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通过对3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进行的正确、系统的护理,使手术成功率提高、风险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减少。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对神经性耳鸣的影响。方法神经性耳鸣92例(131耳)观察期间每天予药物治疗(扩血管,神经营养等),并予高压氧治疗(0.12MPa,稳压吸氧6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每周休息1天)。高压氧治疗次数4~50次,平均13次。结果92例(131耳)神经性耳鸣总有效率70%,经相关分析,病程与疗效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9301,P<0.05);经相关分析,疗程和疗效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338,P>0.05),无效者均为治疗疗程小于30天者。结论神经性耳鸣的治疗,应及早进行,应坚持30天以上的高压氧综合治疗。

  • 标签: 高压氧 神经性耳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整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接受高压氧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GCS分级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GCS分级评分比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比对照组GCS分级评分改善更明显。接受高压氧治疗越早,患者痊愈率越高,症状体征改善越明显。结论及早采取高压氧治疗能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治愈显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 标签: 高压氧 颅脑外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目前已成为全球常见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分为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本病以中年常见,男性高于女性,DU高于GU,两者之比约31。溃疡最终形成源于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致,主要致病因素是幽门杆菌(H.pylori)长期感染所致。我院对2006-2012年178例消化性溃疡(GU60例,DU118例)进行了幽门杆菌检测,GU60例中43例检测出幽门杆菌,占72%,DU118例中109例检测出幽门杆菌,占92%。充分证明幽门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也是引起胃肠疾病的头号杀手。高压氧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是指患者通过呼吸高压氧,使血浆中的溶解氧和组织中的氧分压得以提高,改善了全身尤其是胃肠局部的低(缺)氧状态,并对厌氧菌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由于高压氧能使胃肠环境压力增高,气体的吸收增强,大大减轻了对胃、肠壁的压迫,降低了胃、肠穿孔的发生;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使胃肠排空能力加速。2006-2012年在178例消化性溃疡中抽取60例进行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抽取40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60例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愈率为94%,40例常规药物治疗治愈率为62%,说明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高压双腔PICC管留置期间堵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针对发生的原因采取应对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4例留置耐高压双腔PICC管的病人的堵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堵管发生的原因,根据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84例双腔PICC置管病人有21例发生堵管,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导管复通,正常使用。结论根据堵管的发生原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堵管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堵管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脾切除术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01月~2012年07月我科为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断流脾切除术,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40例,无一例术后再次出血及褥疮发生和切口感染。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脾切除术术前保肝治疗和心理护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脾切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总结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治疗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入舱前、入舱后认真观察,入舱后加压、稳压、减压各阶段进行护理干预,并总结出更为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认真观察与科学的护理,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高压氧舱内安全、顺利的接受高压氧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时,认真观察患者病情与合理周到的护理,对患者的吸氧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高压氧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高压氧联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家属对治疗工作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研究组的患儿家属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分(92.09±2.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1±3.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儿肢体运动能力及大脑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脑瘫 运动疗法 高压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的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色B超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以及Qsv/Qpv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彩色B超可以检查患者的门静脉与脾静脉内径,检查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并计算出Qsv/Qpv值,从而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彩色B超 肝硬化 门脉高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面瘫临床分析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来我院治疗的外伤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0例患者使用针灸配合高压氧,其余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针灸结合高压氧治疗之后,实验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2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针灸结合高压氧对于预防和减少外伤性面瘫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的促进效果,符合当代医疗理念的要求。结论针灸结合高压氧对于外伤性面瘫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 标签: 针灸结合高压氧 外伤性面瘫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呼吸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高压氧舱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5%,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5.4%,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呼吸道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 高压氧舱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通过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15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高压造影剂注射实现CT增强扫描,依次按扫描前、中、后三阶段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案。结果152例患者中,148例获得质量较好的增强扫描图像,检查配合度98.03%,检查满意度91%,护理满意度97%。结论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检查部位及诊断要求等选用合适的高压注射法并分阶段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高压注射器 增强扫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施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本手术方式及其他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试图找出比较理想的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结果4例手术,1例术后2年发生消化道再出血,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2例分别随访3年、5年没发生再出血;1例失去随访。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研究更加确实有效地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出血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疗法用于婴幼儿脑瘫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瘫婴幼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2组功能区GMF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DQ评分、综合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Ⅳ、Ⅴ功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DQ、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婴幼儿脑瘫利于改善婴幼儿各项功能状况,综合疗效显著,临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婴幼儿脑瘫 临床疗效
  • 简介:高压氧治疗能改善组织缺氧,促进溃疡愈合,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新途径。由于高压氧对微循环、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液流变学等有明显的影响,可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神经病变的修复,因此一些临床医学家将高压氧治疗技术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压氧 糖尿病足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压氧应用于糖尿病足的临床意义和医学价值。方法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诊治的7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常规治疗实践于39例对照组,高压氧实践于39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率是79.49%。观察组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率是97.44%。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有很大的差异(P<0.0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后,复发率有10.25%。观察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后,没有患者出现复发的迹象。对照组的复发情况相对于观察组较严重。两组的糖尿病足患者的复发情况有很大的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应用于糖尿病足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和医学价值,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高压氧 临床价值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痛发作期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作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和未用高压氧治疗的头痛发作期患者各50例,其中高压氧治疗组为观察组,未用高压氧常规疗法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头痛病情均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头痛发作治疗效果显著,在护理工作中要良好关注其效果。

  • 标签: 头痛发作期 高压氧 临床护理 思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