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接受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绞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40例被纳入对照组,接受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的被纳入观察组,对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心绞痛患者使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效果好,且保护患者心脏,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心绞痛 临床效果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对糖尿病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5 只,分别为:对照组,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组(DM+MCAO)和外泌体组(EX)。对照组进行尾静脉注射PBS处理;DM+MCAO组需先构建糖尿病模型和MCAO缺血2h再灌注模型,并尾静脉注射PBS;EX组即在构建DM和MCAO缺血2h再灌注模型后,并尾静脉注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在术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评估(5分法),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TTC染色实验评估各组脑梗死情况。结果 EX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较DM+MCAO组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外泌体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其术后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以此评判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以此评判两组患者护理安全性,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能提高术后满意率,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有效护理方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 保护动机理论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脾利湿解毒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阴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脾虚湿盛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阴道微生态环境、pH值以及Nugent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21/30)(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正常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pH值、Nugen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湿盛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通过健脾利湿解毒汤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环境,值得推广。

  • 标签: 健脾利湿解毒汤 脾虚湿盛型宫颈HR-HPV感染 临床疗效 阴道微环境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PPAR- γ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 (GMC),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 (第 1组、第 2组、第 3组 ), qRT- PCR法检测各组 24、 48hPPAR- γ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 24、 48hPPAR- γ蛋白活性的表达。结果 :(1)各组 24、 48hPPAR- γmRNA表达比较 :24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配伍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 PPAR- 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 (P< 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 PPAR- γmRNA表达最高 (P< 0.01)。 48h:与正常组比较除去第 1组未见明显差异 (P> 0.05),模型组及其余各用药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 PPAR- 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 (P< 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 PPAR- γmRNA表达最高 (P< 0.01)。正常组 24、 48h两时间点 PPAR- γmRNA表达未见显著差异 (P> 0.05),模型组及第 1、 2、 3组 48hPPAR- γmRNA表达显著高于 24hPPAR- γmRNA表达 (P< 0.01)。 (2)各组 24、 48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GMC细胞 24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模型对照组 PPAR- 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 PPAR- 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调高 PPAR- γ作用最显著。 GMC细胞 48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模型对照组 PPAR- 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 PPAR- 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调高 PPAR- γ作用最显著。结论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上调 PPAR- γ表达水平的作用来保护受损的 GMC,从而起到减缓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保护受损肾脏的作用。

  • 标签: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PPAR - 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3 月,抽取 84 例我院纳入的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 n=42 )和观察组( n=42 ),其中,对照组接受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接受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 2 组最终疗效。 结果: ( 1 )关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血脂水平( TC 、 TG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 P < 0.05 ;( 2 )关于血管内皮功能( ET-1 、 NO )、心肌细胞( sDR3 、 sDR4 )指标, 2 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显著优于对照组(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 ), P < 0.05 。 结论: 在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采取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药物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尤其表现在患者血压、血脂指标的改善和血管内皮功能、心肌细胞的保护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高血压伴高血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术中应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4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脑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B组康复锻炼依从率较A组高(P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术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