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改良术与传统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等方面的比较。方法将90例有剖宫产指针的孕妇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胶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均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术后均用抗菌药预防感染。观察记录两组在剖宫产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 腹式纵切口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锡林浩特1960-2009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特点进行分析,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锡林浩特市历史传染病疫情资料,对1960~2009年以来乙类传染病报告数据,应用流行病方法整理统计。结果五十年来共报告发生乙类传染病20种,2009年以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2010年是近五年来最低水平,随着年代不同,病种顺序排位也发生着变化。结论病毒性肝炎、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及性传播疾病仍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 动态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MR和CT动态扫描小肝癌(SHCC)强化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MR和CT动态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法下小肝癌强化特征。结果98例患者中发现病灶140个,MR和CT动脉期分别发现127个病灶和90个病灶有明显强化,两种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CC在MR和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中的典型表现为高-低-低信号、高-等-低信号;不典型表现为高-高-高信号、高-等-等信号、低-低低信号,两种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和CT动态扫描均可显示小肝癌强化特征,但是MR动脉扫描期可充分反应SHCC的富血供特点,临床在定性诊断时可结合SE序列上的信号特征,MR扫描更由于CT扫描。

  • 标签: MR CT 动态扫描 小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运动平板及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冠心病患者102例,61例入选病例均经冠心造影术确诊,经患者许可,分别给予102例运动平板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冠心病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板运动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3%,特异性为82.0%,准确性为84.5%;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2.5%,特异性为85.4%,准确性为78.6%,比较两组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运动平板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价值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1970~1999年中山市皮肤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及趋势,为中山市皮肤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市1970~1999年肿瘤登记资料中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发病粗率、中国与世界标化发病率、发病趋势等指标的分析.结果1970~1999年中山市皮肤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共600例,总发病粗率为1.85/10万,中国与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51/10万、2.02/10万;1970~1999年男、女世界标化年发病率分别为0.73/10万~4.22/10万、0.49/10万~4.17/10万之间;病理类型以基底细胞癌最常见(占42.3%),其次为鳞状细胞癌(占30.5%).结论中山市皮肤恶性肿瘤总的发病率相对稳定,但仍应加强皮肤癌的防治.

  • 标签: 皮肤恶性肿瘤 标化 发病率 中山市 发病动态 常见
  • 简介:尘肺病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病。机械系统的铸造行业尘肺病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铸造工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分析研究铸钢车间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探讨尘肺发生发展的动态规律,评价30年来综合防尘措施的效果,预测尘肺发展趋势,制定控制和管理对策,现将某厂铸钢车间87—96年粉尘危害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及保护措施该车间是1960年建成投产的,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厂房高18.2米,有三吨和五吨

  • 标签: 铸钢车间 粉尘危害 粉尘浓度 观察与分析 作业场所 矽肺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和分析世博工程建设对蚊虫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2007年和2008年的3-11月间开展每旬一次的CO2诱捕法成蚊监测。结果2007年和2008年蚊虫的密度高峰均为7月和10月;2008年监测到的淡色库蚊数量较2007年下降了54.5%,构成降至43.5%;白纹伊蚊的数量上升了47.3%,构成比上升至54.5%;三带喙库蚊2008年比2007年上升了400%;2008年蚊虫消长最高峰值明显低于2007年,仅为2007年峰值的2/3。结论工程建设的开展和环境的改变未影响该区域蚊虫的种群构成,但3种蚊虫的数量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蚊虫密度的高峰期没有影响,蚊虫的平均密度和消长变化的最高峰值受到了影响。

