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染科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0月传染科就诊患者164例,依据对医院感染进行疾病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开始,甲组患者84例,2009年9—2010年9月传染科就诊患者,采用常规性处理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控制;乙组患者80例,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传染科就诊患者,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控制,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感染性疾病的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传染科常见的医院感染传染病种类为腹腔感染、败血症、胆道感染、肺部感染、肠道感染;甲组患者传染病种类对比乙组患者的传染病种类,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的管理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的种类无显著性效果,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能较好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传染科 常见医院感染 常规性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临床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现状以及加强控制的有效措施,致力于有效避免老年人感染事件的发生,为健康老龄人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方法抽选102名老年人在有效措施实施前、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对比。A组(n=42)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养老机构未实施有效措施前;B组(n=60)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养老机构有效措施后。结果实施前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9.52%,实施后下降至1.67%(P<0.05);实施前的泌尿道感染率为11.90%,实施后下降至3.33%(P<0.05);实施前的皮肤感染率为4.76%,实施后下降至0.00%(P<0.05);实施前的胃肠道感染率为4.76%,实施后下降至0.00%(P<0.05)。结论加强组建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管理团队,增强管理人员的感染风险意识,定期展开专业培训、完善安全护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可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减少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从而为高龄人创造一个安全养老环境。

  • 标签: 养老机构 院内感染 加强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CRBSI提供参考依据。结果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重视深静脉置管的操作规程、护理指南、无菌技术、导管的维护和管理,完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CRBSI将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及护理管理对内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的内科病房医院感染以及感染控制前后的变化比较,其中第一年,作为对照组;后一年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护理管理后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病房管理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率等指标。结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护理管理后,内科病房管理评分为(96.5±6.8)分、患者护理满意度98.0%,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率为5.9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对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病房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内科病房 医院感染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新的《血站管理办法》及《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出台,血站护理质量的内涵在不断充实、外延在不断扩展、要求越来越高。它直接关系到血液质量,关系到献血者、用血者及用血单位的安全有效,也影响着整个血站的对外形象。因此,血站护理操作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血站 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探讨,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某地区在2013年1月开始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该地区正常成年人1268人作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该地区正常成年人1324人作为实验组,统计两组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评价该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的价值。结果实验组结核发病率(1.5‰)、乙肝发病率(1.5‰)及其他传染病发病率(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1‰、6.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后能够显著降低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病房治疗室作为医院的Ⅲ类环境是病区集中存放无菌物品和医护人员操作的集中地。在保证各项操作标准化的前提下通过对治疗室环境的严格把关、无菌物品的管理和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原则和规范的用物终末处理等对治疗室的控制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从源头把关,对治疗室的严格控制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治疗室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食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从检验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从样品抽取、制备、校准仪器设备、配制试剂、选择检验方法、控制实验室环境、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及对相关检验项目的检查等几方面,确保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 标签: 食品检验 质量控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习惯会在特殊脑线路中留下持久的标志,让我们不断满足它的渴望。这一发现有助科学家理解习惯在大脑中是如何表现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验准确性的意义,并寻找可靠的途径和方法实现血液样本的质量控制。方法以2012年参加体检的50名检验结果失真的患者的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即刻重新抽取血液样本进行再次检验,对两次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造成检验结果失真的原因并探讨血液样本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结果分析后发现检验结果失真样本中因质量控制不严格造成的占80%以上,造成检验结果失真的因素主要包括意图差异、患者因素、采血不当、保存不当、运送不当。结论样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血液样本分析前,需要对样本的质量予以严格的控制

  • 标签: 血液样本 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FeNO在哮喘病情控制方面的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我科的未经过规范治疗的支气管哮喘45例患者为治疗组,予对其进行3个月的布地奈德200ug吸人治疗,一日两次,检测治疗前后的FeNO水平。同期选取45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也同样检测其FeNO水平,横向、纵向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后的FeNO体积分数(49.26±29.18)×109,较治疗前(114.48±61.93)×109显著降低,P=0.001,此外治疗前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26±3.22)×109,P=0.001,治疗后的FeNO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论FeNO水平对哮喘病情控制方面的评估有很大的意义。

  • 标签: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 支气管哮喘 病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院内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减少患者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寻找口腔科院内的感染危险因素,并通过规范医疗设备的消毒措施,规范医院内工作人员的管理,规范医院内的护理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对于各项设备的操作来控制这些感染危险因素,从而来达到减少患者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感染及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其中患者的感染率低于9.70%(卫生部标准)。结论医院内部的各项措施只有规范化了,从医人员对于医院感染引起的问题重视了,才能够使患者在口腔院内的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降下来,才能提升医院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科院 感染危险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门诊手术主要为局部麻醉下的体表手术,其风险一般不被大家重视。但门诊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均不在医院内,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及术后护理等因素,极易导致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本文总结了2009年以前的工作经验,顺应近年患者的心理活动趋势,以提高自身工作质量为核心,有效地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门诊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门诊手术 护理缺陷 心理 护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护士采集标本的质量,以减少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影响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护理因素分析,来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结果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环节的疏忽,都会使检验分析结果产生偏差。结论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的相互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才能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

  • 标签: 标本检验质量 护理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手术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管理,不对患者实施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管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的人数为1例,占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能有效保证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手术室的环境,确保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强化管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因素,寻找相应的控制方法。方法研究影响标本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结果通过控制,避免了会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多种因素,有效提高了检验标本的质量。结论影响检验标本的因素较多,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方法,提高检验标本的质量。

  • 标签: 检验标本 质量 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医院加快信息化、市场化建设和管理理念创新、完善和建立现代医院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医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极其重大。本文首先阐述了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原则,其次,要不断提高推进医院内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医院收入控制;加强支出控制;以人为本,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素质;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内部控制管理 医院
  • 简介:摘要通过开展在用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活动实践,分析了医院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需改进的相关建议。

  • 标签: 医疗 设备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的常见流行性疾病,主要为肠道病毒所引发,其感染暴发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均不容忽视,由于手足口病毒不断发生变化,其发病率与治疗预后效果均需给予严密的重视程度。笔者通过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并探讨临床有效改善措施,旨在为临床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HPLC)法建立蛹虫草检验标准。方法收集10个不同产地的蛹虫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中共有的成分。结果从蛹虫草中检测出8个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合理。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能有效作为蛹虫草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蛹虫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