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钛酸锶钡(BST)陶瓷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容器材料、热敏材料和铁电压电材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领域。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0.6Sr0.4TiO3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粉体的物相组成、颗粒大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表面活性合成纳米Ba0.6Sr0.4TiO3过程中的作用,并重点考察了表面活性对Ba0.6Sr0.4TiO3粉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能有效改善纳米钛酸锶钡粉体的表面性能,使纳米钛酸锶钡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可充分发挥材料的纳米效应。

  • 标签: 钛酸锶钡 溶胶-凝胶法 表面活性剂 纳米粉体
  • 简介:2007年9月10日,上海—今日,帝斯曼集团宣布在中国的首家高科技浸润厂隆重开幕。位于上海星火开发区的新工厂将生产一系列以Neoml为商标的浸润。Neoml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玻璃纤维单丝表面涂布,提升玻璃纤维性能。此次新厂开幕将有助于帝斯曼更好地携手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客户,度身打造创新、优质的增强玻璃纤维解决方案,

  • 标签: 增强玻璃纤维 创新理念 浸润剂 帝斯曼 产业发展 中国
  • 简介:介绍了1种新型助剂,螯合剂2,4-戊二酮。研究了这种助剂在不同酸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体系中的作用。并介绍了这种助剂在RTM成型工艺中的应用。

  • 标签: 2 4-戊二酮 不饱和聚酯树脂 促进剂 缓凝剂
  • 简介:研究了高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艺,对高纯煤沥青各组分及结焦值进行了测定,考察了配料比、混捏温度、混捏时间、辊压温度、辊压次数等因素对混捏、辊压过程中物料的均匀程度、塑性及成型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混捏配料比为1:0.8、混捏温度为140℃、混捏时间为lh、辊压温度为140℃、辊压次数2~3次。结果表明,采用高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序,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内外煤沥青粘结指标的要求,不仅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能,且杂质含量极低,能够满足高纯石墨制备对原料纯度的要求。混捏及辊压工序直接关系到后续高纯石墨产品的成品率。在此条件下,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塑性好、糊料成型效果好且产品表面光洁致密度高,为下一步等静压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 标签: 高纯煤沥青 粘结剂 混捏 辊压 高纯石墨
  • 简介:用生物降解聚合物(BP)制备复合浸渍纸,研究了其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性。将原纸浸在BP乳液中,于100℃固化20min。相同质量复合浸渍纸其湿强度随BP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干强度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添加0.5%通用造纸湿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可增加复合浸渍纸的湿强性;其湿强度可达9.3MPa;所用BP与纸的比例为20:80。进一步提高性能可再加入聚乙烯基胺(PVAm)。当BP与纸的比例同样为20:80时,添加0.2%PVAm和0.5%PAE的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拉伸)可提高27%,只加0.7%PAE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仅提高了3%~4%。由于PAE和PVAm的加入,复合浸渍纸的生物降解被推迟,但埋在土中60天后,复合浸渍纸的失重率可达到90%。未用添加的复合浸渍纸达到同样的失重率仅需45天,30天后还有原纸存在。

  • 标签: 可生物降解 复合 聚乙烯胺 湿强 生物材料
  • 简介:以超重力场辅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呈梯度分布的Y2O3-Al2O3-SiO2玻璃/Y3Al5O12陶瓷梯度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梯度布置两种组分的原料既可防止下层熔体的喷溅,又能提高上层玻璃的透过率。该梯度材料沿超重力方向依次为YAS透明玻璃层、YAS-YAG玻璃陶瓷层和YAG陶瓷层。

  • 标签: 超重力 燃烧合成 YAS玻璃 YAG陶瓷 复合材料
  • 简介:利用制浆造纸废料碱木质素制备了木质素基磷酸酯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以此表面活性为结构导向,采用直接沉淀法一步制备了纳米氧化锌材料,XRD、EDS和SAE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高结晶度的多晶六方纤维锌矿氧化锌,粒径在30nm左右;SEM和TEM分析可知,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为具有粒子-片层-粒子三级结构的纳米材料,氧化锌主要沿着[101]和[100]晶面生长。同时对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锌进行了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氧化锌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 标签: 木质素基磷酸酯季铵盐 纳米氧化锌 光催化 直接沉淀法
  • 简介:以1-氯-1-苯乙烷(1-PECl)为引发、CuCl/N,N,N’,N",N"-五甲基二乙撑三胺(PMDETA)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大分子引发PtBMA—C1和PtBMA-b-PNIPAM,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tBMA-b-PNIPAM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成胶束。采用红外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PtBMA-b-PNIPAM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及组成,采用GPC得到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并且采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分别研究了自组装得到的胶束的温敏性和形态。

  • 标签: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温度响应性 自组装 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