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管理干部是医院发展的骨干力量,其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开展干部绩效考核对干部队伍建设意义深远。文章通过对台州医院15年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的结果及指标分析,探讨考核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其质量这一课题进行重点阐述。

  • 标签: 管理干部 绩效考核 考核质量
  • 简介: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加强骨伤学科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师资队伍培养多元化,教学科研促进互动化,教学模式手段现代化,教材建设内容新颖化,实训实习项目多样化,实践教学过程规范化,促进了中医骨伤学科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中医骨伤 教学改革 内涵建设 总结
  • 简介:摘要等级医院评审时衡量医院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1]。在护理部的领导下,深入理解评审的指标,关注患者整体需求,关注护理服务质量及持续改进。建立、健全了急诊护理制度、专科护理常规、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护理流程。建立急诊科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团队,针对一级质量管理团队发现的护理问题不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急诊各项护理工作进入了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的衍射,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等级医院评审 急诊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索热敏灸对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和门诊符合相关研究条件的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即热敏灸措施干预组)与对照组各为35例。对治疗组予以进行4周时间的热敏灸治疗,在实施干预措施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调查问卷(SF-36)的形式调查评定两组病人此4周时间的身心健康状况、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抑郁症患者在系统热敏灸干预4周后其SCL-90、SDS、SF-36分值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其各项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热敏灸辅助并有效地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热敏灸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用药安全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的观察组和进行常规用药管理的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用药差错率和护理投诉率进行统计,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分析用药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采用常规用药管理的对照组,且用药差错率和护理投诉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血管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用药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6月间我院所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室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门诊生存质量结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慢性乙肝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PICC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昌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收治的100例肿瘤化疗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质控小组成立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时间,置管出血量明显降低,留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肿瘤科采取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安全性高、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 标签: 质控小组管理模式 肿瘤患者 PICC 护理质量
  • 简介:教学评价模式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的实施具有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针灸学教学模式,难以对动态的教学过程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将形成性成绩引入针灸学教学的评价体系,将考核的过程贯穿学习的始终,使教与学始终处于良性动态中,实现了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明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质量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针灸学 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