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91例病例均为本院ICU患者,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均分,参照组(n=45)接受ICU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n=46)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损伤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低,数据比对P<0.05;观察组损伤愈合时间较短,数据比对P<0.05。结论: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具备临床可行新,可最大限度预防病患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缩短损伤愈合时间,促进预后。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64排螺旋 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 2018年 4月 -2019年 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 71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 71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常规 CT和 64排螺旋 CT诊断。结合患者最终诊疗结果,对两种类型的 CT扫描仪的确诊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普通二维 CT扫描仪确诊病例 56例, 15例未能确诊,确诊率为 78.9%,而 64排螺旋 CT扫描仪确诊病例 70例,仅有 1例未能确诊,确诊率为 98.6%。统计分析显示,两种不同类型的 CT扫描仪对疾病的诊断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64排螺旋 CT三维重建能有效提高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率,直观地显示疾病的立体结构,进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64排 CT 骨关节损伤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B超检查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72例本院于2019年4月-2020年2月收治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坏患者,对上述患者均实施B超检查,并将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最终计算出B超检查的准确率。结果:经B超检查后可知,72例患者中B超检查中肾破裂(含左右肾脏),脾破裂、胰腺破裂、肝破裂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92.9%、88.9%、94.1%,总准确率为97.22%。结论:通过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进行B超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应用于治疗前诊断与配合术中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

  • 标签: B超检查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诊断与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急性颅脑损伤应用核磁共振(MRI)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样本: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均给予MRI与CT检查,评价诊断价值。结果 MRI检查确诊率、损伤部位检出率、不同厚度血肿检出率均高于CT,P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核磁共振 诊断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后造成的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是选自于作者在2022年4月至5月支援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活动中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接收的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患共计72人,并根据发病程度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危重组有36人,本组病患是症状较重的一组;另一组是非危重组有36人,本组症状较轻。在治疗过程中对病患的肝脏功能展开监测研究分析两组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情况、观察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数据并找出导致急性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危重组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概率为为36.11%,而非危重组的发生率仅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而在对比两组病患的ALT、AST水平结果时,危重组病患的各项结果明显高于非危重组病患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同时在对新冠肺炎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可知,CRP与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影响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急性肝损伤的概率呈正相关。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感染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虽然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是影响其发生率与发病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非常大的可能是CRP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肝损伤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在 我院 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 60 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 别在入院时及出院时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 较两组患者评分差异。 结果 : 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 P<0 . 05 ),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 05) 。 结论 : 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 减轻 其紧张、焦虑 等 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促进康复。

  • 标签: 心理干预 脊椎骨折 脊髓损伤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检出率影响。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所有患者MRI和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和检出率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手术病理证实,80例患者一共损伤部位为91处,CT检查出57处,MRI检查出94处,MRI检出率要明显高于CT检出率(p<0.05);其中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诊断中,两种诊断方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脑深部挫伤和脑叶挫伤诊断中,MRI检出率要高于CT检出率(p<0.05),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CT检出率要高于MRI检出率(p>0.05);CT诊断检出敏感度为73.75%,漏诊率为26.25;MRI诊断检出敏感度为87.50%,漏诊率为12.50%;MRI诊断检出敏感度要远高于CT诊断,漏诊率要远低于CT诊断(p<0.05)。结论 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MRI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RI CT 急性颅脑损伤诊断 应用效果 检出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运动造成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于 2017年 5月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中抽取 84例作为观察样本,因选择的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 42例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 42例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评比护理两组负性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的两组 SAS评分、 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并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两组数据上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运动造成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践。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心理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运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对 N-甲基 -D-天冬氨酸( NMDA)诱导的大鼠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终浓度为 1.2mg/ml的灯盏细辛预保护 12h后,用 NMDA(100μmol/L)诱导损伤,并设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和地卓西平 (MK-801)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NMDA可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与单纯损伤组比较,灯盏细辛预保护组可提高大鼠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 P<0.05)。结论 灯盏细辛可抑制 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

  • 标签: 灯盏细辛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甲基 -D-天冬氨酸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简称SHI)患者接受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69例SHI患者,以床边交接班的沟通模式为标准,A组行SBAR沟通模式,B组行常规沟通模式。对比沟通效果。结果:A组的交接班质量评分高于B组,A组的护理认可度高于B组(P<0.05)。结论:为SHI患者行SBAR沟通模式可保证护理床边交接班的交接质量,且能获得较高的护理认可度。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SBAR沟通模式 护理床边交接班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简称SHI)患者接受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69例SHI患者,以床边交接班的沟通模式为标准,A组行SBAR沟通模式,B组行常规沟通模式。对比沟通效果。结果:A组的交接班质量评分高于B组,A组的护理认可度高于B组(P<0.05)。结论:为SHI患者行SBAR沟通模式可保证护理床边交接班的交接质量,且能获得较高的护理认可度。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SBAR沟通模式 护理床边交接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在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12 月 81 例神经外科患者(对照组,未建设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选择 2019 年 1 月 -12 月 81 例神经外科患者(观察组,建设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对比患者临床指标。 结果: 对照组患者压力性损伤评估准确率较低于观察组( P < 0.05 );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P > 0.05 )。 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将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应用其中,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 标签: 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 神经外科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在新冠肺炎抗疫过程中,为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医护人员在接触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必须佩戴医用N95口罩,做好严格的隔离防护。因N95口罩密闭性能良好,紧贴面部,且医护人员佩戴时间一般较长,导致面部压力性损伤时有发生。为预防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特提出几种预防小技巧。本文中4种方法各有优势,其中赛肤润液体敷料成本虽高,但使用方法简单,对皮肤刺激性相对小,预防压力性损伤效果好,容易被一线医护人员所接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中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3月 ~2019年 1 月诊治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 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观察组利用关节镜开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为 93.1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低,为 70.45%,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促进韧带修复,缩短康复时间,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被蜂蜇伤后导致急性肾损伤经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措施,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护理经验。方法:针对被蜂蜇伤后导致急性肾损伤经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特点及护理要求,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护理措施。实施液体管理、预防出血、预防感染等有效护理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告知医生。结果:患者情况好转出院,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被蜂蜇伤后导致急性肾损伤经血液透析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实施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蜂蜇伤 急性肾损伤 血液透析 护理 个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腕关节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NMRI)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20.1-2021.1被我院收治,对其开展NMRI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腕关节损伤情况对比中,联合诊断(100.00%)检出率比NMRI与多层螺旋(70.00%、78.00%)高,P<0.05。结论 对腕关节损伤患者开展NMRI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价值更高,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运用与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 腕关节损伤 诊断价值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偏瘫后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集我院80例偏瘫后肩袖损伤患者,随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采取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冲击波治疗,将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与肩关节恢复情况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5.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检验结果呈现出P<0.05;在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对比并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肩关节恢复情况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与冲击波疗法进行对比,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保证肩关节的迅速恢复。

  • 标签: 超声引导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 偏瘫后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颅脑损伤诊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CT技术在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优化策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患者的创伤性,并加快诊断流程。文章分析了当前CT技术在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包括扫描参数优化、图像处理算法改进、以及临床应用流程优化等方面的策略,以期为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颅脑损伤 诊断 优化策略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 康复疗效。 方法 :将 60 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予针灸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且治疗组综合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针灸结合功能训练在小儿脑瘫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针灸 功能训练 小儿脑瘫 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