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占婆是由越南中部沿海地区一系列河流流域政体组成政权,每一个流域政体有政治中心、沿海港口和宗教中心3个政权支柱。这些政权以沿海港口为对外交流中心,经济上严重依赖对外贸易。晚期占婆在越南侵略下,失去了沿海港口和对外贸易自主权,经济上转向了农业为主,文化上也发生了较大转变。

  • 标签: 晚期占婆 政治模式 “河流流域脉络” 体制 港口
  • 简介:始于2011年初中东北非政治动荡是一场阿拉伯群众反抗运动,个人、社会能量由此得到一定程度释放,中东国家内政外交因之而改变。中东政治从此进入一个新时期,由僵化、停滞、稳定时期进入充满活力、动荡、冲突阶段。这既是一扇希望之窗,也是一条荆棘之路,可以称之为“创造破坏”。中国对中东政策面临新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讨论。

  • 标签: 中东政治 美国外交 中国外交
  • 简介:中东地处重要地缘和能源战略要地,一直是世界主要力量博弈重点地区。2010年年底源起于突尼斯政治、社会动荡席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使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发生显著变化,对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中东未来地区形势,包括巴以和平进程和伊朗核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中东 大变局 地缘政治 博弈
  • 简介:未来5-10年,中国将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周边大亚太地区则将成长为全球地缘政治中心区,这两个“成长”已经引起亚太地缘政治格局激烈、复杂调整。今后一个时期,大亚太地区将出现两种截然对立地缘政治“范式”之争,相关各国将不得不在两种对立范式之间进行艰难选择,其中第一种范式是“零和范式”,即亚太各主要力量围绕中美划线,形成集团对抗;第二种范式是和平合作范式,即亚太各国以和平合作为手段化解相互间分歧、冲突,亚太一体化进程不断取得进展。这两种截然对立地缘政治范式及相关各国地缘政治选择,必然要对中国地缘战略环境及战略选择产生不同影响。中国亚太地缘战略应力避第一种范式,力争第二种范式,并应积极引导亚太相关力量进行类似的选择。

  • 标签: 地缘政治 亚太格局 范式 战略选择
  • 简介:土耳其自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政治与外交逐步形成中等强国色彩战略。土耳其具有实现中等强国现实基础:地理位置独特,拥有重要地缘政治优势;综合国力渐趋雄厚;东西文明兼容,教俗结合,既为西方价值观认可,又对动荡中阿拉伯国家具有吸引力。然而,土耳其实现中等强国道路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加入欧盟前蓄黯淡,影响国家外交与发展战略实施;民族结构限制国家外交独立行动;国内政治体制纠结影响国家形象。

  • 标签: 土耳其 中等强国 地缘政治 外交战略 中东
  • 简介: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双方领导人共同确定两国国民交流友好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年份,回顾中H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历程,分析近年来两国关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对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友好关系 国民感情 中日两国 健康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互信
  • 简介:伊朗核计划不断推进使以色列生存危机感日益增大,主战派在以色列决策层日渐占据上风。出于多种因素考虑,以色列不会把自己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如果政治解决伊核问题努力彻底失败,以色列很可能在2012年秋季单独对伊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

  • 标签: 以色列 伊朗核问题 军事打击
  • 简介:思想库在美国决策体制中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美国思想库之一“新美国世纪计划”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中所起作用就是例证。该思想库于1997年成立伊始,就极力倡导新里根主义外交政策,主张美国霸权与扩张;小布什时期新保守主义占据美国政府主导地位,“新美国世纪计划”鼓吹对伊拉克实施政权更迭,加之“9·11”事件,导致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美国又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推行所谓“自由民主”中东。虽然,“新美国世纪计划”鼓吹发动战争,但战争后果就难如他们所愿了。

  • 标签: 美国思想库 美国外交决策 “新美国世纪计划”伊拉克战争
  • 简介: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之后,东盟对缅甸采取了“建设接触”政策,主要采取劝说、鼓励以及有限施压方式。推动缅甸问题解决。受东盟自身制度、结构制约,“建设接触”政策未能取得立竿见影效果。但缅甸新政府上台后启动民主化改革表明,东盟及其一些国家长期对缅甸实行接触、引导和鼓励对缅甸政策变化起到潜移默化影响。

