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20世纪的政治哲学家中,阿伦特对马克思革命观的解读尤为独特,其核心论点是批判马克思将革命目标定为解决以消除贫困为核心的"社会问题"而不是解决以开创自由为核心的"政治问题",脱离了革命的原旨。遗憾的是,阿伦特未能理解,在资本主义现代性条件下,马克思将"贫困作为第一位的政治力量",通过推翻私有制实现人的普遍解放,正是为创建崭新自由政治体创造条件。

  • 标签: 阿伦特 马克思 革命 现代性
  • 简介:1959年,毛泽东写下《七律·到韶山》,“红旗卷起农奴戟”道尽诗人对32年前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无限感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明前博士引此句为题,全面梳理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土地革命、财政经济,撰成40余万字的宏篇大论《红旗卷起农奴戟——中国苏维埃土地革命研究》①,全面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宪法大纲、拟定土地政策以凝聚民心的重大实践,有助于我们重新了解认识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历史。

  • 标签: 土地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 财政经济 苏维埃 农奴 土地革命时期
  • 简介:《党的文献》杂志社与南开大学和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近期在南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革命家庭的视角出发,对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葛健豪等革命先哲的研究更加深化,视野更加开阔,内容更加具体,深化和拓展了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这表明,革命家庭研究无论在时间维度上还是在空间维度上,都是深化中共党史和党史人物研究的丰富资源,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 标签: 蔡和森 李富春 革命家庭 女性人物
  • 简介:2016年1月22日,网上广泛流传一则消息。大意是: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对革命领袖列宁做出负面评价,在俄罗斯社会引发争议。报道说,21日当天普京总统主持召开了科学教育委员会咨询会议,谈到:“列宁的思想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 标签: 普京总统 十月革命 断章取义 列宁 俄罗斯总统 争论
  • 简介:辛亥革命至今已经近百年了.九十年前武昌城内的炮声,宣告的不仅是一个旧世界的崩坍.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随着历史的进程而越来越深入.中国革命和现代化事业越发展,它的伟大意义就越突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对这场革命作出了深刻和全新的评价.

  • 标签: 伟大历史 历史意义 完全意义
  • 简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武力为手段,赶走了原有的掌权者之后,掌握了当地的行政权力。革命者试图按照革命的需要构建全新的权力秩序,但是,数千年来郡县制管理体制下的基层官吏和地方乡绅合作共同治理地方的传统权力运行模式具有强大的惯性,给革命者的重建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和障碍,如地方宗族势力对于权力的反噬、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冲突与矛盾,无不对中共重构的努力形成了挑战。无论是革命者,还是反对革命的人,都为权力秩序的嬗变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最终,由于战争环境的客观变化,毛泽东率领队伍离开了井冈山,这里的行政权力落入本地干部的手中,完成了权力秩序的嬗变。

  • 标签: 中共革命 地方 权力秩序 嬗变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简介:1853年发表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是马克思理解和研究中国的开山之作,在其“论中国”思想史与传播史上具有源头活水的地位。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对中、莫等国的经济社会分析,预见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两极相联。160年来,该文以多种文字、多重主题、多个版本在世界上传播了中国形象。作为首篇译为汉语的马克思专论中国的文章,它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觉醒。这也使得马克思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率先垂范者,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应从马克思的中国研究中汲取营养。

  • 标签: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研究 中国形象
  • 简介: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监狱改革运动。一方面,监狱逐渐取代死刑与流放,成为最主要的刑罚方式;另一方面,混乱的监狱变为拥有规章条例的改造场所,监狱的控制权从地方转到中央。新的监狱体系乃是英国社会环境变化及政治权力重构的必然产物,是国家权力强化和政府集权化、官僚化的象征。

  • 标签: 英国 工业革命 监狱改革
  • 简介:自伊拉克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不断在伊朗核问题上大做文章,致使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越发剑拔弩张,美国和以色列更是多次扬言要对伊朗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在波斯湾地区,战争一触即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力,震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伊朗频繁举行各种军事演习,

  • 标签: 伊朗核问题 伊拉克战争后 军事演习 伊斯兰革命卫队
  • 简介:民国初期,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近代政治伦理重构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二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黄兴主要着眼于对"忠"德的理论诠释与学理重建,而孙中山则致力于党德的阐发.前者在时间上早于后者,内涵比较具体,实施却比较宽泛,价值理性色彩甚浓;后者崇尚工具理性,注意从实用角度去认识和运用,内容较前者有所深化,具有较大可操作性.他们的重构在理论上有助于近代新道德的建构和民国政治的良性运作,其理论与实践价值至今仍值得珍视.

  • 标签: 革命派 政治伦理 重构
  • 简介:今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说起十月革命,就会想起毛泽东的那句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晌,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90年后的今天,再度在更广阔的时空里思考十月革命的价值,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与启示。

  • 标签: 俄国十月革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 回溯 毛泽东
  • 简介: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为什么说当前“世界正处在科技革命的前夜”?这场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记者日前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 标签: 科技革命 路甬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 产业革命 人类文明
  • 简介:中共中央极其重视鄂豫皖革命老区脱贫工作。脱贫攻坚是鄂豫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关键环节,结合《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与三个政策导向的要求和各地区已经开展的实际工作,笔者提出"党性教育+红色旅游"、"光伏发电+生态农业"和"互联网+精准扶贫"三个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

  • 标签: 鄂豫皖 革命老区 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
  • 简介: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其革命性意义是:开启了当代中国历史新时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推进了制度建设和创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扩大了对外交往与合作,推动了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

  • 标签: 改革开放 革命性意义
  • 简介: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

  • 标签: 社会主义国家 现代化建设 不发达 思想解放 国际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强国
  • 简介: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人才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毛泽东是这一政策的践行者,他的工作重心在国民党内。他提出或实践了建立统一集中有纪律的党、建立群众的党、宣传部是实现党政策的总机关、在炮火中制造人才、争夺革命领导权、维护左派对党史解释的权威性等重要思想。这成为中共党建思想演进的重要一环。

  • 标签: 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 党建思想
  • 简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一些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假扮夫妻来迷惑敌人。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产生感情后,经党组织批准,就“弄假成真”变成了志同道合的真夫妻。周文雍和陈铁军周文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历任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特别委员会主席,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工委书记,广州工人赤卫总队总指挥,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工人部部长。

  • 标签: 革命战争时期 弄假成真 夫妻 中国共产党党员 工人代表大会 广州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