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COX-2、Survivin及livin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63例SACC患者癌变病理组织标本与30例SACC患者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COX-2、Survivin及livin蛋白在SACC组织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SACC组织COX-2、Survivin及l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OX-2、Survivin及livin之间关系.结果:Survivin、livin及COX-2在SACC组织中阳性率依次为66.67%(42/63)、57.14%(36/63)及73.02%(46/63),其阳性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上,正常组织细胞中未发现阳性表达;Survivin、livin及COX-2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体型、淋巴转移、中低分化及Ⅲ+Ⅳ期患者Survivin、livin及COX-2阳性率高于筛孔型+管状型、淋巴未转移、高分化、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Survivin与COX-2呈正相关(r=0.632,P<0.05);livin与COX-2呈正相关(r=0.453,P<0.05);Survivin与livin无相关(r=0.143,P>0.05).结论:Survivin、livin及COX-2在SACC患者中呈高表达,可能对SACC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Survivin、livin及COX-2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SACC并预测疾病转归指标.

  • 标签: 涎腺腺样囊性癌 COX-2 SURVIVIN LIVIN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therapy,PDT)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PDT对人肝癌细胞相对抑制率,并筛选最佳实验参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T后细胞凋亡率。并用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HPD浓度为4mg/L,光照剂量为10J/cm2时,实验效果最佳,PDT光动力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相对抑制率为(64.28±2.73)%,凋亡率达(35.28±1.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DT后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spase-3却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生物学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光动力作用抑制凋亡调控蛋白survivin表达,并直接或间接促进caspase-3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光动力作用 人肝癌细胞 SURVIVIN蛋白 CASPASE-3蛋白
  • 简介:目的:以不同浓度黄芪种衣剂ND牌种衣剂测定其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mm)抑制效果。方法:以5mL灭菌水代替种衣剂作为对照,把从菌落边缘打出菌丝块移到带药PSA培养基中,观察菌落直径。结果:同等有效浓度下,黄芪种衣剂抑制率高,与ND大豆种衣剂相比有较好抑菌效果。结论:黄芪种衣剂对黄芪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明显抑制效果,抑菌效果好于ND大豆种衣剂。

  • 标签: 黄芪种衣剂 根腐病菌 抑菌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直线加速器X射线照射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LF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因子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HLFs分别经直线加速器0Gy、5Gy、8GyX线照射后,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筛选合适照射剂量。人肺成纤维细胞分为照射组(R组)正常对照组(C组),R组经直线加速器X射线,5Gy照射24h后,免疫荧光检测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Western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中GSK-3β、p-GSK-3β表达。结果:X线5Gy照射剂量可使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增强,较0Gy、8Gy增殖曲线明显。照射组人肺成纤维细胞形态较正常组有明显差异。照射组人肺成纤维细胞α-SMA,p-GSK-3β表达水平升高,p-GSK-3β/GSK-3β比值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起调控作用,可能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 标签: X射线 放射性肺纤维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肺成纤维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核质双向转运蛋白Importin13(IPO13)在翼状胬肉中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翼状胬肉"并行手术切除患者标本5例作为翼状胬肉组,收集人正常球结膜组织5例作为人正常结膜组织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结膜上皮翼状胬肉组织IPO13、核转录因子p63、ABCG2、CD133表达。结果:IPO13及p63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翼状胬肉组织上皮基底细胞核内,ABCG2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翼状胬肉上皮基底细胞层细胞浆及细胞膜,CD133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翼状胬肉上皮基底细胞层细胞膜。IPO13、p63、ABCG2及CD133在人正常结膜组织中均呈低表达(光密度OD值IPO13:0.43±0.30;p63:139.09±40.15;ABCG2:63.63±22.56;CD133:70.31±33.41);在翼状胬肉中表达均明显增高(OD值IPO13:155.1±21.80;p63:617.35±87.43;ABCG2:214.03±34;CD133:201.05±46.3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IPO13:t’=15.87,P〈0.005;p63:t’=11.92,P〈0.005;ABCG2:t=8.15,P〈0.005;CD133:t=5.08,P〈0.005)。结论:IPO13、p63、ABCG2及CD133在翼状胬肉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翼状胬肉异常增殖性病变中起着正向调控作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Importin13 P63 ABCG2 CD133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行不同时间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重度30例肺内/30例外源性ARDS患者分别行2h、4h俯卧位通气,观察患者APCHEII评分,氧合指数、胸片吸收情况、心率、平均动脉压、脱机拔管时间,出ICU时间.结果:四组患者APCHEII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4h组较2h组氧合指数改善、胸片吸收情况更明显,4h组在脱机时间、转出ICU时间均优于2h组(P<0.05);肺外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中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病情,其对肺外源性ARDS患者效果更好,2h俯卧位通气即能取得较好效果,肺内源性ARDS患者需更长时间俯卧位通气改善病情且预后较差.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指数
  • 简介:M2型丙酮酸激酶是近年来发现一种器官非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在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2型丙酮酸激酶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宫颈癌中表达情况、致癌机制以及应用前景等。

  • 标签: M2型丙酮酸激酶 宫颈癌 癌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卒中后功能障碍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在发病后第17天,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选取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随访并记录患者1月、3月6月mRS评分。结果: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1d7d血清hs-CRP水平与1月、3月6月mRS评分,均有明显相关性。与入院1d血清hs-CRP水平相比,入院7d血清hs-CRP水平与mRS评分相关性更好。③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7d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结论:与入院1d血清hs-CRP水平相比,入院7d血清hs-CRP水平对卒中后功能障碍预测价值更好。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与PBC发病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6+/CD56+、CD3+HLA-DR+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BC组CD3+CD8+、CD3+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减低(P〈0.05),CD3-CD19+、CD3-CD16+/56+细胞、CD4+/CD8+明显增高(P〈0.05),CD3+、CD3+CD4+细胞均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BC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NK细胞比例减少,导致B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在PBC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评价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在脑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收治15例脑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进行微创抽吸引流术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2例保守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22.73%40.91%(P〈0.01);治疗后微创组血肌酐值为107.65±22.06μmol/L,显著低于保守组139.45±22.8μmol/L,P〈0.001。结论:早期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能迅速有效地解除脑室内高压,阻断恶性循坏而使病情得到缓解,同时也能明显改善肾功能。

