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入境旅游是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重要体现.当前,福建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为福建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带来了新机遇.本研究选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其入境客源总量占全省入境客源总量85%)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转移-份额(SSM)分析并结合波士顿矩阵法,分析这4个城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力及其总体发展潜力特征,提出优化主体客源市场,做好多样化旅游市场目标定位;加强旅游市场细分营销,凸显区域竞争优势;深挖城市旅游市场潜力,促进城市之间联动发展等建议.

  • 标签: 入境旅游 客源市场结构 SSM分析 福州 厦门 泉州
  • 简介:近年来随着实时化测绘需求增加,无人机航空摄影发展迅速.无人机航摄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优点,是遥感数据获取重要手段.本研究论述了利用无人机对厦门市翔安区滩涂进行航空摄影制作1∶2000正射影像方法,其成果用于滩涂养殖信息调查.

  • 标签: 无人机 航拍 滩涂 正射影像
  • 简介:根据现行征收补偿安置法律、法规体系和框架,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标准依据主要有两种,一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统一年产值标准倍数法(简称年产值倍数法);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法律授权参照征收耕地补偿标准制订征地区片价补偿标准。两种征收补偿标准,如何在具体征收工作实践中去适用,是征收工作必须面对和理解、消化法律问题。

  • 标签: 征收工作 补偿安置 法律授权 集体土地 标准 《土地管理法》
  • 简介:森林火灾能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发现林区火源并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数据主要包括1∶1万地形图、1∶1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扑火队分布数据、瞭望台站数据、扑火物资储备数据、林业局管理机构分布数据、研究区2010年landsatTM遥感影像图等;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和管理、森林火灾监测、最佳扑火路径分析、防火扑火预案制定和决策、森林火险等级评价、林火趋势模拟和预测、灾害损失评估、相关图表和报告制作等.系统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C#)作为开发语言,基于ArcEngine9.3组件进行二次开发,三维地图显示采用skylineTerraExplorer开发平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ArcSDE9.3空间数据库引擎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

  • 标签: 3S 森林防火 GIS二次开发 指挥决策 视频监控
  • 简介:为丰富一个老党员政治生活,增强正能量自觉性,让后代感受祖国在改革开放沧桑巨变,接受正确社会价值观教育。本人去年12月、今年1月携老伴、外孙两次进京参观40周年伟大变革展览等活动,颇受教育,有感而发小诗四首,一舒感怀。

  • 标签: 展览 改革 价值观教育 观感 自觉性
  • 简介:生态安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保障,是生态建设核心内容.闽侯县是福州城市扩展重点区域,亦是福建省会福州生态安全关键保障区域.本研究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多目标决策方法熵权“TOPSIS法”(逼近于理想值排序方法)评价闽侯县2005-2010年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5-2010年闽侯县生态安全平均水平处于预警状态,闽侯县亟待改变区域发展模式,增强内涵发展刻不容缓;研究发现生态安全等级水平为生态压力-状态-响应综合作用,生态系统状态与生态安全水平密切相关,而生态压力和生态响应对生态安全水平起着系统动态调节作用.

  • 标签: PSR模型 TOPSIS法 生态安全评价 闽侯县
  • 简介:生态足迹是目前较通用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与其他指标结合,可以测算生态赤字(盈余)、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万元GDP足迹等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状态定量指标.本研究计算了2002-2008年福建省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得到全省生态压力变化趋势.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09--2014年福建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人均建筑用地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结果表明,若继续沿着2002--2008年发展模式,福建省在未来几年内生态安全将面临极大威胁,全省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刻不容缓.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压力指数 GM(1 1)灰色预测模型 福建省
  • 简介:湿地沉积过程研究对于揭示区域环境演变与湿地发育过程具有重要作用。2011-2015年,在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并利用地表高程测量仪(surfaceelevationtable,SET),对4处沼泽湿地进行年际尺度表层沉积物累积厚度监测,计算表层沉积物沉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5年期间,4处沼泽湿地表层沉积物累积厚度分别为(7.31±2.87)mm、(7.70±2.55)mm、(5.71±2.36)mm和(6.30±1.69)mm;表层沉积物沉积速率分别为(1.85±0.89)mm/a、(2.27±0.91)mm/a、(1.63±0.94)mm/a和(1.45±0.77)mm/a,4处沼泽湿地表层沉积物沉积速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表层沉积物 沉积速率 沼泽湿地 地表高程测量仪(SET) 兴凯湖
  • 简介: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黑龙江时重要指示精神,近日,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开展了“学讲话、找短板、定任务、强保障”系列活动。9月28日,该局组织干部职工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到我省考察新闻,随后,陆续开展了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党员学习、报告会、讲党课、撰写学习心得等活动,把党员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东北振兴决策部署上来。

  • 标签: 自然资源系统 国土资源局 党员干部 牡丹江市 习近平 黑龙江
  • 简介:露水作为下垫面水汽凝结产物,对其水质研究可揭示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露水生态效应。为此,分别于2008年7月旬至9月旬和2009年5月下旬至9月初,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收集了毛苔草(Carexlasiocarpa)植株上露水样品,使用ICP-MS测定了样品K、Na、Ca和Mg等26种金属元素含量及pH。结果表明,毛苔草沼泽露水pH为(6.42±0.23),研究区未出现酸露现象;露水中金属元素种类丰富,K含量最高,其平均值为29531μg/L,Ag、Th、U、Be和Tl含量较低,平均值低于0.03μg/L;露水中K、Ca、Na、Mg、Mn、Fe和Zn含量远高于当地雨水,露水为湿地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沼泽地表积水和大气干沉降为露水中金属主要来源。露水中Pb、Ba、Se、As、Co、Cr和Cu等微量元素含量极低,表明研究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到人为污染。露水水质分析可作为判断区域空气质量辅助手段。

