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0年米收治资料较全,明确诊断的青年人人肠癌的住院病例,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06例中,男女比例为1.59:1,平均年龄26岁,平均病程8.7个月,临床主要症状为:低热(42.45)、贫血(52.83)、消瘦(58.49)、粘液血便(49.06)、脓血便(44.34)、便频(63.20)、里急后重(38.68,),误诊57例,误诊率高达53.77%,结论我国青年人大肠癌有逐年增多趋势,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转移早,误诊率高,预后差,对这些不典型义缺乏特异性症状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青年 大肠癌 临床特点 误诊 原因 类型
  • 简介:<正>76例患者均予以扩容、制酸、止血及对症支持疗法,治疗24小时无效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喷洒止血法(用8mg%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注射止血法:在出血部位边缘2mm周围2~4个点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深度为3~4mm,每次注射0.5~2.5ml,可反复注:肾上腺素用量为3.7~10ml。高频电凝止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镜下止血 冰盐水 去甲肾上腺素 止血法 高频电凝
  • 简介:<正>回顾性调查191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做痰培养前1周内使用头孢菌素类和其他抗生素后,分离出肠球菌的情况和对2001年度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度的982例患者中使用头孢菌素类的616例,分离出肠球菌98例,分离率为15.9%,366例使用具他抗生素的患者分离出肠球菌16例,分离率为4.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2000年度的936例患者中分离出肠球菌46例,其中使用头孢菌素

  • 标签: 肠球菌 分离率 痰培养 头抱菌素 头孢菌素类 差异有显著性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下称慢性肾衰)常伴发心脏损害,心律失常是心脏损害的一种表现,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89年3月至1991年12月收治的72例既往无心脏病史的慢性肾衰患者,就其心律失常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15~82岁,其中40岁以下38例,40岁以上34例.原发病为慢性肾炎59例,多囊肾7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狼疮性肾炎及双输尿管狭窄各1例.主要检查结果:血尿素氮21.3~92.9mmol/1,平均40.8mmol/1,其中≥28.6mmol/1者64例.二氧化碳结合力2.8~25.4mmol/1,其中≤16mmol/1者42例,正常范围者30例.血清钾2.07~8.25mmol/1,其中<3.5mmol/1者24例,高于5.2mmol/1者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Hb≤60g/1者39例.血压正常者10例,收缩压≥22kPa者46例,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心律失常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衰 心脏损害 血压正常者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病例特点,为该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7例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MI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室间隔破裂穿孔常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穿孔部位多位于室间隔近心尖部。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年龄(60~69岁)、女性、缺乏侧支循环和广泛前壁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右室梗死(常可导致低血压)、无心绞痛病史。患者多存在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新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预后严重不良。室间隔破裂的预后很差。内科保守治疗的院内死亡率高。结论注重体征及尽早行超声心动检查是早期诊断该并发症的关键,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并力争外科手术的机会能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室间隔破裂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多次洗胃法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OPP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次洗胃法治疗,患者入院后即给予经口留置胃管洗胃,至洗出液澄清、无蒜臭味后拔除胃管;观察组患者在初次洗胃结束后,保留胃管进行多次洗胃。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次性洗胃比较,多次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洗胃,能更彻底地清除胃内毒物,显著缩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有关。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治疗 间歇多次洗胃
  • 简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病程演变比较迅速,可迅速出现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乃至死亡。席汉氏综合征是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精神和神经障碍。多因分娩时大出血和休克所致垂体前叶缺血性坏死、萎缩所导致的各种促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并发症。席汉氏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病例罕见,病情复杂,

  • 标签: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席汉氏综合征
  • 简介:目的为探讨风湿性多肌痛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病例,从而提高对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住院风湿性多肌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首诊误诊疾病谱。结果(1)患病性别多为女性,男:女=1:2.8,平均发病年龄(68.2±10.4)岁。(2)临床表现有累及颈肩痛者22例(57.9%),仅有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痛者16例(42.1%),其中伴随膝、髋关节疼痛者18例(47.3%),伴有晨僵17例(44.7%),发热20例(52.6%),合并巨细胞动脉炎11例(28.9%)。(3)所有患者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平均为(85.8±30.2)mm/h。(4)首诊误诊病例24例占全部病例的63.1%,其中以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居多。(5)全部病例均使用激素治疗,单用激素18例(47.3%),联合甲氨蝶呤15例(39.4%),联合雷公藤占5例(13.1%)。结论风湿性多肌痛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僵痛为主要特征,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可伴有发热,关节痛和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增快,激素治疗有效。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患病数也随之增加,应提高对此疾病诊治水平,避免误诊、漏诊。

