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减轻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而带来的经济负担,目前美国Baxter公司生产出品了可复用透析器,它虽能为血液透析患者减轻经济负担,但对医务工作者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可复用透析器使用后能够得到彻底完全的灭菌且不残留消毒液,已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研究的新课题。2004年4月-2005年9月,我院对40例肾病患者血液透析2h后的透析液及透析用反渗水进行了细菌学监测;利用过氧乙酸和伦拿灵对标准菌株做杀、抑菌试验;对可复用透析器的消毒剂浓度,以及2种消毒剂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

  • 标签: 复用透析器 灭菌方法 污染菌 Baxter公司 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器
  • 简介:目的寻找血液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的环节,制定和实施控制标准。方法检测反渗水、A液、透析器入口液、透析器出口液、B液、B液配制容器、B液盛装容器的细菌菌落数;将采取措施前后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器入口液平均细菌菌落数1378.57士662.41cfu/ml,B液677.86±244.2cfu/ml,B液配制容器750±218.76cfu/cm^2、B液盛装容器10750±4475.36cfu/cm^2,污染严重,其余细菌检测均合格;采取措施前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透析液的配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污染,需制定和实施严格的透析液配制清洁消毒制度,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并对透析液的采样监测部位及监测标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血液透析液 细菌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污染器械预处理的情况,进一步分析管理干预效果。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月 -2019年 12月本院消毒供应 中心 的临床污染器械 进行管理质量的研究分析, 共计调研医疗器械和相关记录共计

  • 标签:
  • 简介:笔者调查4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所使用的雾化器细菌污染状况,结果显示:雾化器在按厂家说明使用后经清水冲洗由病人自行保管时,使用前、后细菌污染相当严重,使用前细菌总量为62249.55cfu/cm~2,使用后细菌总量达313503.08cfu/cm~2。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条件致病菌的污染率为52.94%;非致病菌占29.41%;致病菌占17.65%。其中使用后的吸嘴部位2例检出白色念珠菌;6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针对3种标准菌及本实验的2种优势菌采用3种消毒剂作杀菌效果比较,结果强化戊二醛和灭菌王的杀菌率达99.15%以上。实验结果提示要有效地控制院内呼吸道感染,必须重视雾化器的消毒灭菌工作,建立一用一消毒,专人专用,定期监测制度。强化戊二醛消毒效果可靠,低毒安全,价格适中,应作为雾化器的首选消毒剂。

  • 标签: 雾化器 细菌污染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危害性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60例静脉输液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多发因素及危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多发因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危害性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危害性,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微粒污染多发因素,降低微粒污染的危害性、发生率及不良影响。

  • 标签: 静脉输液 微粒污染 多发因素 危害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方法:本医院共收治80名急诊严重创伤病人,分成两组,分别常规急诊护理和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分析对比数据。结果:在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时间、分诊时间、接诊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前者更短;对比研究组和比照租的抢救成功率,前者更高,比较术前死亡率和术后死亡率,前者更低,P<0.05。结论: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于急诊外科患者,能加速其救治进度。

  • 标签: 休克指数评估 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急诊外科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和手机污染现状,并提出减轻污染预防对策。方法调查对象包括手术医生60名、麻醉医生25名和手术室护士25名,涉及手机110部。调查对象在进入手术室尚未洗手之前先对其所携带的手机及手皮肤用涂抹法采样。微生物检测采用营养琼脂倾注法,检出的微生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110部手机共有103部检测细菌阳性,总污染率93.6%,110份手皮肤标本有93份检测细菌阳性,总污染率84.5%。检出菌落数最多的标本在1~10个菌落和11~30个菌落组。共鉴定出8类微生物,最多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手机和手微生物污染情况较重,需完善手术室无菌管理制度,加强手及手机消毒。

