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浸渍前后C/C复合材料抗弯性能、剪切性能和耐压性能的比较,分析了浸渍工艺过程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浸渍工艺使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抗弯强度由浸渍前的101MPa提高到浸渍后的159MPa,剪切强度由浸渍前的8.6MPa提高到浸渍后的12.1MPa,抗压强度由浸渍前的82MPa提高到浸渍后的136MPa.浸渍前后C/C复合材料断口的扫描电镜照片分析可得出浸渍工艺的炭生长层有与CVD工艺类似的微观结构的结论.

  • 标签: 浸渍工艺 C/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Co—Fe-Zr-Nb-B多元合金非晶薄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样品的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以研究Zr元素含量对其铸态组织和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金中适量添加Zr元素有利于提高铸态组织的细小均匀化程度,同时,合金具有较强玻璃形成能力和较高热稳定性。Zr元素含量为4%(原子分数)时铸态组织最均匀细小,具有很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其玻璃转变温度Tg,初始晶化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SLR)宽度△Tx(Tx-Tg)分别为870.32、936.28和65.96K。

  • 标签: 非晶态合金 Co基玻璃 铸态组织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 简介:国内一种细粒级铁矿粉,经高压辊磨预加工后,对其造球性能以及干燥速率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压辊磨加工,此种铁矿粉生球的性能得以改善,表现为落下次数以及抗压强度得到提高,但生球团矿的干燥速率下降,不利于生球团后期的干燥。

  • 标签: 铁矿粉 高压辊磨 干燥速率
  • 简介:以异丙醇铝为前驱体,HNO3为胶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膜。考察HNO3浓度对溶胶及薄膜的影响,通过TG-DTG,XRD,AFM,BET等表征手段对溶胶的稳定性及黏度,薄膜的热稳定性,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微孔结构及分布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HNO3浓度增大,溶胶黏度增大,HNO3浓度为5mol/L时溶胶发生团聚;薄膜的热稳定性较好,高于500℃加热薄膜几乎没有质量损失;随烧结温度升高,薄膜中的γ-AlOOH逐渐向γ-Al2O3转变,薄膜因此变得更加稳定;薄膜表面较为平整,微孔分布均匀,平均孔直径为4.22nm。

  • 标签: HNO3胶溶 溶胶-凝胶法 AL2O3薄膜 异丙醇铝
  • 简介:为了进一步提高鞍钢选矿的技术水平,尽快实施提铁降硅措施,鞍钢弓长岭矿业公司选矿厂在原磁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浮选工艺,使铁精矿品位不断提高,SiO2含量逐步降低,目前弓长岭铁精矿的品位已达到68%,SiO2含量降至4%左右。弓长岭铁精矿品位提高前后指标对比见表1。球团生产使用提高品位后的弓长岭铁精矿,成品球团矿的品位提高,搭配高碱度烧结矿供高炉冶炼后,入炉品位升高,高炉产量提高,焦比下降,炼铁效益显著。

  • 标签: 铁精矿 品位 球团 烧结 烧结矿 高炉
  • 简介:通过对7055铝合金棒材浇铸前作超声处理,研究了超声作用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在熔体中产生空化作用,对7055铝合金熔体作超声处理能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并能大幅度提高其塑性.

  • 标签: 7055铝合金 超声振动 空化
  • 简介:简要叙述了排土场基底承载力与变形通用算法,指出了出排土场基底破坏等效于排土场失稳从而来确定排土场极限高度方法在薄层表土基底条件下的缺陷。作者引入了临界表土层概念与算法,以此来判断厚层与薄层及进行相应后续处理。所作工作已成功用于厂坝铅锌矿七架沟土场400m高台阶建设与南芬露天矿庙儿沟排土场工程。土场基底表土作用机制研究也为厚层表土基底工程处理充实了依据。

  • 标签: 土场基底 表土 临界厚度 土场高度 承载力 沉降
  • 简介:片状触媒在六面顶压机合成金刚石过程中,触媒片两面金刚石形核、生长情况通常存在差别,本文介绍了现有理论对此现象的解释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对合成腔体、合成触媒片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碳传输的内应力机制。

  • 标签: 碳传输 形核密度 重力效应 胶体理论 内应力机制
  • 简介:不考虑缓冲剂的加入,各种电解技术参数,例如Ni离子浓度、pH值和电解液温度的差异可以广泛地影响纯硫酸体系中电积镍的物理外观和电流效率。质量好的电积镍板应该平整、光滑和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质量差的板面多为爆皮、卷曲、多氢气孔和有脆性。以上这些都是由三个影响因素的选择所决定的。良好的物理外观质量和高电流效率取决于较高Ni浓度和合适的电解液温度,在较低的pH值的情况下,电积镍的物理外观质量得到改善,但同时会使电解沉积的电流效率降低。沉积的晶核位向已确定,但没有特殊的趋向性。循环伏安法显示出物理外观和这些影响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是电流效率和它们没有直接关系。

