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远程慢病药学服务实践模式,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出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出院后,观察组前3个月每2周一次随访,后3个月每4周一次随访,临床药师提供远程用药指导及药学服务;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一次,进行一般慢病管理建议。随访方式包括远程药学服务平台、电话、微信,具体选择方式根据患者需求确定。结果: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错误处置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体质指数(BM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远程药学服务,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错误处置率和BMI。

  • 标签: 高血压 远程慢病药学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比血压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指标,建议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健康管理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分析了影响汞柱血压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从厂家及型号医院,增加对设备投资、计量法规,提高测量和维护能力,改善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计量检测实践知识和保证血压测量。

  • 标签: 汞柱式血压计 计量检测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高血压病患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本项研究将对降压药的临床药学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150名,病患接受治疗的时间是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对病患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探究这些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血压控制效果等。结果:降压药物的类型不同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差异,其中降压效果比较好的是缬沙坦,其次是卡托普利、苯磺酸氨氯,而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最差。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时需要对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病患的各方面情况科学的选择降压药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降压效果,而且可以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控制,使老年高血压病患的治疗更加安全,使老年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临床药学研究
  • 简介:【摘要】脑出血后由于手术创伤所致炎症因子表达的升高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人们发现炎症的基本病变形式在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实时存在的。脑出血患者术后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同时短时间内生活无法自理,急需良好的护理。目的评价五常法管理模式结合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预后影响。方法选取自 2016年 3月— 2018年 11月间来中心医院接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46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为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 A组 (单纯人性化护理 )、 B组 (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 )各 23例,选取同时期来院接收健康体检的健康者 23例作为 C组 (健康对照组 )。观察 A、 B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术后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 A、 B、 C3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inimummentalstateexamination, MMSE)评分。结果 B组患者相关生命指标变化较 A组平稳; 2组患者术后 24h血清炎症因子 IL-1、 IL-6、 IL-10和 TNF-α显著升高,但 B组患者血清 IL-1、 IL-6和 TNF-α显著低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B组患者术后 24h定向能力、记忆能力、回忆能力以及注意计算能力均显著低于 C组,但仍高于 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MMSE各评分项与 IL-1、 IL-6和 TNF-α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 IL-10不相关。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护理质量从而稳定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对生命体征以及意识恢复有一定效果。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炎症因子 护理质量 护理措施 生命指标
  • 简介:【摘要】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变化快,稍有不慎则可能遗留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上伴随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病率有日益攀升的趋势,因此此病的护理备受临床的重视。目的研究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样本资料均选自于近几年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 82例。随机选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1例。前后二者分别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预见性优质护理,以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为标准评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等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少( 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9%,比较于对照组的 26.8%显著更低(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 97.6%,比较于对照组的 73.2%显著更高(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与并发症率,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优质护理 脑出血 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不同制造商提供的50余批臂腕式用于测试正常模式、房颤、心率过速试验。臂与腕式的电子血压计应变能在不同模式下表现得不到40%的准确度。还进行了另外两项实验:臂式与腕式精度的另一项实验。补充实验二模拟了不同系数对动态血压相同值以下电子血压计精度的影响,部分验证了以前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对心率状态血压计的当前性能进行了各种模拟,为今后的标准和监测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电子血压计 心律失常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脑内静脉、动脉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为主,尤其是患者在用力、情绪激动时,容易诱发。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3月~ 2018年 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8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 4.65%,对照组为 13.9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对并发症预防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围术期 预见性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尽管指南推荐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 AVG)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血管通路的第二选择,但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较差,所以使用AVG作为长期透析通路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此前研究发现有多个因素与AVG通畅性相关,但未有研究提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对AVG功能的影响。目前,BPV会增加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共识。但对透析中BPV与患者AVG功能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将探讨透析中BPV对MHD患者AVG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压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药物降压、饮食控制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HAMD、PQSI评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SA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 难治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奥美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排序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奥美沙坦酯片进行治疗。最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血压水平。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5%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奥美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有利于稳定患者血压水平的作用。

  • 标签: 硝苯地平控释片 联合 奥美沙坦酯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是常见的医学类计量器具,传统的检定装置不能实现对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本文作者根据此情况和客户的需求,设计了一款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装置,解决了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无法检定的技术难题,同时,该装置可以广泛在计量检定机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标签: 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检定装置 设计
  • 简介:摘要:血压计检测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准确测量患者的血压水平,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如仪器本身的误差、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血压计的准确性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血压计检测技术进行准确性评估,并通过改进措施提高其准确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血压计 血压计检测技术 临床实践 准确性评估 改进
  • 简介:【摘要】近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已成为最常见、最严重且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出血部位常见于基底节区,发病时患者突感头晕或头痛,重者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死亡率极高,其昏迷程度和清醒时间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关系密切。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11月中心医院收治的 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意识障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意识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意识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模式 脑出血 意识障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现状,比较和分析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患者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等采取激励护理干预的实验成果。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为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患者,研究时间选择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所有研究样本以单双数字表法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划分为2组,后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护理方案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组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本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显降低,且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显著提升,护理有效性得以体现,较另一组各项数据,组间P值均达到小于0.05标准。结论 临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为其提供激励护理干预方案,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对其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提升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率,对其预后质量的影响意义深远。

  • 标签: 激励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康复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