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意向及有关问题取向,为制订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网络方式调查152名本科生和182名大专生对学习态度与效果、学习方式与方法及学习理念与精神3方面的学习意向与问题取向。结果本科生和大专生在学习态度与效果、学习方式与方法方面的学习意向与问题取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和大专生在学习理念与方法4个问题的回答中,有3个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心态和主观意向,采取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制订有效管理制度等对策,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学生 护理 学习 问题解决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工作坊情境教学在助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于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参加实训 的48名助产专业学员,利用双盲法的方式将所有学员分为观察组( 24名,使用工作坊情境教学),对照组( 24名,使用常规教学),观察两组学员的综合成绩以及对教学的兴趣度。结果:实施工作坊情境教学的观察组学员综合成绩以及学习兴趣度均要高于实施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学员的综合成绩以及学习兴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为助产专业学员进行助产专业实训教学中利用工作坊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综合学习成绩,同时还能够提高学员对教学的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新的历史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以育人为本,实行教育改革变得尤为重要,而"课程思政"视阈下的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已是国家从教育的意识形态的高度来考量的,在这样的教育格局下,发展"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护理专业课与思政素质课的有机统一,是护理专业人性关怀的文化底蕴,是社会医疗保障的服务态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 标签: 课程思政 护理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注意事项 意义
  • 简介:2002年美国教育家Michaelsen等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TBL教学模式,是在PBI.模式的基础上经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以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为目的的新的教学方法,TBL教学提倡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对其预习情况进行测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团队讨论,促进学生充分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我院于2012年-2013年进行了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TBL教学模式的实践。现介绍如下。

  • 标签: TBL教学模式 高职 老年护理 护生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疫情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级护理专业共258名学生当作本文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其展开调查,依照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总分为(67.33±10.39)、心理弹性水平<60分的学生占据总比21.31%、60-69分的占比是26.36%、70-79分的占比是46.51%、≥80分占比是5.82%。结论:疫情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处在一般水平之上,针对这一现象护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给予重视,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现状展开评估,并且为其创建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学生们整体心理弹性水平,进而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疫情 高职 护理专业 心理弹性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通过临床实习不仅个人的各方面专业技能会得到全面的提升,还可以提前让其适应自己日后的工作氛围,本文探索护理专业大学生在临床实习初级阶段出现的一些不足,并就这一阶段如何开展带教模式展开分析,希望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护理专业 临床实习 初级阶段 带教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中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选择学校2021年6月~2021年12月入学的护理专业学生120名,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教学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此之外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的为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中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帮助提升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社区护理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法 效果
  • 简介:摘要: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包括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穴位按摩、耳穴贴压、中药热熨敷等,疗效确切、群众易于接受,为民群众的健康和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健全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操作标准。积极开展辨证实施护理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因此,深化中医护理技术服务内涵,做实做深中医辨证实施护理,成为中医护理人员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医改形势下中医护理专业化管理与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新医改形势下 中医护理 专业化管理 发展分析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学院2020级、2021级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急救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知识考察分数、实操分数以及课程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学习积极性、合作能力评价等均提高明显,两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项目驱动教学法 高职护理专业 急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于护理人员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6月的护理人员50人,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 标签: 护理专业教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在护理专业的传统教学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既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又使得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在实习车间或是实训室进行护理知识的学习,这对学生的护理技术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都极具意义。本文对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教师护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 标签: 护理专业 教学做一体化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对高质量医疗护理需求的增加,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特别是在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入方面。本文探讨了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必要性、方法及其价值。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人文关怀意识和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研究指出,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不仅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形象的提升。最后,本文还提出了面对当前挑战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教师培训、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等,旨在全面提升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 标签: 高职院校 护理专业 人文关怀 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师资培训
  • 简介:2017年1月12日-15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云南中医学院承办的教指委工作会议暨2017年护理学专业教育高峰论坛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校级领导、护理学院领导以及教师代表、临床教学基地的领导和临床教师代表共3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聚焦护理学专业认证及护理学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颁布等热点话题,采用专题演讲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全力促进我国的护理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 标签: 教学指导委员会 护理学专业 高峰论坛 专业教育 高等学校 教育部
  • 简介:循证护理课程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循证护理能力也是对其专业能力的重要要求。该文结合循证护理教学的实践,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课程建设和激励研究生参与循证护理项目方面介绍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循证护理学
  • 简介: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4所大学护理学院和6所综合性医院的12位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专家们从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方式、职业准入6个方面提出了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嵌入式培养的看法,为更好地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嵌入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专业学位 职业嵌入 培养模式 质性研究
  • 简介:2005年我院护理专业华夏护理实践基地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列为“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7年护理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十分重视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对省内12所中、高职护理院校进行调研,邀请省内各大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专家进行多次论证,

  • 标签: 护理专业 实训基地 国家教育部 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 护理实践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培养方案,旨在为其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为中医特色护理专业对外交流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方法收集国内9所开办涉外护理教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培养方案,通过比较研究和统计学分析,获取课程设置现状并分析不足。结果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办学存在涉外培养目标定位尚待提高,课程模式创新不足,课程设置差异性大,中医护理特色不突出,涉外英语教学薄弱等不足。结论高等中医药涉外护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应符合专业学科发展,聚焦国际护理前沿,体现中医护理特色,重视外语及跨文化能力培养,并需不断革新教学方法。

  • 标签: 中医护理 涉外护理 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
  • 简介:目的探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际沟通与交流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将2006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31名学生作为试验组。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200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24名学生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将2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89.31%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与患者交流的主动性,96.95%认为增强了师生的交流与合作,93.13%认为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90.08%认为缩短了课堂教学与临床的差距。91.60%认为促进了护士角色的转换。结论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适应于医学模式的转蛮及社会发展的需隶.

  • 标签: 教育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人际沟通与交流
  • 简介:临床实践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对目前国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的目标、实践时间、内容及场所、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阐述及分析,探讨目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实践 培养
  • 简介:专科护士培养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均是我国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专科护士培养的角度出发就培养定位、专业方向设置、使用和管理对两者进行探讨,提出专科护士培养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并轨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专科护士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