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正确的使用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给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以正确的使用和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对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效果较满意,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正确的使用静脉留置针和周到的护理,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服务,n=50),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留置针护理,n=50)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6d内留置针成功留置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第五天、第六天的成功留置率具有明显的提高,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进行服务,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在血管内增加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该护理方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干预医嘱处方的效果,进一步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间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接受并进行干预处理的320份不合理医嘱,总结不合理用药类型,为提出改善意见提供依据,此外配药中心审方药师提出针对性纠正意见。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及干预的320份不合理医嘱中,主要类型包括溶媒用量不合理、溶媒类型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药品剂量不合理和用药频率不合理。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具有静脉用药配置职能,工作人员仔细审核可及时发现医药方溶媒选择不当、剂量差错等不合理问题,通过医嘱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对静脉输液外渗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静脉输液中应当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对于外渗情况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论通过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及主动服务意识等,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有效降低,保证患者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外渗原因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急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门急诊100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以及《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综合评价中药注射剂处方。结果①我院门急诊100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用药245张,占24.5%。其中,超剂量给药90张,占9.0%,适应症不符合62张,占6.2%,联合用药不合理50张,占5.0%,溶媒不当43例,占4.3%。②105例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占10.5%;30例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3.0%;15例患者累及呼吸系统,占1.5%;10例患者出现心悸、眩晕、头痛等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占1.0%。皮肤表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显著高于其他3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急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需加强临床指导。

  • 标签: 门急诊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缬沙坦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24h尿蛋白、ALB、BUN以及SCr等肾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24h尿蛋白、ALB、BUN以及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肾功能,临床广泛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缬沙坦 高血压肾病 临床疗效 肾功能
  • 简介:一、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冠脉综合症患者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抗凝的冠脉综合症患者7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改进组采用改良式注射方法。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结果改进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综合症患者采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可帮助缓解皮下出血情况和减少疼痛发生。

  • 标签: 注射方法 低分子肝素 冠脉综合症 皮下出血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法在肌肉注射时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将剖宫产术后6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人。对照组按照传统“两快一慢”肌肉注射的方法注射,试验组除按照传统肌注方法外,注射过程中还指导患者配合呼吸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在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在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法在肌肉注射时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配合呼吸法 肌肉注射 疼痛
  • 简介:摘要从现代精神文明的理念出发,医院在运营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门诊是医院重要的服务窗口,该诊室的工作质量对于整个医院的声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也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水准和质量1。也因此,长期以来门诊注射室护理质量管理片面强调了注射室的布局陈设和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忽视了患者的需求,从而出现了不少护患矛盾。笔者就目前注射室的一些存在问题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护理方面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门诊注射室常见护理风险和拟定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注射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68500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护理纠纷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给每位注射患者发放注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对注射护理进行评价和提出注射护理意见且建议。统计分析评价表数据并拟定注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共收回59000份注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和6000条注射护理意见及建议。拟定门诊注射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5条。结论门诊注射室不良反应存在、患者满意度较高。门诊注射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应严格实施。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注射剂是我们医疗中常用的医疗药品,通过注射进入我们人体血液循环从而进行治疗。目前,注射剂在使用前很容易被微生物感染,尤其是在生存过程中,受微生物感染的注射剂不仅药效降低,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我国GMP无菌附录要求在满足质量条件下进行注射剂生产时对各类微生物感染最大限度的降低。本文对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进行分析,以期降低生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感染,保障药物疗效。

  • 标签: 注射剂 微生物感染 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于医疗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临床因加药产生的输液胶塞和药液抽吸不净现象,不断演化成医患矛盾。该创新项目锥形双孔溶药注射器改变了针尖的斜面,可有效避免输液胶塞的产生,并将单孔针头改为双孔针头,可将药液抽吸干净,避免药液浪费影响治疗效果,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锥形双孔溶药注射器 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