  • 标签: 监测 CO2诱捕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90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最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共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1025阵次,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最高,发生592阵次,占57.8%。伴典型心绞痛者7例,占7.8%;伴心悸症状不典型者14例,占15.6%;无其他任何症状者69例,占76.7%。90例患者中平均心率67次/min,ST段压低时平均心率94次/min。ST段下移压低幅度为0.1-0.4mV,有2例最深达0.5-0.6mV。结论SMI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动态心电图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 标签: SMI 动态心电图 ST段 心律失常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我国城市人群死因顺位也发生了变化.长期连续的人口死亡资料分析,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及综合服务的动态状况真实反映.死亡原因的综合分析,不仅是对疾病控制和监测工作,而且是对卫生科研等领域的工作,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能为各级政府部门制订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确定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提供重要依据.徐家汇社区处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近10万人.为了解该社区居民死亡情况及变动趋势,我们对徐家汇社区1995年~2004年的生命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 标签: 社区居民 动态分析 徐家汇 上海市 死亡谱 卫生事业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脉压监测对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10例患者予以动态脉压监测,其中,动态脉压<60mmhg的为A组,≥60mmhg的为B组,应用24小时心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观察脉压和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性。结果从本次的一般情况看,两组患者在年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A组的动图脉压为(54±6.8)mmHg,B组为(74±11.2)mmHg,两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LVEDD、LVEF、SV、CO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在LVST、PWT、LVM、LVMI、CI、EPFV、A\E、APEV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图脉压高的较低者更容易造成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衰退。

  • 标签: 动态脉压 高龄高血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隐匿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96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及24h动态心电图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6例中共检出心肌缺血908阵次,其中隐匿性发作768阵次(84.58%),有症状发作140阵次(15.41%),隐匿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P<0.05);隐匿性发病高峰在上午06-12点,00-06点最少。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和评估糖尿病患者隐匿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为糖尿病患者及早发现心肌缺血,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防止急性心梗及猝死的发生具有特殊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糖尿病 隐匿性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结果,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50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连续24小时内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患者的SDNN、RMSSD、SDANN等HRV时域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冠心病患者的HF与LF等频域观察指标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健康人之间差异较大,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观察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军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与常规心电图检测,再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检测方法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经动态心电图检测显著高于经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良好,具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心率失常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口岸鼠密度变化的动态模拟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分析预测效果。方法监测鼠密度,分析鼠密度与气象因子相关性,运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气象因子对鼠密度的影响,建立鼠密度变化的动态模拟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建立的模型的训练准确率为91.34%,检验准确率为91.17%,测试准确率为89.03%,平均准确率为90.51%。模型认为自变量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月均最低气温、月均相对湿度、日照、降水量。结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技术能够较好地应用到鼠密度动态预测工作中,为口岸鼠类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鼠密度 气象因素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动态脑电监测结果,研究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5例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将其24h动态脑电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脑电异常24例,其中痫样放电8例。结论对于突发短暂意识障碍就诊患者,动态脑电监测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意识障碍 动态脑电图 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86例ATCI患者发病后72h内、第1个月、第6个月的CRP浓度,分别记为CRP1、CRP2、CRP3。追踪随访12个月后将其中19例复发脑梗死患者作为复发组,并将67例未复发患者中随机抽出30例作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间CRP水平。结果ATCI复发患者3个时期的CRP浓度分别为(21,25±5.08)mg/L,(16.53±3,12)mg/L.(16.07±3.78)mg/L;未复发患者3个时期CRP浓度分别为(11,94±3.04)mg/L,(8,64±2.13)mg/L,(8,78±2.0)mg/L。两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动态检测C反应蛋白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复发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武汉市某中学教师健康状况动态比较分析,为教师群体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武汉市某中学在职及退休教师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72名及2016年176名教师的健康体检结果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三组人群主要检出疾病为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和脂肪肝。2016年与2015年相比,青年人组和中年人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处于增高趋势,老年人组中男女组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总的检出率仍然呈现升高趋势;女教师在青年人组与中年人组中脂肪肝检出率有所上升,而老年人组中有所下降,但检出率呈增高趋势,总体男教师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各年龄阶层、不同性别的检出率变化趋势不一致。结论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群体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管理以防治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教师 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