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科静脉注射护理策略,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实验选择2020年6月15日~2020年12月15日本院内放射科接受CT增强扫描出现局部肿胀的患者24例为研究样本,针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结果:患者经护理之后,局部注射位置存在的炎症反应以及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全部消失。生理状态满意,病患拥有优秀的心理状态,所有患者于72h内身体恢复正常。结论:针对于在放射科内接受CT增强注射高渗液后出现外渗的患者来讲,为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注射位置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放射科 造影剂 静脉注射 药液外渗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脉注射氯胺酮预防儿童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查找建库至2020年3月静脉注射氯胺酮用于儿童EA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中研究对象为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检查的儿童,性别不限,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无异常;文献中有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氯胺酮组儿童于围手术期静脉注射氯胺酮,对照组儿童使用安慰剂对照或空白对照。检索后进行文献筛查、基本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结局指标包括EA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发生率、低氧饱和度发生率、PACU停留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Meta分析文献19篇,共1 5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氯胺酮组儿童E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0.38,95%CI(0.31,0.45),P<0.001],两组儿童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dds ratio, OR)=1.19,95%CI(0.81,1.75),P=0.380],两组儿童低氧饱和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9,95%CI(0.38,1.67),P=0.540],两组儿童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1.44,95%CI(-0.52,3.40),P=0.150],氯胺酮组儿童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D=-2.13,95%CI(-3.34,-0.91),P<0.001]。基于EA发生率的漏斗图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静脉注射氯胺酮能够降低儿童EA的发生率,不增加PONV和低氧血症发生率,但对术后疼痛和PACU停留时间的影响尚待评估。

  • 标签: 氯胺酮 苏醒期躁动 儿童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静脉注射胺碘酮药物治疗措施具有的不良反应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性抽取出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工作的对象,并在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药物后观察其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结果:120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7%,不良反应方面出现肺毒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消化系统紊乱、低血压、光敏感、震颤不良反应。结果:采取静脉注射胺碘酮药物治疗措施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应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以及开展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8月-2022年8月80例于我院行 CT 增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两组(研究组、参照组),分析两组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并对研究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药液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统计相应数据,以此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药液外渗发生率8(20.00%)明显低于参照组22(55.0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39(97.50%)明显高于参照组31(77.50%)P<0.05。两组以研究组数据具有优势性。结论 经分析,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期间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血管选择不当、患者因素、固定不良等,期间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药液外渗发生率,很大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 药液外渗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自1988年钆对比剂(GBCM)用于增强MRI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使用GBCM的严重并发症(如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及潜在风险(如神经系统钆沉积),也不断规范GBCM的使用。上述并发症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更容易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人群GBCM使用做出详细指导。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参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国内外多个组织和学会的指南或共识,经反复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包括GBCM的特性、体内沉积、GBCM风险分类、不同肾病患者使用风险及检查的筛查流程等。

  • 标签: 肾功能不全,慢性 肾病 钆对比剂 急性肾损伤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钆沉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价值。方法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丙泊酚辅助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以及拔除气管的时间、不同时间患者MAP水平和HR、麻醉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以及拔除气管的时间、术中患者MAP水平和HR、麻醉镇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价值高,优于丙泊酚辅助麻醉,可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提高镇静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麻醉恢复时间。

  • 标签: 静脉注射 右美托咪定 辅助 全身麻醉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静脉注射对比剂渗漏预防中,取细节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成效。方法:本院就诊患者中,抽取82例研究,将其行分组处理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筛选全部患者均做CT增强扫描,收集时间在: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其中,常规高压静脉注射护理用于41例患者,细节护理用于另外41例患者,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比较渗漏发生率、局部肿胀发生率,实验组VS对照组,评测数据有更低显示,P<0.05;满意度中,细节护理评分较常规护理评分高,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高压静脉注射时的细节护理,不仅能够预防对比剂渗漏,减少发生率,而且能够促进CT增强扫描患者满意程度提升,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高压静脉注射对比剂 渗漏发生率 细节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参照要求,选60例全麻者为观察病例,时间开始于2020年3月,结束时间2021年11月,随机分组,实验组、参照组,各30例。实验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而参照组则以丙泊酚辅助全麻,对比两组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除时间、苏醒时间、镇定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除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比参照组短,镇定评分均比参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少,P均<0.05。结论:在全麻中以静脉注射法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和镇定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推荐使用。

  • 标签: 全麻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参照要求,选60例全麻者为观察病例,时间开始于2020年3月,结束时间2021年11月,随机分组,实验组、参照组,各30例。实验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而参照组则以丙泊酚辅助全麻,对比两组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除时间、苏醒时间、镇定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除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比参照组短,镇定评分均比参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少,P均<0.05。结论:在全麻中以静脉注射法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和镇定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推荐使用。

