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阴平单音节句为研究对象,通过声学实验和感知实验考察陈述语调和疑问语调对声调的影响。共有8位普通话发音人和15位听辨人参加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声调负载语调后,时长显著缩短——约为常态时的2/3;(2)相对于陈述语调及声调的音高常态,疑问语调的音阶增加须在4st以上或在斜率上高于11.2st/s;(3)阴平单音节句在斜率方面呈现出陈述-疑问语调的范畴化感知特性,这些发现对汉语语调教学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语调 声调 阈值门限: 范畴感知
  • 简介:文章主要基于构式语法的原理,在考察汉语构式"A死我了"和"把我A死了"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炼两种构式的构式义,分析它们和相关构式的承继关系。文章还讨论了句式和构式的区分以及句式研究和构式研究对变换分析的不同认识。文章认为在语法研究中,应明确构式研究和句式研究在理念和方法的差异,遵循各自的内在逻辑和方法论原则,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 标签: “A死我了” “把我A死了” 构式 承继 句式 变换
  • 简介:文章综合使用量化和质性两种方法对影响日本汉语继承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家庭和动机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在日本华裔家庭中,祖父母对第二代继承语学习者的语言保持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对语言的态度和语言水平直接影响日本华裔家庭的语言选择和使用。对于继承语学习者来说,职业发展和交流动机是他们汉语学习的主要动机,自我提升和情感动机为一般动机,外在动机为次要动机。另外,与非继承语学习者进行对比发现,外在动机是他们两者显著差异所在。相对于非继承语学习者来说,汉语继承语学习者外在动机更强,而他们的外在动机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家庭。

  • 标签: 日本 继承语 汉语学习 家庭 动机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物质生活的极大进步并没有带动精神生活的极大进步。信仰缺失、个人利益至上、价值观错位等问题依然存在于众多国人身上,严重阻碍了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进程。为此,找到适合的方法策略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尤为重要。红色家风家训作为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于日常生活与革命建设中培育而成的家庭风尚,能够较好地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同时还能有效地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及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以红色家风家训为研究对象,探究新时期下红色家风家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动作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挥红色家风家训文化的实际效用。

  • 标签: 红色家风家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动作用
  • 简介:对外汉语教材中语音内容的编写,直接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汉语国际传播的大发展。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印尼国内汉语教材中的语音编写情况。结果显示:语音教学的时间安排过短;语音项目的选取不够科学;语音教学内容的讲解亟需改进;配套录音、录像和网站资料严重缺乏;语音练习设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亟待提高。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汉语二语教材 语音编写 问题 对策
  • 简介:城镇化进程中,日益壮大的农民工队伍早已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相比之下,学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特别是从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成果太少。作为最早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语言的专著,付义荣教授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使用与社会认同》以其难能可贵的"实"的主要特点为农民工相关研究、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注入一股清流。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新生代农民工 语言使用 社会认同
  • 简介:我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人民群众用灵活多样的口头创造能力创造出无数经典作品,并滋润着民众的精神生活。以卫拉特蒙古人的《江格尔》为例,其活态传承、表演逐渐已趋于衰微。史诗《江格尔》的传承、保护和研究任务迫切,更重要的是这一民间文学经典如何在现代化社会中继续延续它的生命,继续发挥它的文化价值和作用,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从史诗的文本、语境、表演等方面浅谈个人观点和思考,供大家讨论。

  • 标签: 史诗 文本 语境 表演 保护与传承
  • 简介:'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除了国足没来,剩下的都来了。'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中国品牌异军突起,与国外品牌共赴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本文选取30则中外广告语进行对比研究,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的两大维度: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力距离为理论框架,采用数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及其成因,在霍夫斯泰德的结论的基础上得出具有世界杯特色的研究结果。

  • 标签: 文化维度理论 俄罗斯世界杯 广告语 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