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从2019年12月-2021年7月,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0例,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6例,发生率为20.00%。包括肠胃道反应7例,肝肾毒性反应2例,变态反应4例,血液系统反应3例;分析诱因,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未药敏试验、无指征用药有关。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使用期间,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因素会引发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合理用药,做好应急预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在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与择业过程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康复治疗专业学生遇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专业就业率,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标签: 就业情况 康复治疗专业 就业指导 探索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弱视状况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64例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合并弱视患者,术后关于弱视的治疗采用综合疗法,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双眼组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课题为研究药师干预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在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8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各归结于两组别,并以相关数据作为研究价值体现,得出研究结果。结果 药师干预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少于观察组;药物单一使用率高于观察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和联合药物费用少于观察组(P

  • 标签: 抗菌药物 呼吸内科 药师干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药师质控小组管理在改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情况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自2021年7月起对静脉处方实施药师质控小组管理,2021年1~6月为实施前,2021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静脉处方2000份,比较实施前后的退药率、配药中心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后的退药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 标签: 静脉用药 配置中心 退药率 满意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20例,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连续干预12个月,评估护理前后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智力、运动发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瘫 综合康复护理 智力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南安地区2019-2022年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方法:共计从南安地区选择38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入组,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383株,为患者实施铜绿假单胞菌标本种类统计,并对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南安地区样本来源为穿刺液、耳分泌物、分泌物、静脉全血、脑脊液、尿液、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前列腺液、伤口渗出物、上呼吸道标本、痰液、纤支镜刷检物、胸水、咽拭子、羊水、引流液、中段尿、子宫内膜组织,痰液样本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样本更多,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耐药率较低,呋喃妥因MIC更高。结论:药敏情况分析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应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能够使其耐药性降低,提高抑菌浓度。

  • 标签: 南安 药敏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20例,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连续干预12个月,评估护理前后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智力、运动发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瘫 综合康复护理 智力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持续血液透析病人予以中医辨证护理对患者睡眠情况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1.10~2022.10就诊于我院的78例持续血液透析病人,随机法分组观察,予以常规护理的39例病人纳入对照组,予以中医辨证护理的39例病人纳入试验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病人对比,试验组病人睡眠情况护理后明显较好,不良情绪护理后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持续血液透析病人予以中医辨证护理效果突出,在睡眠情况和不良情绪方面有改善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持续血液透析 中医辨证护理 睡眠情况 不良情绪
  • 简介:目的通过了解煤工尘肺(矽肺)住院100例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回顾分析,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按病历袋编号随机查阅2005年1月-2005年12月煤工尘肺(矽肺)住院病历100例,对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使用种类、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联用以半合成青霉素(含B.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雾化吸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为主流。结论煤工尘肺(矽肺)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殚.侣拍.右不合殚伟用杭菌药物现象存存.

  • 标签: 煤工尘肺(矽肺)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邯郸地区40家社区卫生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邯郸地区40家社区卫生院2013年的抗菌药物出库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用药金额、使用时间和使用数量,利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观察各种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结果:邯郸地区40家社区医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量前3位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曲松,用药数量以头孢菌素类(46.47%)和青霉素类(42.09%)为主,抗菌药物在四个季度的应用数量上没有明显波动。结论:2013年邯郸地区社区卫生院的抗菌药物应用总体上符合用药标准,但是对社区卫生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宣传和管理仍需加强。

  • 标签: 抗菌药物 社区卫生院 合理用药
  • 简介:比较我院2011-2014年(专项整治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前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用药品种选用起点高、无指征联合用药等问题;整治后各种问题逐步改善,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 标签: 剖宫产 专项整治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精神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精神科2015年9月份出院的802例病历资料,对这些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有9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1.85%,其中预防用药9例(9.47%),治疗用药70例(73.68%),无指征用药16例(16.84%)(P〈0.001),单一用药84例(88.42%),二联用药11例(11.58%)(P〈0.0001);标本送检率为21.05%。结论精神病医院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培训与管理,提高用药水平。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给予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对于患者营养情况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本次研究内容的患者共计110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营养支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以患者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概率作为具体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等相关指标数值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

  • 标签: ICU重症 营养支持 护理效果 营养情况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常见阴道炎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影响。方法: 以妇科门诊 2013 年 7 月~ 2014 年 7 月接收的就诊患者 716 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常见阴道炎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16 例体检人员中,检出阴道炎 213 例,检出率为 29.3% ,其中,霉菌性阴道炎 109 例,细菌性阴道炎 72 例,滴虫性阴道炎 32 例;年龄和季节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霉菌性阴道炎为女性患者常见阴道炎,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阴道炎发生率。

  • 标签: 妇科门诊 阴道炎 发病情况
  • 简介: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水平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转专业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趋势,并且众多高校都在放宽转专业政策。为完善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转专业政策,更好地为广大转专业学生服务,从学习、人际交往及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探讨转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转专业学生 适应情况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屑病关节炎患者附着点炎采用高频超声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选取 2019.3-2020. 3 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银屑病关节炎的患者,总计 46 例,与同期 46 例银屑病患者 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采取高频超声检查,对患者股四头肌腱、髌腱起点与止点、跟腱以及跖底筋膜进行检测,观察患者附着点炎的超声表现及异同。 结果:对银屑病组( 460 处附着点 )与银屑病关节炎组( 460 处附着点 )检查后发现,银屑病组有 220 处异常,异常率为 47.8% ,银屑病关节炎组有 250 处异常,异常率为 54.3% ,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与银屑病组相比,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跟骨骨侵蚀、跟腱滑囊及跟腱骨赘处能量超声信号显著升高, P < 0.05 。结论:在诊断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时可采用高频超声检测患者附着点炎情况,通过跟骨骨侵蚀、跟腱滑膜以及跟腱骨赘处的超声表现可有效区别银屑病患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银屑病 关节炎 附着点炎 高频超声 诊断
  • 简介:目的:对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与可负担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6月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按用药总量、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情况等进行统计,分别按照WHO推荐的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WHO/HAI的标准方法分析药品合理使用情况和药品可负担性。结果与结论:我院使用的所有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值均〈1.0,药物使用情况合理;大部分药品可负担性良好,劳拉西泮片可负担程度相对较低,我院应继续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

  • 标签: 第二类精神药品 用药分析 可负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