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为进一步控制GCrl5轴承铜碳化物液析,进行了加热温度与碳化物溶解扩散之间的关系研究,确定了GCrl5轴承钢比较合理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将试验应用于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现有加热能力的务件下,将加热温度提高到1200~1280℃,保温时间在3h以上,使碳化物液析得到了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

  • 标签: GCR15轴承钢 碳化物液析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 简介:针对某银钒石煤矿钙含量高的特点,进行了反浮选工艺流程试验和扩大连续试验,较好地回收了有价元素钒及银,并有效地降低了银钒精矿中的CaO等杂质。扩大连续试验获得银钒含V2O51.49%、含Ag151.22g/t;V2O5和Ag的回收率分别为95.38%和87.18%,CaO的脱除率为94.11%,试验指标较理想,为同类型石煤钒矿选矿提供了有效途径。

  • 标签: 高钙 石煤钒矿 银钒矿 反浮选 扩大试验
  • 简介: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即前一阶段的政策选择往往会决定和影响着后一阶段的政策方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论依据,探求韩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

  • 标签: 历史制度主义 韩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制度
  • 简介:在对35CrMo钢与35钢和16Mn钢焊接性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因35CrMo钢的碳当量高,淬硬倾向强,属于较难焊接的材料,尤其在低温下特别容易产生焊接裂纹,因此我们采用在35CrMo钢上与35钢和16Mn钢相焊接的部位堆焊过渡层金属的方法,很好的实现了在低温下35CrMo钢与35钢和16Mn钢的焊接。

  • 标签: 焊接 焊接工艺 堆焊 焊接裂纹
  • 简介:黑棉土作为一种特殊岩土有着其自身固有的工程特性,由于国内外勘察方法、技术标准的不同,要求对其重新进行认识、分析。针对非洲特殊的气候特征,分析了该黑棉土的工程特性,并根据国外膨胀土的判定标准对非洲黑棉土的膨胀性进行了判定,得出该黑棉土为膨胀土,具有高膨胀性,低CBR值等特征。为消除黑棉土的膨胀性对公路路基的影响,研究了该区域黑棉土路基处理技术,并根据膨胀土不同的膨胀潜势对路基基底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非洲 黑棉土 膨胀土 CBR 路基处理
  • 简介:阐述转炉渣对精炼造渣的影响,分析钢水中酸溶铝不稳定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整套LF炉造白渣工艺流程。说明造白渣工艺对控制酸溶铝含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LF精炼 白渣 酸溶铝 工艺控制
  • 简介:针对酒钢4号265㎡烧结机优化配料的问题,对其所用大宗铁精矿、粉矿进行了烧结性能研究,并对几种主要铁料进行了合理配矿烧结杯试验研究。根据大宗铁精矿、粉矿的烧结性能,由优到劣进行了排序,推荐了4号烧结机合理配矿结构。

  • 标签: 合理配矿 烧结性能 烧结杯 试验
  • 简介:矿井提升系统承担着矿区上下井、物料运输、废石提升任务,虽然目前我们矿井的电控系统的各种保护装置都比较完善,但难以避免由于司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故障的发生,如制动器机械故障、电控失灵等,这些故障将会使提升机失控,而单靠目前的装置难于避免人员伤亡及设备的损坏。根据矿井提升过卷制动关键技术,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分析比较,二矿区安装应用了弹性防撞梁及缓冲托罐装置、多盘摩擦变力缓冲器,并进行了西副井提升机安全设施的改造与完善,效果显著。

  • 标签: 过卷制动关键技术 矿井提升系统 安全
  • 简介:采用平均粒径为800nm的超细SiC颗粒作为增强体,制备含SiC体积分数为15%的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和强压处理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可有效加速复合材料的致密化,与520℃下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610℃下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密度和较低的孔隙度,从而具有更高的硬度。610℃下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硬度为83.9HBS,远高于520℃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硬度(53.7HBS)。这主要是由于烧结温度的提高可加速原子扩散,有利于Al粉之间以及Al粉与SiC颗粒之间的结合,并改善界面结合情况。研究还表明,强压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降低孔隙的体积分数,610℃下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经强压处理以后的密度为2.68g/cm3,接近于理论密度(2.78g/cm3),且硬度可达121HBS,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可达177.6MPa、168.6MPa和3.97%。

  • 标签: AL基复合材料 超细SiC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 简介:湖南某矿山采选综合废水中含有Zn^2+、Mn2等重金属离子,其中Mn^2+含量达15.34mg/L、Zn2含量达5.24mg/L、COD含量181mg/L,废水经“絮凝沉淀-电氧化-电气浮”联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新工艺具有除锰效果好、含锰渣不反溶、操作简便、易控制等优点,在矿山废水治理与回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含锰采选废水 絮凝沉淀 电氧化 电气浮
  • 简介:某复杂铜铅锌矿矿石特点是含硫高,铜铅锌矿物与硫分离以及铜与铅锌分离难度大,非常复杂难选。试验采用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磁选脱除磁黄铁矿,消除其对后续浮选的影响,磁选尾矿采用优先浮选工艺回收铜。优先浮铜采用BP+乙黄药作为捕收剂,LD-1+亚硫酸钠抑制铅,优先浮铜粗精矿铜硫分离,铜硫分离采用腐植酸钠+石灰抑制黄铁矿,提高铜精矿品位。原矿含铜0.36%,含铅0.56%,含硫25.54%,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3.61%,含铅0.85%,铜回收率达到74.16%。实现了铜铅硫高效分离,试验指标优良。该浮选新工艺为复杂铜铅锌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 标签: 高硫 磁选-浮选联合工艺 铜硫分离 铜铅分离 高效抑制剂
  • 简介:近两年来,黄小卫教授先后获得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是国家和业界对她几十年工作奉献和学术贡献的充分肯定。实至才得名归。30多年来,黄小卫一直奋战在稀土科研领域,无论是师从名家虚心学习,还是独挑重担,潜心钻研,或是带领团队,开拓创新,她都以特有的坚守和执着,在稀土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事业华章。

  • 标签: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高级工程师 全国劳动模范 科技工作者 学术贡献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