  • 标签: 毛苔草 露水 金属元素 雨水 沼泽
  • 简介: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有良好吸附效果而受到人们高度关注,但由于其不易从废液中分离重金属难题而限制了生物炭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生物炭与磁性介质结合,可促进生物炭磁化,进而有助于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这是解决重金属污染废液污染治理有效方法之一,并取得较好应用成效。本研究综述了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不同制备方法以及主要表征特性,阐述了磁性生物炭对几种重金属吸附效果及其研究进展,进而对磁性生物炭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以求为深化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生物炭 重金属离子 吸附机理
  • 简介: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及特征主要受沉积物沉积时动力条件和搬运特征控制,从而可以记录湖面水文信息变化。基于对东南沿海高海拔湖泊斗湖表层和流域范围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测试,利用沉积物粒度多组分分析方法,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组分特征,探讨了斗湖表层沉积物粒度变化环境意义。结果显示,斗湖表层沉积物主要为黏土质粉砂,沉积形式主要以悬浮沉积为主。其次,粒度频率曲线呈多峰特征,利用多组分分析方法从湖泊样品解析出5个组分,其粒径分别为0.64~0.74μm,2.2~4.0μm,10.5~16.4μm,61~110μm和265~436μm,而流域沉积物样品仅存在前4个组分。再次,通过与汇水盆地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推断出斗湖沉积物粒度特征主要受湖泊南北方向水动力变化控制,揭示出斗湖沉积物是重建东南沿海地区古环境演化潜在载体。

  • 标签: 表层沉积物 粒度 多组分分析 福建斗湖
  • 简介:鹤岗市国土资源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厅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动员宣讲视频会议精神,近日,鹤岗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召开动员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重要指示情神,对全系统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做出具体安排,动员系统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高质量高标准抓好起步开局。

  • 标签: 自然资源系统 国土资源局 视频会议 鹤岗市 质量 黑龙江
  • 简介:湿地是地球上独特自然综合体和水陆复合生态系统,而城市则为人类文明进步重要标志和成果.湿地为城市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核心资源,是城市立地最优条件.城市自出现以来,沿河流湿地建市便是普遍规律;在近代,城市沿河流推进到滨海湿地区.湿地类型与格局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制约城市景观结构.在河流与滨海或河流、湖泊与滨海等异质湿地结合部,城市因获得最优发展空间而具有高级发展形态,成为开放性更高现代国际都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蕴涵强大综合功能,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

  • 标签: 城市湿地 城市形成 城市可持续发展
  • 简介: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缺乏区域可比性和评估结果难以被管理部门应用实际问题,以三江平原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作为研究区,将InVEST模型生境质量指数用于表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采用基于参照基准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方式,将研究区内湿地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时间序列最大值用作生成评估指标相对量参照基准,通过计算相对于参照基准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形成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之间对比评估指标,对1990-2010年期间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体成效进行动态对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参照基准数值分别为0.83和0.36,它们能够有效反映两区域之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本底差异;三江平原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1428减小为-0.1683,总体呈现距参照基准较远且逐步远离趋势,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0427增大至-0.0285,它们更接近参照基准,并具有不断接近趋势,由此说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要优于三江平原。

  • 标签: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InVEST模型 参照基准 生境质量指数 区域对比评估
  • 简介:果园作为一种重要农用型植被类型,其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评价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福建省分布面积最大柑橘果园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果园植被碳库、碳吸存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碳密度为5.589t·hm^-2,年固定有机碳为2.028t·hm^-2·a^-1,其所吸存有机碳23.82%有机碳以活体生物量形式存留在植被层,41.42%储存于果实而被移到系统之外,34.76%以凋落物分解形式进入土壤或释放到大气

  • 标签: 柑橘 碳库 凋落物 净生产力 碳吸存
  • 简介:当前,城市空间快速扩展使得原来以植被、水体为主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是以不透水面为主的人工建筑物,这一改变已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本研究以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厦门市为研究区,以1989年、1996年和2009年Landsat-5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NDISI),研究了厦门市在这期间不透水面分布时空变化.结果发现,厦门市不透水面面积在这20年间扩展了近7倍,其增长主要占用了大面积植被和水体.回归分析表明城市不透水面-9地表温度呈明显指数型正相关关系,而与植被、水体面积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 标签: NDISI 不透水面 厦门 城市热环境 遥感
  • 简介:闽东南地区宗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朱宇(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已占有日益重要地位。许多事实表明,旅游业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闽东南地区在这方面也具...

  • 标签: 宗教旅游 闽东南地区 改革开放前沿 地区经济 清水岩 开发利用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等价投入常规化肥为对照,开展专用肥多点施肥试验研究.通过专用肥对林木生长量、林相特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专用肥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经对HA桉树专用肥增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综合分析与评定,选出基肥专用优化配方为:有机质≥30.0%、N+P2O5+K2O≥6.0%(2.5—2.0-1.5)、腐殖酸总量≥8.0%,并加上适量“绿滴”复合微生物菌剂(于施用时和基肥按每50kg:1kg量掺入);追肥专用优化配方为:有机质≥20.0%、N+P2O5+K2O≥20.0%(9—8—3)、腐殖酸总量≥6.0%.

  • 标签: 桉树 腐殖酸有机肥 专用肥 区域试验 配方选择
  • 简介:政区和流域是两种不同性质区域,前者具有社会属性,后者具有自然属性。探讨二者多样性,集科学、政策、管理于一体进行生态区评价,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前沿课题。通过分析中国政区流域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流域政区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机制,论证流域内水源区、流经区、河口区生态服务价值,探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青海、内蒙古、新疆、四川和云南,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建设优先区域。

  • 标签: 中国政区 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 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