  • 标签: 纯硫酸镍 电积 提取冶金 电解液温度
  • 简介:采用3种不同的工艺(直接在450℃下进行时效处理;80%冷轧,然后在450℃下进行时效处理;600℃/8h高温预时效+80%冷轧+780℃/2min+450℃/16h终时效)对固溶处理后的Cu-2.0Ni-0.34Si-Mg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研究形变热处理工艺对该合金的组织与硬度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第3种工艺对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由于其中的短时高温预处理可以获得溶质原子充分固溶的过饱和固溶体,因此终时效后的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显微硬度为180HV,相对电导率为49.8%IACS,伸长率为13%。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μm,主要析出强化相为δ-Ni2Si。

  • 标签: Cu-2.0Ni-0.34Si-Mg合金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电导率
  • 简介:“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重要思想之一,贯穿于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始终,王阳明死后“知行合一”思想对王门后学的分化、明清之际“实学”的产生、以及中国现代性价值观念的初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距今已很远,但这一思想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现代性价值,对于今天快速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王阳明 知行合一 影响 现代价值
  • 简介:应用有限元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300mm可逆式冷轧机弯辊模型,模拟了在同一轧制条件下不同弯辊力对板形和工作辊弯曲变形的影响。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比较理想的弯辊力值,对以后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带材 板形 弯辊力 有限元
  • 简介:主要针对连铸合结钢锻材A是否经过去应力退火的探伤缺陷对比进行研究,结合热处理相关理论,通过实验探究去应力退火对连铸合结钢锻材A探伤缺陷的影响

  • 标签: 连铸合结钢锻材A 探伤缺陷 去应力退火
  • 简介: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含稀土元素Pr的Al-Zn-Mg-Cu-Zr合金,并通过金相分析以及拉伸性能、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的测试研究价格相对低廉的Pr对Al-Zn-Mg-Cu-Zr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Pr能影响合金铸态组织中第二相的析出,并显著抑制合金在变形和热处理过程中再结晶的发生,在保持合金的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同时,改善合金抗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的性能,并提高合金的塑性。

  • 标签: AL-ZN-MG-CU-ZR合金 力学性能 剥落腐蚀 晶间腐蚀
  • 简介:研究微晶蜡含量对改进型石蜡基17-4PH不锈钢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比较4种喂料的综合流变因子大小,对粘结剂与金属粉末的相容性进行观测。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喂料的流变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喂料的形貌。结果表明:4种喂料均呈假塑性流体,微晶蜡的加入可提高喂料的流变性能,且在温度160℃、剪切速率1000s-1的条件下,向石蜡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微晶蜡的喂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流变性能,其综合流变学因子αstv=3.068×10-6。同时,适量微晶蜡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金属粉末在粘结剂中分散的均匀性。

  • 标签: 金属注射成形 17-4PH不锈钢 微晶蜡 流变性能
  • 简介:用C3H6作为碳源气,Ar作为稀释气体和载气,TaCl5为钽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在高纯石墨表面制备TaC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涂层进行表征,研究1000℃下稀释气体(Ar)流量对TaC涂层成分、织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稀释气体流量增大,表面均匀性和光滑度提高,晶粒尺寸减小,晶体择优取向降低,沉积速率减小,涂层中C含量增多。当稀释气体流量为100mL/min时,TaC涂层晶粒尺寸与沉积速率分别为32.5nm和0.60μm/h;而当稀释气体流量增大到600mL/min时,涂层晶粒尺寸与沉积速率分别下降到21nm和0.25μm/h。

  • 标签: TAC 化学气相沉积 稀释气体流量 择优取向
  • 简介:8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出了《日企独霸钕铁硼专利10余中企欲联手反诉》报道后,中科三环高级副总裁胡伯平近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受专利保护,其他磁材企业欲诉日立金属,对已经获得专利许可的8家磁材中企不会造成影响。此案胜诉的可能性极小,并且日立金属为自身利益要控制国际市场规模,不太可能再授予更多企业专利使用权。

  • 标签: 专利保护 金属 日立 三环 市场规模 钕铁硼
  • 简介:以不同纤维体积分数(21%、26%、32%)、不同布毡质量比(3:1,2:1,1:1)的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hemicalvaporinfiltration,CVI)制备平板炭/炭(C/C)复合材料,研究预制体结构对CVI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体积分数增加,整体毡的增密速率及最终密度都逐渐减小;布毡比对增密速率及最终密度影响很小。材料网胎中热解炭圆壳厚度沿材料厚度方向呈内部小、两侧大的对称分布;增加纤维体积分数或增加布毡比,材料内部的热解炭增厚程度随之减小。纤维体积分数为21%的预制体最适宜采用CVI工艺进行增密,增密80h密度达到1.69g/cm3,热解炭生长均匀。

  • 标签: C/C复合材料 预制体结构 化学气相渗透
  • 简介:酒钢焦化厂3、4~#焦炉配套的干熄焦系统自投产达标之后,通过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等方式,稳定和提高了干熄率。干熄焦系统产生的蒸汽供给电站发电或蒸汽并网,降低了工序能耗。

  • 标签: 干熄焦 节能 工序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