  • 标签: 风湿性多肌痛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精液质量及精子形态。方法121例VC患者分为I、Ⅱ、Ⅲ度共3组,其精液按WHO标准常规分析并对精子形态进行评价,23例健康男性精液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结果不同程度VC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精液各项常规指标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均下降(P〈0.01),畸形精子中,小头、锥形头和无定形头精子均增多(P〈0.01,P〈0.05,P〈0.01)。不同程度VC患者间比较,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形态检查Ⅲ度VC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低于Ⅱ度VC组(P〈0.01),而Ⅱ度VC组与I度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畸形精子类别比较,Ⅲ度VC组的无定形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Ⅱ度VC组(P〈0.01)。结论精液常规检查不能区分不同程度VC对精液损害的影响,而精子形态检查可反映不同程度VC患者的精子状态。因此,VC患者不但应行精液常规检查还应行精子形态检查。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精液质量 精子形态
  • 简介: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胰腺癌疼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01年至2007年2月期间国内应用HIFU治疗胰腺癌疼痛的资料较为齐全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对所选文献的HIFU机器型号、治疗剂量、胰腺癌缓解率、疼痛总缓解率、疼痛消失率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着重分析治疗后胰腺癌癌痛缓解率和消失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共有16篇413例患者纳入分析,胰腺癌疼痛总缓解率为31.3%~100%(中位缓解率为80.0%),疼痛消失率为10.8%~88.9%(中位消失率为28.0%);联合化疗药物可显著增强其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少数可出现淀粉酶升高、AP、局部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HIFU为缓解胰腺癌疼痛的安全有效措施。

  • 标签: 胰腺肿瘤 超声 高强聚集 疼痛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12月对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11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HAMD)和焦虑(HAMA)量表进行调查,并以101名健康老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高血压组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睡眠饮食等均分都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论是高血压组还是正常对照组,男性与女性SCL-90总均分及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中31例(28.2%)患者至少有1项因子高于2分,6例(5.45%)患者至少有1项因子高于3分,出现躯体化、饮食睡眠、强迫等问题的较多。高血压组HAMD、HAMA量表总分及HAMA量表精神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特别关注。

  • 标签: 高血压病 抑郁 焦虑
  • 简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人口老龄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器官老化,其生理功能、病理生理以及好发疾病和临床表现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我院2004年5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了解南宁市农村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合理性情况。方法选择南宁市辖区六个县6所县人民医院、7所乡镇卫生院,每所县医院调阅45~50份、乡镇卫生院15份有输血治疗的病历(共394份),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和"内科输血指南"对输血合理性进行评估,分析各临床科室用血特点、"少量血"和"搭配血"输注状况。结果394份病历中,"合理用血"占50.51%,"部分合理"占4.31%,"不合理"占45.18%;手术科室"部分合理"和"不合理"用血比例(72.11%)显著高于非手术科室(28.43%)(P〈0.01)。不同血液成分"不合理"输血的比例为:血浆82.3%、冷沉淀66.7%、红细胞38.2%、血小板27.7%。"不合理"输血中,"少量血"和"搭配血"比例分别为36.42%和25.28%。结论不合理输血现象在基层医院中普遍存在,以手术科室尤为突出;血液成分不合理输注现象以血浆最为突出。不合理输注的类型主要有血浆与红细胞搭配输注、输注血浆补充白蛋白以及红细胞输血没有严格依据适应证。

