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人工道护理与肺部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人工道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预防。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发率及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对于肺部感染的相关知识以及专业的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较好,对医院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而对照组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一般。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护理病发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道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工气道护理 肺部感染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重症患者人工道吸痰的护理体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建立人工道的重症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50例建立人工道的重症患者通过一系列吸痰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显著的好转,没有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相继出院。结论在建立人工道的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其吸痰护理工作很重要,要综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做好吸痰前的相关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做好吸痰后的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切实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重症患者 人工气道 吸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取升壮阳的方法来对小儿遗尿症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40名6~15岁小儿遗尿症患儿,这40名小儿都采取升壮阳法。结果对患儿的唤醒阀及其膀胱容量等做好观察工作,总有效率87.8%;唤醒阀皆100%属于正常现象;40名患儿的膀胱容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有82%能够达到正常儿童标准水平,全部患儿在通过治疗前后的膀胱容量都有所提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参考证候积分疗效标准,其中好转的有3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87.9%。结论本篇文章主要从唤醒阀、膀胱容量等内容,通过采取中药的形式来对小儿遗尿症患者所起到的作用,显示升壮阳法对唤醒阀出现问题的患儿起到了提高唤醒阀的作用,并且膀胱不足的患儿也有着明显的提高膀胱容量的效果,该方法对治疗小儿遗尿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升气壮阳法 下元虚寒 小儿遗尿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建立人工道后的患者道湿化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管内滴入法与传统注射器间歇气管内滴入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将79例均有建立人工道的病人分成两组,选择同样的湿化液(0.45%的盐水)。实验组4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管内滴入,对照组39例用传统注射器间歇气管内滴入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稀释痰液、发生刺激性咳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痰痂形成、道出血方面差异亦有显著(P<0.05),而在肺部感染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立人工道后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湿化液持续道内滴入湿化呼吸道,能有效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排出且很少引起刺激性咳嗽,减少痰痂形成,减少道出血,避免了频繁吸痰造成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并降低了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微量注射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 简介:目的研究利用中心负压持续吸引,制作真空瓶,应用于胸膜腔穿刺抽液()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我们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改良胸膜腔穿刺术161例与与传统胸膜腔穿刺术153例在效果、成功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改良胸膜腔穿刺技术便于操作,明显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胸穿并发症。结论利用中心负压持续吸引,制作真空瓶,应用于胸膜腔穿刺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胸膜腔穿刺术,是一种适宜在临床推广的好方法。

  • 标签: 胸腔穿刺术 胸腔积液 气胸 中心负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排痰效果的观察,探讨最有效的排痰护理措施。方法将ICU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正确评估患者情况、适量道湿化、加强胸部物理治疗等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定时定量道湿化,定时翻身、人工叩背、鼓励咳嗽或吸痰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排痰有效率分别是91.38%、75.86%(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危重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护呼吸功能有重大的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气道通畅 有效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人工通湿化不同方法的效果,探究雾化吸入在人工道中应用效果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证道的通畅,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将20例危重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将湿化液加温加湿,通过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间断气道湿化。结果观察组发生刺激性咳嗽,痰液粘稠度,导致堵塞者,肺部感染机会、缺氧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雾化吸入,结合规范护理流程,熟练掌握人工道管理方法,更有利于达到道湿化效果。

  • 标签: 危重病人 人工气道 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使用麻醉术时,对困难道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麻醉科实施的66例麻醉困难道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麻醉术中困难道的判断和处理方法要点。结果对在麻醉术前检查出困难道的44例患者,因准备工作充分顺利建立气管插管,有22例患者在实施麻醉术中出现困难道,其中有21例患者经及时调整和多次插管取得成功,有1例患者在反复插管过程中,因缺氧导致心脏骤停而死亡。结论在进行麻醉术前要检查患者的道结构,看有无异常,并询问相关病史,做出综合评估,在术前及时发现困难道,并做好充分的技术器械、医护人员准备工作;对麻醉期间发现的困难道,应根据病情再行插管或采用面罩通气后,再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通气,以减少麻醉引起的意外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医学 麻醉 困难气道 判断与处理
  • 简介:摘要人工道的建立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人工道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道的护理质量,良好的道湿化是保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儿童是肺炎高发群体,一些患儿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发展为重症肺炎,对呼吸系统的损害非常严重,使其会伴有明显气喘、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并有发展为呼吸衰竭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关注度高,可采取针对性的道护理,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基于此,在本文中便重点探析了对小儿重症肺炎的道护理。

  • 标签: 小儿 重症肺炎 气道护理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分析相色谱法在检测血液中乙醇含量时具体的操作流程。方法: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代替顶空进样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并且选择适量样品放置在顶空瓶中,将温度设置为80℃进行恒温水浴,水浴时间控制在15分钟,然后取液体上部气体两毫升进行相色谱检测分析和测定。结果:在选择的血液样本中分别加入不同标准的乙醇样品,然后完成加标回收测定操作,并且要保证其回收率以及回收率的标准偏差等均在指定范围内。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流程得出的实验探究结果准确性相对较高,并且相关检测结果存在的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此种检测流程的方法简单可靠,对于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来说,适用性较强。

  • 标签: 气相色谱检测 血液 乙醇含量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EV)感染与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结膜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多种人体感染性疾病有关。人是 EV的自然宿主﹐ EV传播后主要通过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机体并增殖,而机体对 EV感染后的抗病毒免疫应答通常依赖于对病原体的早期识别。天然免疫是抵御外来危险物质的第一道防线,但肠道病毒也已经进化出各种策略来逃逸宿主固有免疫应答,以促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由此,本文旨在对宿主天然免疫系统与 EV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一个综述,并重点讨论 EV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反应的策略。

  • 标签: 肠道病毒 天然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免疫逃逸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陈天然对慢性盆腔炎从寒、湿、於论治的经验。方法搜集文献资料,总结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以及陈天然老师对于慢性盆腔炎在疾病不同时期的诊疗特色赫和使用方剂,对1例典型病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慢性盆腔炎湿为主因,病势缠绵;湿从寒化,寒阻湿滞胞络;瘀从内生,寒湿瘀互结冲任;精血亏虚贯穿疾病始末。疾病初期治疗重在散寒除湿,中期重在行气活血;疾程转归重在补虚扶正。1例患者使用陈老自拟的“金苍香苏饮”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复查B超,双侧附件包块明显缩小。结论陈天然主任医师认为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理因素为寒、湿、瘀,在临证中强调散寒祛湿,温经活血之法,以桃红四物汤及自拟方金苍香苏饮加减治疗,同时注重补虚扶正,临床疗效颇佳,值得学习。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金苍香苏饮 桃红四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