  • 标签: 东盟、缅甸、“建设性接触”
  • 简介:印度1947年独立后,以继承英国特权为由积极干涉西藏事务,直到1954年《藏印交通和通商协定》签订,它才正式承认中国对西藏主权。本文在厘清1947-1954年印度对藏政策变化脉络基础上,探究其政策"两面表现和深层原因。文章认为印度政府从中印关系前提出发对"西藏问题"持谨慎态度,但它最后承诺放弃在藏"特权",却依然坚持以西藏牵制中国战略思想。这一时期印度对藏政策奠定了后来它对"西藏问题"认知基调。

  • 标签: 印度 对藏政策 两面性
  • 简介:2010年4月,联合国种族问题特别调查员基苏·缪盖(GithuMuigai)指出,新加坡政府政策某些方面已经对马来少数民族产生了不利影响。缪盖言论是在他与新加坡政府领导人、独立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进行8天正式访问,以及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恐外症进行研究之后形成。其中包括以下观点:

  • 标签: 少数民族 新加坡 马来人 阻力 国家 困境
  • 简介:鉴于穆赫塔尔·卢比斯兄弟《关于当前印度尼西亚人》主张为社会舆论所关注,加上还有其他若干篇文章,其中包括玛尔哥诺·佐约哈迪库苏莫兄弟文章,激发了我参加思考上述“当前印度尼西亚人”问题。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卢比 社会舆论 兄弟 文章
  • 简介:2011年是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回顾和总结了交流协会30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和历史经验.展望和规划了今后一段时期交流协会工作和活动。作为今天“交协人”,我们铭记前辈们为交流协会发展、为民间外交事业所做出积极贡献,传承勇于开拓、奋发进取拼搏精神,同时也深感交流协会在新历史时期,面对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做好民间外交工作、增进理解与友谊、促进合作与发展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展望 民间外交工作 历史经验 机遇和挑战 纪念活动
  • 简介:独立以来,印度便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活动,并从投资量、投资方式、区位分布、投资行业和投资主体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印度特色。印度对外直接投资既从多方面对其经济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和作用,对中国开展外向直接投资活动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 标签: 印度 对外投资 特点 效应 启示
  • 简介:一因日本国内高龄化及人口减少,扩大海外销路成了日本企业当务之急课题。许多企业尤其关注经济增长显著亚洲市场,正在摸索中国、印度之后“下一个市场”。此间,在日本熟知东南亚,没有多少日资企业投资“清真”产业已经受到了关注。

  • 标签: 亚洲市场 东南亚 清真 日本企业 人口减少 经济增长
  • 简介:2012年国际形势可以概括为乱象纷呈,动荡不已。其中对今后形势演变产生深远影响事态主要有:美国从战略主动转为被动;欧债危机催生欧洲格局变动;中东乱局愈演愈烈;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提供了有力武器和可靠保证。这种形势出现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背景下,国际上各种矛盾激化结果,也是国际秩序进入转折历史时期必然表现。

  • 标签: 2012年国际形势 动荡与演变
  • 简介:前言柬埔寨首都金边大街随处可见挂着汉语招牌店铺。例如,东北洗脚房、广东美发屋等,而网吧入口处也有“发邮件”、“打字”、“打国际长途”等用汉语书写服务内容。柬埔寨政府规定,外语招牌务必在其上方标上高棉语,其字体也要比其他文字大两倍,

  • 标签: 柬埔寨 华人华侨 华人社会 金边 聚居区 调查
  • 简介:TPP因美国参与而备受瞩目,并增加了未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不确定性。作为横跨太平洋两岸三大经济体,中国、美国和日本对TPP立场和态度有所不同。美国积极参与TPP谈判,试图主导这一制定新一轮贸易游戏规则新平台,借此构建亚太地区新竞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日本将TPP视为进一步开拓亚太市场,提升FTA战略实施水平,强化美日同盟关系并提升亚太地缘政治战略需要。中国必须正确认识美国在东亚地区经济战略转变以及TPP扩张带来潜在影响,对TPP谈判持开放心态,做好相关政策调整。

  • 标签: TPP战略 竞合机制 中国 美国 日本
  • 简介:经过三年来谋划和实施。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已基本定型,对美国与亚洲特别是东亚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形势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奥巴马政府对亚太认知,分析其亚太战略框架,总结这一战略构想与实施特点,揭示其面临不确定和制约因素。

  • 标签: 奥巴马、亚太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