  • 标签: 农村临床用血 血液成分 合理用血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大鼠胰腺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断乳1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各5只。一组为高脂血症组,喂以高脂饮食,另一组为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实验6周后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裂解提取蛋白质。采用相差凝胶电泳(DIGE)和二极质谱技术,检测两组胰腺组织蛋白质差异,并用Westernblotting验证。结果高脂血症组胰腺与正常胰腺相比,上调蛋白质3种,其中精氨酸酶Ⅱ、甘氨酸脒基转移酶、核糖核酸酶抑制剂分别为对照组的2.19倍、1.82倍和1.12倍;下调蛋白质11种,酪氨酰tRNA合成酶、α-淀粉酶、脂肪酶、DJ-1蛋白和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48倍、2.37倍、1.85倍、1.73倍和1.65倍(P〈0.05)。Westernblotting显示高脂血症组胰腺的精氨酸酶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α-淀粉酶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高脂血症胰腺组织中精氨酸酶升高可能是高三酰甘油对胰腺造成损伤的机制之一,而淀粉酶和脂肪酶下降可能为胰腺自身保护机制。

  • 标签: 胰腺 高脂血症 蛋白质组学 相差凝胶电泳
  • 简介:目的肺癌患者化疗后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60%。为解决问题分析如下。方法随机抽样按有无呼吸道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结果呼吸道感染与病人化疗后白细胞数。身体状况,及抗生素应用等相关因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结论恶性肿瘤病人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或真菌感染等,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死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肺癌 化疗 呼吸道感染 病因 医院内感染
  • 简介:随着呼吸机在临床治疗的应用,机械通气(MV)技术已经成为ICU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之一,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随之产生的呼吸机依赖已成为临床上行机械通气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Dasgupta等”。报道,呼吸监护室的呼吸机依赖发生率为13%。

  • 标签: 呼吸机依赖 护理 干预 综述
  • 简介:目的评价贲门失弛缓症在胃镜下气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行X线食道吞钡,常规胃镜检查,并都确诊为功能性贲门失弛缓症。术前流质饮食1天,禁食12小时以上,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安定针)、咽部麻醉。由胃镜活检孔插入导丝,退出胃镜,沿导丝将涂有甘油的球囊。(为低顺应性聚乙烯囊),送入过贲门口处于气囊的中央部。由助手向囊内注气,使囊内压逐渐达到10—15psi,维持1—2分钟,间隔2—3分钟后再扩张,共2—3次;退出胃镜和球囊,再插入胃镜观察扩张出血情况及有无穿孔。并与外科肌切开术作比较,从而得出何者更具优点。结果21例患者中,其中一例因球囊直径选择过小(14mm)而疗效欠佳行第2次扩张后临床症状消失外,其余5例一次既近期临床症状均消失。所有病例术中轻度恶心和胸痛,术后第1—2天轻度胸痛外,余无不适,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扩张治疗与外科肌切开术均是有效缓解贲门失弛缓症症状的主要方法,但外科肌切开术组织创伤大,病人痛苦重,经费开支大,术后胃食管反流等不足之处。结论贲门失弛缓症胃镜下气囊扩张术优于外科肌切开术。

  • 标签: 胃镜 贲门失弛缓症 气囊扩张术 并发症 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节段性切除术(middlesegmentpancreatectomy,MSP)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6例中央节段性切除的胰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均作中央节段性切除胰腺肿瘤,其中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14例,肿瘤平均直径3.8(2.3—5.6)cm;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肿瘤平均直径3.6(3.3-5.2)cm;胰岛细胞肿瘤(有功能性)1例,2.0cm;神经内分泌肿瘤(无功能性)2例,肿瘤直径分别为2.1cm、2.4cm。本组无围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8%(9/26),胰瘘9例(34.2%)、胃排空延迟2例7.6%)、腹腔感染、淋巴漏各1例(3.8%);所有病例术后都获得随访(6-60个月),术后随访患者生命质量良好,未新发糖尿病及消化不良或肿瘤复发。结论中央节段性胰腺切除是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能有效保留胰腺内外功能。

  • 标签: 胰腺肿瘤 节段性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预后与年龄、病因、伴发病、并发症等有直接关系。Ranson等提出11个危险因素中,年龄是其中之一。年龄因素也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APACHEⅡ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回顾分析180例AP患者资料,探讨青年人与中老年人AP的临床特点。

  • 标签: 老年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 患者资料 APACHEⅡ 重症急性胰腺炎 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