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是我国大陆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海底隧道隧道全长5.948km。地勘资料表明,隧道从进口到出口依次穿越F1、F4、F2、F3风化深槽。风化深槽地层透水性强、水量大、水压高,隧道涌水、突泥的风险很高。为保证开挖安全,采用超前预注浆的方法对F1风化深槽进行堵水和加固,第一循环25m上半断面预注浆取得较好的效果,并顺利开挖20m。从实际出发,简略论述海底隧道风化深槽帷幕注浆采取各种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确保海底风化深槽帷幕注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 标签: 海底隧道 风化深槽 帷幕注浆 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