  • 标签: 全麻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胎盘滞留的临床治疗中脐静脉注射缩宫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胎盘滞留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在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胎盘滞留,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肌肉注射缩宫素后行胎盘剥离,治疗组患者则在胎儿娩出后进行脐静脉的缩宫素注射后行胎盘剥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患者的胎盘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胎盘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胎盘滞留脐静脉注射 缩宫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儿科合理用药,研究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儿科接收的100例患儿,采取回顾分析方法调查常用静脉注射药品配伍禁忌情况。结果:呋塞米注射液与注射用西咪替丁配伍禁忌构成比最高,为33.33%,其次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禁忌,构成比为25.0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嘱不合理、合并过敏性疾病、药品说明不明确是造成配伍禁忌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配伍禁忌普遍存在,必须全面掌握每种药品药理作用,避免出现配伍禁忌,进而提高儿科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儿科 静脉注射药品 配伍禁忌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IVIG)使用指征主要为抗体缺陷病的替代治疗和大剂量IVIG的免疫调节。由于IVIG的免疫调节作用,其广泛应用于儿童风湿性疾病领域,但多属"超说明书用药"。在儿童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IVIG对于川崎病和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能明确获益,对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获益,而对于Stevens-Johnson综合征、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系统性硬皮病则仅有一定获益可能。在儿童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IVIG的应用尚需进一步规范。

  • 标签: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儿童 风湿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时机、剂量选择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使用IVIG治疗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IVIG治疗的时间分层,分为早期应用(病程5~10 d)和晚期应用(病程11~15 d);再根据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分组,方案1组:1 g/(kg·d),共2 d;方案2组:0.4~0.5 g/(kg·d),共3~5 d,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连续变量的2组分析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共202例患儿入组,中位年龄为12(12,36)个月,其中128例(63.37%)为早期应用者,74例(36.63%)为晚期应用者。晚期应用患儿发热时长较早期应用患儿更长[18.00(14.00,23.25) d比11.00(9.00,14.00) d],对机械通气的需求增加(33.78%比20.31%),后遗症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更高(9.46%比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早期应用患儿,2种剂量组在高级生命支持的需求、预后和后遗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于晚期应用患儿,方案1组较方案2组患儿发热时间缩短[18.00(14.00,21.00) d比21.00(15.50,30.75) d],体外膜肺(ECMO)的需求率明显降低(2.13%比1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部后遗症,如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在2种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IG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7%,2种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IVIG治疗对改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预后非常重要。对于晚期应用患儿,高剂量IVIG治疗可缩短发热时间,减少ECMO的使用。

  • 标签: 重症腺病毒肺炎 丙种球蛋白 策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以胺碘酮静脉注射进行心衰并心律失常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治疗效果受优质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62例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均分2组,其中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31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31例记作研究组,对比在不同方案下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在参照组接受护理后有效性较研究组低,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胺碘酮静脉注射进行心衰并心律失常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治疗效果在优质护理下能够得到提升,不良反应减少,适合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注射 心衰 心律失常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对实习生进行静脉注射实训教学时采用仿真人模拟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选取2021.07-2022.02共8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托随机分配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40名应用常规教学方法,乙组40名应用常规加仿真人模拟法,对比两组实习效果以及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乙组实习效果、实习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优于甲组,(P

  • 标签: 虚实结合法 实习生 静脉注射实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呋塞米静脉注射,与静脉泵入对慢阻肺合并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911月年至2021年11月共106例慢阻肺合并心衰患者应用呋塞米改善心衰症状对慢阻肺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影响的观察。结论:呋塞米缓慢静脉泵入改善心衰症状的同时,对二氧化碳潴留影响较小。

  • 标签: 呋塞米   静脉泵入  慢阻肺合并心衰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于我院败血症新生儿中随机抽取92例,以数字分配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下降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可提高治疗效果,尽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 标签: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患者中丙泊酚静脉注射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总共抽取20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6~2021.06,均实施人工流产者术,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A组(100例)与B组(100例)。2组均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注射时A组为慢速(30s),B组为快速(10s)。对比2组循环及呼吸抑制情况、麻醉起效及苏醒时间等数据。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B组(P<0.05);但2组苏醒时间对比差异较小(P>0.05);A组术中舒张压降低>20%、SpO2<95%等占比均低于B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患者中丙泊酚静脉注射时速度相对偏慢对机体循环和呼吸抑制较轻,而相对偏快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所以丙泊酚缓慢注射可减轻血压波动和呼吸抑制。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丙泊酚 静脉注射速度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