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感时染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意义。方法检测144例小儿急性呼吸感染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C-RP含量为92.34±48.56mg/L,病毒感染组为6.78±2.39mg/L,P<0.001;C-RP阳性率93.67%。白细胞计数阳性率69.62%,P<0.05。治疗后C-RP为7.44±2.12mg/L。结论C-RP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感染病原体的鉴别和疗效观察具有较高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小儿 急性呼吸道感染 价值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71-01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消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再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护理后的消化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治疗期间,给予中医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消化反应

  • 标签: 中医 护理 化疗 消化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藏药仁青常觉治疗化疗后消化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手术后化疗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肌注胃复安,治疗组给予仁青常觉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仁青常觉对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有效率87.30%,胃复安的有效率为65.11%,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仁青常觉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

  • 标签: 仁青常觉 胃复安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接受化疗的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反应,运用中医理论联合中成药胃苏颗粒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间于本院接受化疗并均于化疗后出现消化 不良反应情况的患者100例,数字编序并用计算机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与联合胃苏颗粒用药干预组,各组50例,对两组常规化疗后出现的消化反应进行常规干预和联合用药干预。通过两种干预用药方案后患者病情观察,以探讨总结联合中成药对化疗患者消化反应的干预价值。结果:经不同方法用药后患者消化 不良反应改善总有效率与常规干预组患者存在差异,数据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统计学 意义(P

  • 标签: 胃苏颗粒 消化道反应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支镜球囊扩张术治疗儿童狭窄的疗效与护理配合。方法对我科73例气管支气管狭窄病例,经临床肺功能评价后,在支气管镜下用球囊进行扩张术。结果本组73例患儿球扩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患儿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都得到缓解,所有患儿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纤支镜球囊扩张术对患儿开放,改善肺功能是较好的介入治疗手段。

  • 标签: 儿童 球囊扩张术 气道狭窄 支气管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紧急开放应用的疗效情况。方法对23例ICU需紧急开放病人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操作时间为2.5~10min,平均(3.9-6.7)min,22例成功,1例术中置管困难改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1例术后创口有较多渗血,经适当缝合后无渗血,1例发生颈胸部皮下气肿,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好转;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安全、速度快、创伤小的优点,能及时、有效、可靠地开放气,可提高需紧急开放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可在ICU紧急开放时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紧急气道开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有人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各项护理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人工的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能够较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械通气效果,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人工气道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新生儿肺炎的患者,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经过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比较。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者经过NCPAP治疗后的病程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实验组使用机械通气的比例(10.0%)明显小于对照组(40.0%),<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并且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安全有效,在纠正新生儿肺炎缺氧状况、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住院病程方面优于常规鼻导管或头罩吸氧。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安全有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更为理想的湿化方法,有效地控制相应的并发症。方法将58例气管插管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对照组采用间隙注入方法湿化,观察两组方法所致的刺激咳嗽、痰痂形成、道出血、湿化液过量等现象。结果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方法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间隙注入方法(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方法明显降低了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气管插管患者湿化更安全、有效的湿化途径。

  • 标签: 气管插管 气道湿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支原体感染后炎症中的抗炎作用。方法选择8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及免疫学指标改善的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后的炎症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炎症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阿奇霉素 支原体感染 气道炎症 抗炎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8例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湿化法,1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湿化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降低刺激咳嗽、痰栓、痰痂、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提高湿化效果,并能减少呼吸相关并发症,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患者 气道湿化 微量注射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50例采取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50例患者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分析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的血氧饱和度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后的第1天和第7天血氧饱和度在95%的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平均时间为(10.25±1.32)d,平均住院时间为(12.25±1.68)d,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平均时间为(16.85±2.25)d,平均住院时间(18.58±2.16)d,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发现,采取气管切开手术的重颅脑损伤患者要降低出现梗阻的情况,要选择合适的气管切开套管,术后采取正确手段进行湿化,选择合适的实际进行吸痰,管道固定到位,正确管理气囊等。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气管切开术 气道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痰结合体位引流在护理慢阻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临床86例慢阻肺病人气排痰及体位引流的护理措施。结果83例慢阻肺病人经过规范的排痰及体位引流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正确的排痰结合体位引流能帮助病人清除积痰,控制感染,提高疗效。

  • 标签: 气道排痰 体位引流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r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具有潜在致死危险的复杂疾病。本研究的目的利用核磁共振(magneiticresonanceimagingMRI)手段,观察正常人群戴入下颌前伸式矫治器(mandibularadvacecmentdevices,MADs)后,上及周围软组织形态结构影像学变化,探讨下颌前神式矫治器在OSAHS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进一步了解OSAHS病因机制及对其阻塞部位定位诊断和制定适合OSAHS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年轻医护人员30名(男、女各15例),年龄范围20-25岁,平均年龄22.5±1.74岁。磁共振扫描戴用下颌前伸式矫治器前后上及其周围结构测量数据各段内截面积(包括最小截面积、平均截面积);矢向位像获取软腭厚度、软腭长度及软腭最大截面积,舌体高度、舌体长度及舌体最大截面积;累计计算咽腔各段的体积、咽腔总体积。所有测量数据用SPSS10.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戴入矫治器后无鼾正常合年轻人鼻咽平均截面积、腭咽平均截面积、舌咽体积平均截面积、喉咽平均截面积带入矫治器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体积、腭咽体积、舌咽体积、喉咽体积戴入矫治器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腭咽、喉咽的最小截面积戴入矫治器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咽的最小截面积戴入矫治器后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软腭、舌体面积、舌体长度、舌体高度戴入矫治器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矫治器能稳定的使下颌及舌体前移,增加口咽腔、下咽腔的空间;舌体前移组织舌根后坠,软腭失去舌对其向后的压力也发生前移,从而有效地开放气,解除上的阻塞。2.矫治器影响上主要改变大小和气形状两个途径,使上鼻咽部、腭咽部、喉咽部的平均截面积、最小截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舌咽部平均截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增加上各段宽度,改变周围软组织的形态,3.矫治器戴入后使软腭最大面积、软腭厚度及软腭长度、舌体长度、舌体厚度、舌体最大面积减小,舌体更直立,软腭前移。4.本研究结果提示下颌前伸式矫治器是治疗OSAHS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上气道 下颌前伸式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鼾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有氧面罩,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吸氧,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状况的回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从而综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恢复的更快,总体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患者,在早期采取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以使临床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有所缩短,治疗效果更显著。

  • 标签: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 重症肺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