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多样化能源公司(DiversifiedEnergyCorp.Gilbert,Ariz.)和Aichemix公司(Carefree,Ariz.)正在开发一种类似于金属熔化炉的煤气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可以进行两种循环操作:氧化和还原,交替地产生氢气和合成气。在氧化操作过程中,水蒸汽注入熔化的铁-锡合金的溶池中产生氧化铁并放出氢气。在还原操作过程中,煤炭(或其他碳氢化合物)和空气被注入,与FeO反应生成富含一氧化碳的合成气,且FeO被还原成Fe。

  • 标签: 富一氧化碳合成气 煤气化技术 气化反应器 富氢 操作过程 ARIZ
  • 简介:采用易于工业化的液相沉淀法,在AEO9/十八胺盐酸盐的作用下,合成了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改性剂的用量为0.2%(复配改性剂占合成试样的质量分数)时,AEO9与十八胺盐酸盐合适的质量配比为5∶1。利用XRD、TEM、N2吸附、表观密度分析等对改性前后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纳米氢氧化镁的分散性好、结晶度高。红外光谱和沉淀体积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使改性剂吸附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使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变成亲油性,提高了氢氧化镁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

  • 标签: 纳米氢氧化镁 液相沉淀法 改性剂 十八胺盐酸盐 阻燃剂
  • 简介:2011年7月21日,九江石化8000kt/a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评报告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复,标志着九江石化建设千万吨级炼化企业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改造,九江石化将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先进工艺,达到增产减污、节能减排的效果,向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提供更加清洁的汽、柴油产品。

  • 标签: 升级改造 油品质量 石化 九江 工程项目 批复
  • 简介:精细化工事业部过氧化物复配造粒生产线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项目将于年内完成施工并投用。精细化工事业部的主要产品DCP和BIPB属于甲类危险化学品,为降低其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危险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精细化工事业部决定实施过氧化物复配造粒项目。过氧化物复配造粒项目在DCP、BIPB产品中掺合一定比例的添加剂进行衍生加工,可提高产品的利润附加值,并大大提高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增加产品品种和市场竞争力。

  • 标签: 过氧化物 精细化工 生产线 造粒 复配 事业
  • 简介:在第17届全国化肥甲醇技术年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田恒水教授认为:在以往宣传的使用乙醇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漏算了乙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综合计算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则生物乙醇燃料并不清洁。

  • 标签: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二氧化碳排放量 乙醇燃料 生产过程 全过程 甲醇
  • 简介:通式(Ⅰ)的茂金属化合物:LGZMXp,其中L为二价基团,Z为式(Ⅱ)的部分,其中R^3和R^4选自氢和烃基;A和B选自S、O或CR^5,其中R^5选自氢和烃基,A或B不同于CR^5;G为式(Ⅲ)的部分,其中R^6,R^7,R^8和R^9选自氢和烃基,M为过渡金属原子,X选自卤素原子、R^10,OR^10,OSO2CF3,OCOR^10,SR^10,NR2^10或PR2^10基团,其中所述取代基R^10为氢和烃基;p为0至3的整数。

  • 标签: 杂环茂金属化合物 烯烃聚合物 催化剂体系 生产
  • 简介: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精制二氧化碳专利技术现已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该技术为:环氧乙烷尾气经第一分水器分水后,进入压缩机加压冷却,进人第二分水器分水后再进入干燥器,干燥后的物料经液化进入闪蒸器闪蒸,在闪蒸罐底部即可得到工业级二氧化碳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分水器排放出来的微酸性冷凝水可以回收再利用;在干燥器和吸附床的再生气排放口排放的再生废气中,只含有微量的可燃气体,符合高空排放标准;

  • 标签: 科技成果推广 大连理工大学 二氧化碳 回收技术 开发 分水器
  • 简介:利用柱层析和高压差示扫描法研究了6种加氢基础油烃类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庆石化分公司石蜡基原油生产的加氢基础油和兰州石化分公司中间基原油生产的加氢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较差。铁对基础油的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基础油起始氧化温度迅速下降。基础油起始氧化温度与铁含量有负的线性相关性。在铁存在下,基础油中环烷烃含量越高,起始氧化温度下降越多,氧化安定性越差。基础油柱层析组分的PDSC氧化安定性测试以及反添加试验结果表明,轻芳烃的存在对加氢基础油氧化安定性有负面影响,中芳烃和多芳烃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加氢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 标签: 高压差示扫描法 加氢基础油 氧化安定性 烃组成
  •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由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的可溶盐、助剂和载体三者组成,其重量比为0.01—0.5:0.01—0.1:1。制备方法为:将载体浸渍到含过渡金属的可溶盐的溶液中,再加入助剂,室温搅拌,超声分散,室温静置,干燥,培烧后,再还原活化得到催化剂。使用方法为:将催化剂置于高压反应釜或微反应装置中,控制催化剂床层的温度为90℃-140℃,反应压力为0.6—3.OMPa。

  • 标签: 催化剂床层 碳酸二甲酯 制备方法 催化合成 二氧化碳 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