  • 标签: 手术室 医务人员 手机 污染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备用状态移动式吸引器末端引流瓶吸引孔、吸引管细菌污染的情况,同时检测污染的细菌种类。方法用常规细菌培养法对全院各病区吸引器引流瓶吸引孔及吸引管采集样本作细菌学培养,并鉴定细菌类型。结果检测的48份标本中,细菌污染率60.4%,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吸引器引流瓶吸引孔、吸引管细菌污染可能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很有必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去除潜在污染源。

  • 标签: 设备污染/预防和控制 细菌/分离和提纯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肢体功能锻炼对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冠心病患者按Grace评分分为低危组(58例)、中危组(68例)和高危组(54例)3组。每组内再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低危组分别为29例,中危组分别为34例,高危组分别为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穴位按摩。在干预前、干预7d、干预30d及干预90d测量各组患者ABI与PWV的数值。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干预前、干预7d、干预30d及干预90d时ABI、PWV在低危、中危、高危组中,处理与时间交互效应比较,均P〉0.05,说明时间和处理无交互作用,即时间因素(1d、7d、30d、90d)不随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而不同;在低危组中,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危、高危组中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危组、高危组中主效应比较,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肢体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的血运情况,提升ABI、降低PWV。

  • 标签: 冠心病 穴位按摩 肢体功能锻炼 踝臂指数 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行早期良肢摆放位联合被动运动训练,对患者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筛查下肢功能≤13分,Barthel指数评定自理能力≤40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治疗、康复护理由患者自主进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良肢摆放位干预+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每次40min。采用以上2个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30天、90天进行疗效判定,比较联合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进程的影响。以GQOLI-74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14天、30天、90天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良肢摆放位 被动运动训练 肢体恢复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采取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病人分到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和采用呼吸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30)。对比两组的运动耐力、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且呼吸困难指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采取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病人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并使呼吸更加顺畅。

  • 标签: 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 呼吸康复护理干预 运动耐力 呼吸困难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单人单用高压氧舱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9年9-11月某院需进行高压氧治疗的56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面罩专用,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共用;观察组患者面罩、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全部单人单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的第2、4、6、8、10天检测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采集280份标本,其中阳性标本为92份,占32.9%。对照组共检测出68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48.6%;观察组共检出24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17.1%,两组患者在阳性标本检出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2,P〈0.05)。对照组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21.4%,革兰阴性杆菌的阳性率为10.7%;观察组标本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7.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的第2、4、6、8、10天,总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13.0%、19.6%、21.7%、23.9%及21.7%。观察组患者前3d未出现细菌污染。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阳性标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高压氧治疗患者的通氧管道单人单用,并于4d后加强消毒,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 标签: 吸氧管、排氧管 细菌学 调查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强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血糖水平和体质指数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和体质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能力,并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和体质指数的改善,对于患者的健康保障和病情控制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开展的352台手术为研究对象,在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手术切皮时、手术40min及术毕)监测洁净手术室的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并收集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的室内活动人数、开门次数与术前系统自净时间等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法分析上述因素对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空气质量 细菌污染 logistic 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ICU停留时间和Barthel指数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2.1-2022.12之间收治的200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ICU停留时间、Barthel指数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则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针对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ICU停留时间和Barthel指数情况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ICU停留时间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 为了减少在污染区的护理人员因呕吐、头晕、头痛、低血糖、跌倒等不适而发生非计划外出,针对护理人员非计划外出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其中环境与饮食的改变,工作任务繁重,体能消耗太大、武汉疫情严重,执行任务人员压力大防护用品引起的不适是主要因素,通过对进污染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思想进行摸排,做好心理护理,及时调整岗位,提出事先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评估与处置三大策略,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做好护理人员的防控工作,确保护理人员“零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计划外出 污染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暗示联合音乐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筛选PMS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和观察组(基础护理+心理暗示联合音乐疗法),各3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更低,观察组E2水平更高,LH、FSH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予以PMS患者音乐疗法联合心理暗示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音乐疗法 心理暗示 雌激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