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阿托伐汀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临床应用阿托伐汀引起不良反应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不良反应受损部位及其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联合用药情况、原发疾病与用药剂量等数据,最后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34例患者中,男性22例,占比64.7%;女性12例,占比35.3%,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中,<60岁7例,占比20.6%;60~70岁10例,占比29.4%;71~80岁8例,占比23.5%;>80岁9例,占比26.5%;各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受损部位包括消化系统(35.3%)、骨骼肌肉系统(20.6%)、心脑血管系统(14.7%)、中枢神经系统(11.8%)、皮肤(11.8%)、泌尿系统(5.9%)。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中,用药当天占比17.6%,用药后3d内占比32.4%,用药后1周内占比20.6%,用药后1个月内占比17.6%,用药1个月后占比11.8%,提示阿托伐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3d内。联合用药情况中,单一用药占比44.1%,二联用药占比8.8%,三联用药占比14.7%,四联用药占比5.9%,四联以上用药占比26.5%。原发疾病包括高胆固醇/高脂血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与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最多,占比44.1%。阿托伐汀的用药剂量中,10mg/d5例,20mg/d27例,40mg/d2例,以20mg/d为主,占比79.4%。结论阿托伐汀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现象时有发生,应严格遵循用药规则,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临床 阿托伐他汀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均治疗2~6个周期后,参照Recist标准评价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参照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对两组临床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CR患者2例,PR患者17例,SD患者6例,PD患者5例,临床有效率63.33%,临床控制率83.33%,疾病进展平均时间(4.1±1.4)个月,平均生存期(6.6±1.8)个月;上述指标除了控制率外,其余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集中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及骨髓抑制,以上毒副反应均经临床对症治疗后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多西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临床毒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联合治疗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倍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倍乐克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乐克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28天的跟踪调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电图下病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倍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倍他乐克 通心络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照阿托伐汀与辛伐他汀2种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其实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03月至2016年09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我院予以观察组阿托伐汀治疗,予以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疼痛程度)、对比2组患者血脂指标、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数据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汀对心绞痛发作作用更明显,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阿托伐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是医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100例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阿托伐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用阿托伐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塞临床疗效。结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达86%,高于对照组(68%),P值<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04±4.73)分、血清CRP浓度为(3.71±1.83)mg/L,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托伐汀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显著,对脑梗塞患者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浓度的CRP,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脑梗塞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选择9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为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为阿司匹林联合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38%与对照组4.2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栓治疗中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汀类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增加药物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汀治疗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口服阿托伐汀10mg/次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口服阿托伐汀20mg/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面积、IMT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斑块面积、IMT改善程度差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DL-C水平升高程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LDL-C、TC、TG水平下降程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高剂量阿托伐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效果优于小剂量阿托伐汀,有利于颈动脉斑块消退,平衡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不同剂量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倍乐克治疗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乐克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心功能恶化、房室传导阻滞和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死亡率、恶性心律失常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乐克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发生率,但对心功能变化不明显,同时血糖、血脂无较大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塞 倍他乐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汀钙片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片治疗,疗程均为2年,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六个月、一年时评价患者的血压状况、心血管危险因素TC、TG、HD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六个月、一年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及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汀钙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Amlodipine Atorvastatin Calcium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疗效Efficac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使用银杏达注射液后血流变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合并有高血压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银杏达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流变学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流变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银杏达注射液对中青年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血流变有改善。

  • 标签: 银杏达莫 中青年 高血压 脑梗死 血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沙必利,观察组口服沙必利和文拉法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各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必利 文拉法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使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沙必利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9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使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沙必利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后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中发现,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明显较好,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较低,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时,以埃索美拉唑、联合沙必利作为治疗方案,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对急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联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CSS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优于治疗之前,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更为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急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银杏达莫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联合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组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8%,低于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3.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青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应用银杏达注射液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择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收的中青年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银杏达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变化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日常生活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Hcy、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应用银杏达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cy、hs-CRP指标,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银杏达莫注射液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沙必利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7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67%(P<0.05)。结论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均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中使用沙必利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共6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采用放疗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替唑胺联合治疗,并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缓解率上优于对照组,即分别为78.78%和48.48%,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与此同时,在安全性分析上,两组患者均存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以脱发、血小板下降、白细胞水平下降最为突出,其总占比分别为68.2%、60.6%、57.6%,但是在两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替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替莫唑胺 放疗 高级别脑胶质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普拉洛滴眼液与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采用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患者,共计86例,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芪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拉洛滴眼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疗效以及眼压、干眼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眼压、干眼症状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普拉洛滴眼液与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普拉洛芬滴眼液 芪明颗粒 糖尿病超乳术 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应用瑞舒伐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基础性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瑞舒伐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V、FM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FMD水平明显提高,LVEDV水平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瑞舒伐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加快康复进程,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奥曲肽联合乌司丁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为依据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奥曲肽,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奥曲肽联合乌司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尿淀粉酶以及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就尿淀粉酶以及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而言,观察组比对照组短;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80.56%,组间比较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丁的方式,可以缩短尿淀粉酶以及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奥曲肽 乌司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