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第二届全国检验技能竞赛项目兰染色高职组选手总体操作规范,发挥稳定。个别参赛队估计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操作不规范。以下从评分标准的11个项目进行总结,通过总结使各位参赛队指导老师明确选手的扣分点,以此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 标签: 革兰染色 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品匀浆膳在临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7例应用成品匀浆膳营养支持的临床患者进行观察它们的症状、体征、营养检测生化指标。结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营养支持前后均无明显差异;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淋巴细胞总数、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营养支持后有升高趋势。与营养支持前比(P﹤0.05),个别病人出现的不适症状,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对消化功能正常的病人,使用成品匀浆膳进行营养支持,应用方便、卫生,并可以满足住院患者机体每日所需能量及营养素。

  • 标签: 成品匀浆膳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化院感控制管理方式应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成品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48例自2017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在PIVAS工作的调配人员,将其随机划分为院感组24例、传统组24例。传统组行传统方式管理,院感组行优化院感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成品输液质量的满意度和操作台的灭菌情况。结果院感组各方面的输液质量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且院感组操作台灭菌情况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化院感控制管理方式应用在PIVAS中能有效提升成品输液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静配中心 优化院感控制管理 成品输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优化院感控制管理方式应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对成品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 48例自 2017年 2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 PIVAS工作的调配人员,将其随机划分为院感组 24例、传统组 24例。传统组行传统方式管理,院感组行优化院感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成品输液质量的满意度和操作台的灭菌情况。 结果 院感组各方面的输液质量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且院感组操作台灭菌情况优于传统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化院感控制管理方式应用在 PIVAS中能有效提升成品输液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静配中心 优化院感控制管理 成品输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对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方法:比较我院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效果。随机抽取的1000份静脉药物调配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结果: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前500份静脉药物调配成品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实施后,P<0.05。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后静脉药物调配平均耗时明显少于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前,P<0.05。结论:静脉药物调配实施成品输液质量管理有利于提升静脉药物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静脉药物 调配技巧 成品输液质量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对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未实施成品输液质量管理阶段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实施成品输液质量管理阶段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成品问题发生情况和静脉药物调配平均耗时。结果:观察组成品问题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3.50%,P

  • 标签: 静脉药物 调配技巧 输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60例临床疗效,比较两种超声方法在诊断子宫腺肌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腹部超声以及阴道超声诊断,同时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经过病理所证实,其中28例合并子宫肌瘤,14例合并巧克力囊肿,18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共有40例,符合率达66.66%,漏诊患者共计4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者16例。通过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53例,符合率达88.33%,漏诊患者共计1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者6例。阴道超声在巧克力囊肿以及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方面的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推荐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首选阴道超声。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降生的60例兰球菌败血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IL-6、NK细胞和IgG、Hb、均高于对照组,CRP、PCT、sIL-2R、Cr、ALT、CD64+和IgM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新生儿兰阳性球菌败血症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利于降低并发症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肾功能情况和免疫功能。

  • 标签: 利奈唑胺 新生儿 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儿科住院患者中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性菌感染的病例。采用对比法,将60例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60例单纯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中,多数患者(75%)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和乏力。相比于对照组,在研究组中发生肺炎的比例显著增加(65%vs16.7%,P<0.001)。兰阳性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药物耐药性普遍存在,其中MRSA感染比例较高(40%)。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小于5岁、既往存在慢性肺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状况以及在季节流感高发期进行的住院治疗。结论:儿科住院患者中,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性菌感染更常见于男性且年龄小的患者,特点为高热、呼吸系统症状和易发生肺炎。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在流感高发季节、有慢性肺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中,应警惕流感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并针对兰阳性菌的多重耐药性进行合理抗菌治疗。

  • 标签: 流感病毒 革兰阳性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的实施路径及在PIV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PIVAS调配的输液量中选择500例为PC组,实施常规管理;另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PIVAS调配的输液量中选择500例为FX组,实施风险管理。分别统计两组静脉药物配置差错率、成品输液不良事件率,并调查临床科室医生对PIVAS工作质量的满意度。结果:FX组静脉药物配置差错率、成品输液不良事件率依次为0.8%、1.2%,均低于PC组的3.6%、5%(P<0.05)。FX组临床科室医生对PIVAS工作满意度为95%(19/20),高于PC组的75%(15/20)(P<0.05)。结论:于PIVAS管理中通过风险管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中心静脉药物配置工作质量,提高临床科室对PIVAS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风险管理 配置差错 成品输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