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疾病中最常见多发病,尤以青壮年居多,由于其独特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其复杂的病因病机,治疗效果不理想,并易于反复发作。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前列腺有关慢性炎症改变的总称,由于致病因素不同,而分为细菌陛、非细菌性以及前列腺痛三类。本病类似中医学中的“淋浊”、“淋证”、“白淫”、“白浊”、“精浊”、“血精”等范畴。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效果 临床体会 中药配合 花粉片 男性疾病
  • 简介:脐尿管癌发病率低,仅占成人肿瘤的0.01%,占所有膀胱肿瘤的0.17%-0.34%,多见于男性,好发于40-70岁[1]。该病放化疗效果差,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易复发、转移,预后不良[2]。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10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3]。Pan等[4]认为这两种肿瘤在遗传上并没有联系。Miyata等[5]的研究中.

  • 标签: 脐尿管癌 根治术 冠脉支架植入术 膀胱肿瘤 硫酸氢氯吡格雷 波立维
  • 简介:目的评价多序列磁共振(mpMRI)与经直肠超声(TRUS)融合成像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对43例经mpMRI发现可疑前列腺癌病灶患者行MRI/TRUS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患者中位年龄69岁,中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10.59ng/mL,病灶最大直径平均1.83cm。先行靶向穿刺2~3针,再行系统穿刺8~12针。结果穿刺总体阳性率41.9%(18/43),其中经会阴系统穿刺阳性率39.5%(17/43),靶向穿刺阳性率25.6%(11/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检出率:系统穿刺37.2%(16/43),靶向穿刺25.6%(11/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6例患者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在系统穿刺中升级,未出现系统穿刺Gleason评分在靶向穿刺中升级的病例。结论MRI/TRUS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在阳性率及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相比系统穿刺无明显优势,其临床价值和成本效益仍需要进一步的评估;靶向穿刺不可取代系统穿刺,结合认知融合的系统穿刺可提高阳性率,弥补靶向穿刺的不足。

  • 标签: 前列腺癌 靶向穿刺 多序列磁共振 影像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寻求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lo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6~81岁,平均69.1岁。术前tPSA1.110~111.910ng/ml,平均37.880ng/ml,其中〉20.000ng/ml52例、〉100.000ng/m19例。Glcason评分≥8分11例。前列腺体积11.61~109.20ml,平均10.08ml。全身骨扫描排除骨转移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定期门诊随访tPSA、尿控等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min。常规2周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1~22d,平均11.9d。术后病理分期pT2a~pT2b9例、pT2c41例、pT2a14例、pT2b17例、pT45例,Glcason评分≥8分12例。清扫出淋巴结8~28枚,平均13.5枚,淋巴结转移者13例,阳性淋巴结共18枚。切缘阳性19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8.2月,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13例、放疗28例,出现生化复发23例。拔除导尿管后1个月内恢复尿控39例(15.34%),3个月内恢复尿控62例(72.09%),1年内恢复尿控82例(95.34%)。术后6周tPSA0.000~2.150ng/ml,平均O.150ng/ml。术后3个月tPSA0.000~0.170ng/ml,平均0.027ng/ml。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高危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疗效较为满意,且能提供精确的肿瘤及淋巴结病理分期。

  • 标签: 前列腺癌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