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剖析时下风行于美欧等西方国家“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说,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依托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以“3D”打印为代表快速成型技术等“技术簇群”支持,并使之综合应用于制造业,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进而引起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如同历史上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将引起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重大变迁。如果欧美日等率先掌握并垄断“第三次工业革命”“秘诀”,将不可免引起制造业从新兴国家和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回流”西方,给危机中西方经济、政治体制注入一剂“强心针”,并有可能重新逆转国际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现有变化趋势,打断世界历史“西降东升”进程,进而对中国崛起进程以及中国国家安全产生巨大冲击。

  • 标签: “第三次工业革命” 制造业数字化 “3D”打印 国际格局 中国崛起
  • 简介: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关系发展,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越来越成为两国关系中一个突出问题。俄地缘教训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状况,远东人口形势严峻,及中俄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都是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产生根源。

  • 标签: 地缘政治 中国威胁论
  • 简介:1998年世界政治安全形势主要特点是:在多极化进程中,大国关系调整进一步深化;大国力量对比不平衡日益明显;地区冲突总数较之往年有所下降,但新发生地区冲突明显增多。在大国关系调整及大国力量对比中,中国处于较主动和较有利地位。1998年,中国安全环境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 标签: 世界政治 安全形势回顾 政治安全形势
  • 简介:电视传媒是世界全球化实现载体之一,同时全球化现象也对电视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今天电视媒体不仅具有全球特点,还体现出区域、民族及地域特征。由于俄罗斯电视媒体是在苏联电视事业基础上发展、变革并逐渐走向世界,所以其大国民族更是与全球博弈交织,相伴而行。俄电视媒体发展变迁过程,展现了全球与民族内在逻辑联系。

  • 标签: 俄罗斯 电视媒体 全球性 民族性
  • 简介:90年代亚太地区政治力量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大国集中;二是中小国家联合。世界上最有影响7个大国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它们是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这4个大国加上东盟构成当今亚太地区5大政治力量。它们对外战略和政策及其相互关系都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亚太地区局势发展和新格局形成

  • 标签: 90年代 亚太地区 力量对比 大国集中 小国联合 三角关系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和建设使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东南亚华人政治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也给东南亚华人提出了一些新课题.

  • 标签: 自由贸易区 华人 政治
  • 简介:"9.11"事件后,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中国南亚学会,于2002年5月21日至24日在湖南长沙,联合召开了"9.1事件后南亚政治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联部、中国对外友好联络会、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经济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70多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9.11事件” 南亚 政治制度 经济形势 克什米尔 安全生产
  • 简介:<正>引言马来西亚拥有两部分地区:1)马来半岛(从克拉地峡延伸到柔佛海峡)上西马来西亚(下简称西马——译者);2)婆罗洲岛西北沿海地区(沙巴和沙捞越)。根据一九七五年的人口普查,马来西亚总人口(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沙巴和沙捞

  • 标签: 教育 人口普查 沿海地区 马来人 沙捞越 地峡
  • 简介:对战争与和平关注主导着今天国际关系研究.我们接受传统教育告诉我们,历史上许多国家间战争都是由不可避免因素所造成:如国家实力发展不平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旧国际体系对新崛起国家制约、国家利益冲突以及帝国主义扩张本性等等.

  • 标签: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书评 战争 和平 国家决策者 地缘政治
  • 简介:国际政治学贴近现实政治,必须服务于现实国际政治斗争。中国政治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者们在某些问题上看法齐一。一切正确知识都必然包含着某种预见性。对于重大事态、重大问题阶段变化,国际政治学者须凭借正确历史观,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真正动力,独自做出判断,提出具有前瞻观点。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里,把“中国和美国”这个题目弄清,应是中国国际政治学者主要使命之一。作为知识生产机构智库远景无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时代自身会塑造出满足其需要知识人才。

  • 标签: 国际政治学 研究方法 时代特征 美国 中国
  • 简介:<正>1982年3月29日至31日,印度著名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国防研究与分析所和印度国际中心,在新德里联合主办了“印度安全战略讨论会”。与会者是印度“脑库”中之要员,有议员、理论家、记者、在职及退休文武官员共约60人。会议宗旨是根据近年来国际环境变化,“研讨印度安全概念和安全组织,外部威胁,以及印度应采取对策”。印度外交部为会议提供了素材和提供了建议,讨论情况“不向报界公布”。

  • 标签: 印度洋 战略考虑 战略环境 遏制中国 安全组织 尼赫鲁
  • 简介:土耳其自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政治与外交逐步形成中等强国色彩战略。土耳其具有实现中等强国现实基础:地理位置独特,拥有重要地缘政治优势;综合国力渐趋雄厚;东西文明兼容,教俗结合,既为西方价值观认可,又对动荡中阿拉伯国家具有吸引力。然而,土耳其实现中等强国道路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加入欧盟前蓄黯淡,影响国家外交与发展战略实施;民族结构限制国家外交独立行动;国内政治体制纠结影响国家形象。

  • 标签: 土耳其 中等强国 地缘政治 外交战略 中东
  • 简介:一、中巴友谊建立在双方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向前发展。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交。建交之初,中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从50年代末开始,外部环境变化使中巴关系发生了历史转变。共同战略利益使两国由普通邻居变成了唇

  • 标签: 中国 巴基斯坦 友好合作 战略协作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经贸合作
  • 简介: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伊斯兰教国家之一,伊斯兰教国议题成为执政党巫统和反对党伊斯兰党争取马来选民支持、寻求政治合法和打击对手重要手段之一.华人政党也加入伊斯兰教国争论,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政体、民主、种族平等和多元宗教等大问题.在马来西亚政党架构、政党斗争、多元宗教和多元种族特定条件下,伊斯兰教国议题成为近年马来西亚伊斯兰教政治集中体现.

  • 标签: 伊斯兰教国 巫统 伊斯兰党 马来西亚
  • 简介:1.在经济危机袭击下希思政府下台提前了十六个月英国大选,即将在二月二十八日举行了。这次大选,是在英国国内财政经济困难日益严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情况下举行,所以,英国有些报

  • 标签: 增加工资 人民群众 示威游行 四年 火车司机 一九
  • 简介:系统研究深入领会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柳瑟青三、关于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政策一邓小平同志坚持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战略方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同所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近邻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现在属于第三世界,将...

  • 标签: 邓小平外交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同志 中美关系 系统研究 第三世界国家
  • 简介:本文以具体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情报意识现状、情报意识薄弱原因,以及加强大学生情报意识教育必要,提出了文献课应从三方面进行大学生情报意识教育与培养:1.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2.实施案例教学法;3.加强信息跟踪练习。

  • 标签: 情报意识 大学生 情报教育 案例教学法 文献检索课 文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