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06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29例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行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患者。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做好口腔护理和心理支持。术后严密观察胸大肌皮瓣的血液循环,尽早发现血管危象;保持正确体位,早期合理活动,以降低伤口和皮瓣张力,利于伤口愈合和皮瓣成活;做好口腔黏膜、伤口敷料和术腔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防止或及早发现出血、感染等潜在并发症;气道管理与术后营养支持是术后顺利康复的基本保证;做好相关护理可预防咽瘘。结果29例中28例安全度过围术期,皮瓣成活。喉癌术后复发1例修复术后13d突发术腔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对于胸大肌皮瓣成功修复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至关重要。

  • 标签: 外科皮瓣 头颈部肿瘤 术后缺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cpg15(candidateplasticity-relatedgene15)是一种在神经组织中特异表达的神经可塑性相关基因,它所编码的CPG15蛋白在神经功能的多个方面,包括:在神经发育和神经重塑过程中具有促进神经突起生长和突触成熟、防止神经细胞凋亡等重要作用。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在缺血性脑损伤及修复中受到显著调控,提示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与其在缺血性脑损伤及修复中的功能有关。

  • 标签: 缺血性脑损伤 表达调控 修复过程 相关基因 神经可塑性 神经突起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椎间孔镜下纤维环修复治疗青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这次研究对象是80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时间是2020年1月~12月,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参加组,实验组采取经椎间孔镜下纤维环修复治疗,参照组采取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总时长、手术中总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总时间等)与治疗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情况、治疗优良率均优于参照组,比较P

  • 标签: 经椎间孔镜下纤维环修复术 青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合用正畸、修复疗法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修复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正畸与修复疗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0%、对照组86.4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前牙覆盖良好率以及牙齿整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施治前牙齿咬合力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牙齿咬合力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合用正畸、修复疗法可提升疗效,获得满意的美观效果,并改善牙齿功能。

  • 标签: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创面修复生物凝胶在老年创伤性感染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老年创伤性感染患者共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1:1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为48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创面修复生物凝胶,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创伤性感染护理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创面修复生物凝胶效果更好,护理价值高。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创面修复生物凝胶 老年创伤性感染 睡眠质量 疼痛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以腓动脉穿支为血供的逆行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清创后,根据腓动脉穿支情况,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供血的逆行腓肠神经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经2~18个月随访,12例中除1例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可有效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动脉穿支 腓肠神经 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属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抽选出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金属桩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对比2组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后出血指数、每颗纤维桩所需时间、修复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口腔修复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后出血指数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后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每颗纤维桩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对口腔修复患者采取预成纤维桩修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指数,并缩短每颗纤维桩按照所需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金属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基牙折断烤瓷牙患者应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0月--2022年3月在淄川口腔门诊部进行修复治疗的44例基牙折断烤瓷牙患者作为临床对象,根据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方法而设为金属组(予以金属桩核修复)、玻璃组(予以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两组分别22例。结果:玻璃组修复疗效、修复满意度较金属组更高(P

  • 标签: 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 口腔修复 烤瓷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基牙折断烤瓷牙患者应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0月--2022年3月在淄川口腔门诊部进行修复治疗的44例基牙折断烤瓷牙患者作为临床对象,根据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方法而设为金属组(予以金属桩核修复)、玻璃组(予以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两组分别22例。结果:玻璃组修复疗效、修复满意度较金属组更高(P

  • 标签: 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 口腔修复 烤瓷牙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中,PRP凝胶与rhGM-CSF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12月本院62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手段对照组(rhGM-CSF凝胶,31例)、观察组(PRP凝胶,31例),全面分析治疗价值。结果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修复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PRP凝胶具有更显著的效果,能缓解疼痛,促进创面修复因子的表达。

  • 标签: [] 慢性难愈性创面 PRP凝胶 rhGM-CSF凝胶 创面修复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分期修复重建骨及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治疗,第一期采用半环式外固定支架做二维固定,第二期纠正酸中毒,给予脱水、抗感染、抗凝、扩血管治疗,第三期行小切口潜行插入锁定钢板固定,第四期植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无一例截肢,骨痂生长平均时间为8周,骨性愈合时间为10~12个月;随访12~24个月,均无骨不连和畸形等异常发生。患肢膝关节活动度≥100°,Johner-wruh评分评定:16例(80.0%)为优,4例(20.0%)为良。结论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治疗效果显著,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效果理想,可促使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皮瓣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四肢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中,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76例四肢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手段对照组(常规软组织修复,38例)、观察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38例),全面分析治疗价值。结果 观察组皮瓣存活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81.58%(31/38),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修复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皮瓣存活更高,且可促进创面修复因子表达。

  • 标签: [] 四肢创伤性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72例半月板损伤修复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加快康复外科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踝背侧外伤性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组19例儿童足踝背侧外伤性缺损一期清创,其中9例清创后间断换药,10例清创后VSD覆盖创面。二期手术行逆行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术后石膏托固定。结果19例皮瓣中4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2例皮瓣远端部分缺血坏死结痂,均经换药后愈合,皮瓣血运良好。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4月,平均13.6月。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略臃肿,修复儿童足踝背侧外伤性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足踝外伤 外科皮瓣 移植 儿童
  • 简介:背景及目的:将胶质细胞生长因子(glialcellline-d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导入脑内来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变,可能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段。我们将表达GDNF的人神经球细胞移植到6-OHDA单侧损伤动物模型,研究GDNF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GDNF或GFP被克隆人SIN-W-PGK慢病毒载体,转染人神经球细胞。

  • 标签: 多巴胺能神经元 体细胞移植 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模型 帕金森病 胶质
  • 简介:目的分析肺癌组织不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水平在接受含铂化疗方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含铂化疗方案,分析Nrf2及ERCC1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肺癌组织的Nrf2阳性率、ERCC1阳性率分别高于癌旁组织的Nrf2阳性率、ERCC1阳性率(P<0.05)。有胸腔积液的患者Nrf2阳性率高于无胸腔积液患者,TNM分期为Ⅳ期的患者Nrf2阳性率高于Ⅲ期患者,转移病灶数≥2个、原发肿瘤直径≥5cm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Nrf2阳性率、ERCC1阳性率均高于对立条件下Nrf2阳性率、ERCC1阳性率(均P<0.05)。ERCC1阳性患者和Nrf2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短于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P<0.05)。转移病灶数、淋巴结转移、ERCC1表达和Nrf2表达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论ERCC1表达和Nrf2表达水平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进行含铂化疗方案在预后方面的参考性预测因素。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含铂化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