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截止4月25日,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90%的居民房屋倒塌。调查表明。玉树县、称多县的部分地区灾害严重,涉及人口约10万人。灾区烈度达到9度。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急灾区结古镇的土木、砖木结构几乎全部倒塌或者严重破坏。砖混结构80%以上倒塌。框架结构的房屋约20%倒塌。教育、卫生、电力、通信、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 标签: 玉树藏族自治州 房屋倒塌 新闻 图片 震源深度 房屋破坏
  • 简介:气象新闻作为近年出现的一个新闻品种,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却也由于丰富性差、专业性强等原因常常遭公众“吐槽”。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气象新闻常见“槽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去除“槽点”,进一步增强气象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标签: 气象新闻 媒体需求 槽点
  • 简介:气象新闻热点是指具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受众感兴趣的气象新闻事件,作为一名气象新闻工作者,如何捕捉到天气中的新闻热点,通过媒体架起气象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使公众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有效预防气象灾害,一直是我们努力学习和积极探索的课题。

  • 标签: 气象新闻 捕捉 新闻工作者 气象信息 气象灾害 价值
  • 简介: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网络媒体凭借其多媒体、互动性、易于检索、海量信息、迅速传播等特性,已迅速成为新的主流媒体。传播介质的不同使网络新闻的采写有着与传统新闻更为特殊的要求。认真研究网络气象新闻采写的特殊性,掌握其采写的特点、技巧及方法,对于提高气象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其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气象新闻 网络媒体 写作 传播介质 海量信息 网络新闻
  • 简介:本文着重就如何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进行分析,认为成功的灾难报道应从对受众、受难者和人性的关注这三个方面让人们感受到灾难事件中的人性美,从而鼓舞人们直面悲剧事件、增强抗灾信心,以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 标签: 灾难性事件 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 灾难事件 社会稳定 人性
  • 简介:胜栋在《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并要求人类在处理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关系时,必须根据各种不同形态价值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列和实施,做出正确的选择,包括三个选择层面:一是价值层面的选择。人类价值具有极其丰富、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环境价值等。

  • 标签: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环境价值 自然界 大学学报 道德价值
  • 简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天气类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研究天气类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和关注情况,可以更好地引导受众和促使气象部门提供具有更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促进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媒介对天气类新闻报道的特别关注和受众自身的价值追求等原因,造成了受众对天气类新闻报道的期待,这些期待意识是不可小觑的。气象部门应该发挥好党的“喉舌”的作用,引导受众对天气类新闻报道的期待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气象部门的宣传机制不断完善。

  • 标签: 天气类 新闻报道 新闻媒介 受众 期待意识 机制
  • 简介:1引言气象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珍贵的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是当前气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气象事业的运行决策,业务运转,设备维护,基建技改项目设计,新技术试行研究等等都离不开档案信息。档案价值体现在:资料→档案→信息→科技。我们的任务是:更好地把气象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气象档案 潜在价值 气象发展 服务 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
  • 简介:冰冻圈通过气候调节作用为人类营造了适宜的地球人居环境,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资源、高山水电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清洁能源、多样的冰冻圈旅游产品、独特的冰冻圈文化形态,以及特有生物种群栖息地等资源,因此,冰冻圈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在气候变暖驱动和人类活动干预下,冰冻圈服务功能具有增强与衰弱等过程,也存在功能丧失的阈限,因而其服务价值是动态的,是可评估和计算的。通过明晰冰冻圈系统功能,辨识全球不同时空尺度冰冻圈服务功能,初步建立了冰冻圈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可以提高决策者和民众对冰冻圈及其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同时,对于全球不同冰冻圈及其重点影响区各级政府实施冰冻圈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宏观决策,以避免追求短期经济行为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冰冻圈 功能与服务 价值评估 框架构建
  • 简介:通过回顾2004年7.10暴雨后北京天气预警机制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论述了预警信息的传播质量,即预警信息传播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广泛性,是实现预警信息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并且指出:(1)多种媒体集体参与的整合传播是保证传播质量的前提。(2)不同性质的预警要选用不同的传播渠道。(3)预警机制决策者要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确保预警传播的制度化。

  • 标签: 预警信息 社会价值 信息传播 价值最大化 防灾减灾 信息社会
  • 简介:利用实地调研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旅行费用法等评估方法,对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涵养水源和调蓄洪水、提供动植物栖息地、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科考旅游等6个效益最为突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指标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总价值为1.15×10^9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7.708×10^8元,间接使用价值为3.62×10^8元,非使用价值为0.18×10^8元。其中科考旅游价值所占比重最大,为40.84%,调节气候价值次之,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仅占1.45%。对溱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服务价值的探讨,可正确认识该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价值,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以确保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标签: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 评估 溱湖
  • 简介:1.气象价值观的内涵气象价值观是指气象领导管理者集中群众的智慧而大力倡导,在气象科研、业务、服务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广大气象职工所认同并为之而努力追求与推崇的,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有利于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和气象人发展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其核心内容就是“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 标签: 气象科研 价值观 讲座 文化 中国 精神
  • 简介:以辽宁省境内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将流域生态系统划分为7类,从全流域、15个子流域、河岸带3个尺度分析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评价了三个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结果表明:全流域生态系统以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子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及时空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河岸带生态系统结构与全流域结构差异显著,与全流域生态系统结构相比,河岸带森林生态系统所占比例显著降低,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显著增加。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逐渐降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子流域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子流域服务价值最大;河岸带内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

  • 标签: 辽河流域 生态系统结构 时空格局 服务价值评估
  • 简介:石少宏同志,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28年来一直工作在天气预报与气象服务第一线,他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刻苦钻研,不断地学习先进的预报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积累预报经验,积极参加科研项目.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课题11项,发表论文14篇,

  • 标签: 先进事迹 工作岗位 气象台 内蒙古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