  • 标签: 脑出血 肾功能不全 微创血肿抽吸术
  • 简介:目的:探讨深低温(-80℃)保存异体肌腱最佳时间段。方法:体重250-300g雌雄不分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72只。Ⅰ组为供腱组,提供144条供移植用肌腱。Ⅱ组又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8只,分别接受由Ⅰ组提供经深低温保存1天、10天、1个月、3个月肌腱。术后3天时、10天时分别从A组、B组、C组、D组随机抽取3只,近端自肌肉肌腱移行处,远端自跟腱附着处切断(包括近、远端吻合口),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术后4W、8W时分别从A组、B组、C组、D组随机抽取6只,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最大载荷测定。结果:保存10天以上三个时间段肌腱移植后保存1比较,保存10天以上肌腱术后粘连较轻,肌腱抗拉力强度降低。保存10天以上三个时间段肌腱移植后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最大载荷测定,结果: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腱在深低温(-80℃)环境中长时间保存后,其用于功能修复,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同种异体肌腱 不同时段 深低温 移植
  • 简介:目的:直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inNF-κB表达水平及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腺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0%,NF—κB阳性率分别为75.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与NF.κB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但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F-κB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B-catenin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catenin表达与NF—κB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93,P=0.018)。结论:结直肠癌中β—catenin与NF—κB表达异常上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病情预后评估。

  • 标签: Β-CATENIN NF—κB 结直肠癌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小鼠Mig基因对BALB/c裸鼠肾细胞癌抗肿瘤效果,探讨肾细胞癌治疗新途径。方法:利用786-O肾癌细胞皮下注射BALB/c裸鼠建立肾细胞癌模型,应用携带Mig基因重组腺病毒(Ad-Mig)直接进行瘤内注射治疗,观察裸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荷瘤裸鼠生存期;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NK杀伤活性。结果:Mig基因能显著抑制荷瘤裸鼠皮下肿瘤生长,并使鼠生存期明显延长,还能显著增强鼠脾细胞NKCTL杀伤活性。结论:重组腺病毒Ad-Mig基因对鼠肾细胞癌有显著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组腺病毒Ad-Mig 肾细胞癌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NK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前外侧与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6例,予以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46例,予以前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关节功能,调查问卷调查术后满意度。结果:①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小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术后关节功能与B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5C(P〈0.05)。结论:前外侧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相似,但后外侧路小切口操作简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生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前外侧小切口 后外侧路小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扶正化积方对H22荷瘤小鼠化疗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FZHJF组(40.95g/kg)、5-氟尿嘧啶组(5-FU)(0.2mL/10g)联合给药组(FZHJF+5-FU),连续给药12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并对各组肿瘤外观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肝细胞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联合用药组瘤重显著小于5-FU组FZHJF组(P〈0.05),肿瘤外观图也显示联合给药组瘤块小于FZHJF组5-FU组。扶正化积方单独使用抑瘤率为40.5%,联合5-FU后,抑瘤率达到66.7%,大于两者合并用药后理论相加效应值65.6%;与5-FU组比较,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5-FU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化疗具有增效减毒双重作用。

  • 标签: 扶正化积方 5-氟尿嘧啶 增效 减毒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泌尿系结石,将10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尿pH值、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SUA)、24小时尿酸(TUA)水平比较差异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尿pH值HOMA-IR为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肥胖或超重等因素促进了泌尿系结石形成,其中血尿酸、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结石形成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泌尿系结石 尿酸
  • 简介: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是胃肠道疾病中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植物化学提取物指采用适当溶剂或方法,以植物(整体或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后所获取物质,作为肿瘤化学预防治疗重要组成部分对大肠癌作用已受到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不同植物化学提取物包括植物多酚类、多肽类、生物碱、皂苷类、多糖类及维生素类等均具有抗大肠癌作用,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断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诱导大肠癌细胞自噬、抑制大肠癌细胞迁移等途径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大肠癌发生机制、植物化学提取物种类及其预防治疗大肠癌体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大肠癌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 标签: 植物化学提取物 大肠癌 肿瘤化学预防治疗 凋亡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静息态下患抑郁症成瘾者相对于非抑郁症成瘾者脑功能进一步变化。方法:25例符合阿片类物质成瘾标准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重性抑郁症诊断标准患抑郁症成瘾者与20例非抑郁症成瘾者对照完成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比较抑郁症成瘾者相对于非抑郁症成瘾者脑区功能变化。结果:与非抑郁症对照组比较,患抑郁症成瘾者双侧前额中部,双侧扣带回,楔前叶脑功能减低(p〈0.05)。结论:静息态下患抑郁症成瘾者特定脑区功能进一步减低,这可能在成瘾者患抑郁症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成瘾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阿米洛利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阿米洛利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x-LDL及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洛利能够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ox-LDL、TNF-α、IL-6、hs-CRP及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盐酸阿米洛利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炎症因子 MMP-9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疗效.方法:选取350例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4例)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186例)给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综合疗法.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患者体内IL-1,IL-8水平,SF-36量表评分,评价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疗效.结果:经手术药物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IL-1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1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在躯体疼痛总体健康2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6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与鼻息肉具有较好疗效,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