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观察组34例,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IC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T)、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封照组为32例健康体检者。结果:术后第三天RCR、NTERT、RFER较术前降低,RICR、RFIR则上升。术后第7天RCR、NTEFT、RFER较术前升高,RICR、RFIR较术前下降(P<0.01)。术前、术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胆囊切除后第7天开始回升,但恢复到正常时间犹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红细胞 免疫功能 胆石症
  • 简介:目的:观察丁丙诺啡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果与副作用。方法:选择40例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于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含丁丙诺啡3μg/3kg生理盐水4ml;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4ml。观察其镇痛效果与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完全无痛率高,持续时间长达15.23±7.64h,但副作用也明显增多。结论:丁丙诺啡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镇痛时间长,副作用发生率较高,需加强防治。

  • 标签: 丁丙诺啡 硬膜外腔 术后镇痛 上腹部手术 生理盐水
  •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PRL)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I组(n=30)在剖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组);Ⅱ组(n=30)在剖宫产术后不予施行术后镇痛(非镇痛组);Ⅲ组(n=30)经阴道自然分娩。每组产后均随访72h。采用化学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泌乳素(PRL)浓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定法(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PCEA组VAS明显低于非镇痛组(P<0.01),睡眠较好,术后MAP、HR平稳,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PCEA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非镇痛组(P<0.05)。三组病人产后PRL均较产前明显升高(P<0.01);其中PCEA组术后24h、48hPRL,明显高于非镇痛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芬太尼+布比卡因施行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泌乳素分泌增加,促进提前泌乳。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疼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泌乳 芬太尼 布比卡因
  • 简介:2011年对心力衰竭(HF)研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本文主要综述了在心衰方面所发表研究进展文献。预测方面:空腹血糖(未患糖尿病老年人),载脂蛋白(Apo)B/apoA-1对男性心衰有预测作用,而甘油三酯对女性心衰有预测作用(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123Ⅰ-MIBG心肌显像在预测HF方面被证实有价值。风险预测方面,两个生物标志物组合使用优于单一生物标志物。病理生理学方面:miRNA在心衰发病机制中研究取得进展。遗传学研究发面:发现肾上腺素受体-1和一种终止其信号蛋白激酶(GRK5)可以显著影响HF结果。治疗方面:流量触发自调节通气(sorvoventilation)治疗和醛固酮使用对心衰治疗有较好效果,而远程病人监护应该得到重视与推广。除了ICD以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应用应得到重视。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生物标志物 预测作用 APOA-1 肾上腺素受体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系统已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80年代初由Schuttler首先报道。在1990年由Kenny和white改进。TCI系统现已发展成为一种通过靶控输注来输送镇静催眠药、阿片类药及其他类麻醉药标准输注系统。现今,TCI技术已经变成麻醉从业人员一项常规麻醉技术。现将靶控输注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 标签: 靶控输注 静脉麻醉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手术术毕前施行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方法:3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A组)及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镇痛组(B组),各为15例。A组术后利用静脉输注泵,按2.5ml/h持续泵入芬太尼复和液(芬太尼15μg/ml+咪唑安定0.3mg/ml)。B组于开胸前用0.5%布比卡因阻滞切口上下5个肋间神经,并于术后利用静脉输注泵按2.5ml/h持续泵入芬太尼复合液(芬太尼10μg/ml+咪唑安定0.3mg/ml)。定时点用视觉模凝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测定HR、MAP、血气PaO2及PaCO2;测定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出气量(FEV1)。结果:A组病人术后3h及6h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病人术后3h、6hFVC和FEV1显著高于A组(P<0.01及P<0.05)。A组病人入监护室即刻PaO2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开胸前施行肋间神经阻滞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并明显发送通气功能。

  • 标签: 肋间神经阻滞 胸腔手术 术后镇痛 布比卡因 芬太尼 咪唑安定
  • 简介:近期有研究表明,与吸入全麻药相比丙泊酚能破坏大脑氧供需平衡。但是不同剂量丙泊酚对脑氧供影响仍没有明确研究。Iwata等(IwataM,KawaguchiM,Inoues,etal.Effectsofincreasingconcentrationsofpropofolonjugularvenousbulboxygensaturationinneurosurgicalpatientsundernormothermicandmildlyhypothermicconditions.Anesthesiology2006;104:33—8)观察了增加丙泊酚用量对神经外科病人术中在正常体温和中低温状态下颈静脉氧饱和度(SjO2)影响。他们选择了30例行开颅手术病人,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病人 颈静脉氧饱和度 丙泊酚 血浆浓度 PROPOFOL 脑氧供需平衡
  • 简介:抗胆碱药是术前常规用药,取其有效抑制腺体分泌,防止喉支气管痉挛,抑制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减低胃肠道张力、过分蠕动和痉挛等有利作用。目前又有新型抗胆碱药“长托宁”问世,其最大特点是对M型胆碱受体具有高效选择。本文以该药替换阿托品作为常规术前用药,以期获得更好抗胆碱能效果。今报告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 标签: 麻醉前用药 长托宁 阿托品 分泌物量 抗胆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