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对本校 5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中国文化失语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测试,发现中国文化失语水平较高,中国文化表达能力与跨交际能力有一定相关性,中国文化表达能力越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越高。教师应当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标签: 中国文化失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本医疗机构引入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后,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60名患者,探讨新标识系统对患者安全性的潜在提升,对60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观察和患者档案的定量分析。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在本院精神科病房实施,包括引入新的标识类别、实施方式,并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结果 在新系统下,60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安全管理呈现积极的变化,医疗错误率明显减少,患者得到了更全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注。结论 本研究结果强调了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对本院首次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安全管理的正面影响,新标识系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护理环境。

  • 标签: 改良护理标识 首次住院 精神分裂症患者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基于学院团队整理的50多万字的医患语料库,借助文本分析软件Antconc4.2.4进行检索,并结合真实的医患情景分析青少年抑郁患者人际关系语用交际特征。希望能从这一角度为抑郁患者的筛选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人际关系 语用交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2023年入院的80例老年抑郁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性心理护理。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结果 相比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认知障碍、焦虑感、绝望感均有明显下降,睡眠障碍得到了有效缓解,HAMD总分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率为95.30%.对照组为83.19%,两组在统计学生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认知性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认知性心理护理 老年抑郁症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康复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通过SAS评分判断其是否有效。 方法 选取100例因精神分裂而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两组每组50人,对常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以及精神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并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前后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情况,并由护理人员定时记录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数据相对常规组患者数据较好,P<0.05。结论 精神康复护理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优质的睡眠是帮助个体生理功能和身体恢复的重要条件,精神康复护理能够切实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睡眠状况,而良好的睡眠又反作用于精神及身体恢复,减缓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缩短病程,应对这样卓有成效的治疗方式推广普及。

  • 标签: 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