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态窦房综合征(SSS)AAI起搏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7例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SSS患者行AAI(AAIR)起搏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平均随访46±4.2月。结果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3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较术前显著减少,3例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但无1例出现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SSS患者经AAI(AAIR)起搏治疗的临床疗效可靠和安全性高。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AAI起搏 房室传导
  • 简介:目的观察经导管冷冻消融房室慢径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3例AVNRT患者行冷冻消融房室慢径路治疗,先用-30℃行冷冻标测,确定有效靶点且无快径损伤后,立即行-75℃冷冻消融,消融4~8分钟,消融过程中密切观察房室传导功能,一旦发现有房室损伤,立即终止消融,改换靶点。结果13例均获成功,随访1~9个月无复发;在冷冻标测及冷冻消融时导管顶端与靶点无位移现象;冷冻标测与冷冻消融过程中无性早搏或性心律出现;2例在冷冻标测和冷冻消融过程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立即停止冷冻复温后,即刻传导恢复。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是治疗AVNRT的有效方法,在一定温度时间内的组织损伤是可逆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永久性房室阻滞的风险,较传统射频消融术治疗AVNRT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冷冻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径路 经导管
  • 简介:目的评价心先安(MCA)对病态窦房综合征(SS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64倒SSS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分别静脉滴注心先安和黄芪注射液15d后比较两者临床、心电图及食道电生理变化。结果①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7%和5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②体表心电图(ECG)和24h动态心电图(DCG):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4%和39.7%,其24h心率总数分别是87460±5887次/分和61240±4080次/分,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③食道电生理检查窦房功能:窦房恢复时间(SNRT)、校正后窦房恢复时间(cSNRT)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在A组与B组治疗前后相比较.A组于治疗后有明显提高心率的作用(P〈0.01)。结论心先安治疗SSS有明显疗效,近期疗效好、副作用少.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 标签: 心先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食管 电生理检查
  • 简介: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不同终点对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04例AVNRT患者进行慢径消融,比较慢径传导消失组和慢径传导残留组AVNRT复发率.结果射频消融术后慢径传导消失58例,慢径传导残留46例,术后18±9个月随访期内,慢径传导消失组复发2例(3.4%),慢径传导残留组复发2例(4.3%),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后慢径传导残留并不增加AVNRT复发的危险性.

  • 标签: 疗效观察 导管射频消融术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简介:患者男性,70岁。因心悸、胸闷10天入院。图中同步连续记录示:仅见窦性P波,P-R间期0.23s。另可见异位房性P’波呈两种形态,尤以Ⅱ导联改变明显:P’1、P’2、P’3、P’6-8、P’12、P’13-15、P’17呈深倒置(梯形图中标·)。QRS波形态、时间正常。R-R间距不等,但与P波或P’波有关。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 异位房性 多源性 QRS波形态 激动 窦性P波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病态窦房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常规心电图(ECG)检查的246例门诊及住院窦性心动过缓者,进行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结果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者15例,窦房阻滞4例,窦性静止6例,慢一快综合征22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房室传导阻滞者9例。结论DCG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最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诊断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观察P波离散度(Pd)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前后的变化。方法测定未合并房颤及合并房颤的AVNRT经射频消融术前后Pd,比较术前术后Pd的变化。结果发现射频消融后无论合并房颤或未合并房颤的AVNRT,其Pd均有所延长,但P〉0.05;合并房颤组与未合并房颤组的AVNRT相比,其术前两者比较及术后两者比较的Pd的P均〈0.05。结论AVNRT可能不是心房电活动弥散度增加的因素;AVNRT合并房颤发作者AVNRT可能仅仅是诱发因素,而不参与其维持;24小时内的Pd可能不能用于预测AVNRT射频术后再发房颤的并发症。

  • 标签: P波离散度 射频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Ⅵ哝T)
  • 简介:目的:探讨在病态窦房综合征(SSS)患者起搏治疗中各种起搏模式的比例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30例行起搏器安装术SSS患者的资料,进行起搏模式及临床预后分析.结果:130例患者中生理性起搏(AAI/DDD)占27.6%,其中AAI起搏占11.2%,DDD起搏占16.4%;心室按需型起搏(VVI)占72.4%.植入起搏器能明显改善SSS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生理性起搏组中永久性房颤、心衰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非生理性起搏组(P<0.05~<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8%,主要并发症为电极脱位和感知障碍.结论:生理性起搏是治疗SSS较理想的起搏方式,但目前应用的比例仍偏低.

  • 标签: 治疗 患者 SSS 生理性起搏 临床总结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和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同特点及优势,探讨CARTO指导下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组和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成功率.结果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组患者30例,即刻成功率达100%,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均未复发,X线曝光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无明显缩短.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组30例,1例并发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复发改为CARTO指导下再次行射频消融后成功,随访半年未再复发.结论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射频消融中,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与传统X线指导相比,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且明显减少了X线的曝光时间.

  • 标签: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常规X线 射频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简介:患儿女性,8岁。因反复心悸1年余,持续性发作1小时就诊。患儿1年多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心悸,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自动消失,其心悸发作与气候、饮食、日常活动无关。1小时前,在教室里听课时,突然出现心悸,呈持续发作,无出汗、怕冷、怕热,无四肢麻木、晕厥、黑蠓、意识障碍、面色苍白、紫绀等表现,无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等病史。查体:体温37.2℃,脉搏1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2/62mmHg。步人诊断室。一般情况可。心率150次/分,心律齐,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度Ⅰ型房室阻滞 房室结双径路 维拉帕米 持续性发作 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