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它们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在实务中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清,存在许多模糊之处。本文主要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 标签: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基数 计提方法
  • 简介:本文着重强调了新准则下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的联系,同时也分析了新准则下二者会计处理的差异,指出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是确保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真实性和客观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标签: 新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减值准备
  • 简介:财政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准则禁止将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予以转回,缩减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空间。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年取消特别处理的公司,分析了在新准则背景下,扭亏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 标签: 新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 企业利润 趋同 不得转回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S上市公司近十年来的资产减值行为,发现S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明显的“洗大澡”和扭亏为盈的盈余管理动机。S公司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后,实际降低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并增加了投资风险。

  • 标签: 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
  • 简介:中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禁止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回升的名义转回。本文研究发现:第一,被限制的四项长期资产减值在2003年至2005年问的确被用于多种目的的损益操纵,新准则的这一规定是有事实基础的:第二,除了减值的公允价值回升转回被用于损益操纵以外,名义上基于资产出售等交易事实的减值转出很可能也是操纵性减值转回的隐蔽通道;第三,2006年会计监管环境的强化起到了遏制减值突击转回的作用,甚至使部分多转操纵动机相比往年减弱,说明强化监管环境对遏制会计操纵具有积极意义:第四,2006年部分多减操纵动机较往年有所减弱,说明禁止转回规定已显现出遏制减值操纵的效果。

  • 标签: 盈余管理动机 监管环境 会计操纵 长期资产减值
  • 简介:三、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G华新在2005年年报中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如表3,转回数=8137.78-318.00-3742.31-56.42-0=4021.05万元按新准则规定不准转回的四项减值准备的总金额占G华新2005年利润总额的50.59%

  • 标签: 上市公司利润 减值转回 利润影响
  • 简介:三、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G华新在2005年年报中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如表3,转回数=8137.78-318.00-3742.31-56.42-0=4021.05万元按新准则规定不准转回的四项减值准备的总金额占G华新2005年利润总额的50.59%

  • 标签:
  • 简介:二、旧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旧准则允许资产减值的转回并且规定转回金额增加企业当期的利润,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 利润影响一、引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下简称,旧准则中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究竟对上市公司的利润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标签: 上市公司利润 减值转回 利润影响
  • 简介:二、旧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旧准则允许资产减值的转回并且规定转回金额增加企业当期的利润,资产减值上市公司利润影响一、引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下简称,旧准则中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究竟对上市公司的利润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标签: 上市公司利润 减值转回 利润影响
  • 简介:摘要:盈余管理随着如今中国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应用也愈来愈广泛,部分上市公司通过以资产减值的形式,来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发展情况和效益进行“包装”,这也不利于投资者根据企业年度报表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金岭矿业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形式为例,分析金岭矿业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主要原因和结果。

  • 标签:
  • 作者: 吴乃增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魅力中国》 2009年第9期
  • 机构: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问题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通过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监督,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已成为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共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效用或有效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固定资产不管以何种方式取得,在本质上都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必然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笔者拟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企业固定资产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到价值恢复冲回减值准备,至少要进行三次纳税调整和相关会计处理:计提减值准备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应税所得),确认递延税款(借项);计提折旧时,调减部分应税所得,转回部分递延税款;价值恢复时,再调减部分应税所得,

  • 标签: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所得税 会计处理 企业 税法 会计制度
  • 简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新8项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考虑公司个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堆栈回归法,采用随机效应影响的面板模型对不同年度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亏损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后增强了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计提的减值准备数据本身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同时,研究还发现盈利年度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更有用,以及投资者不能有效识别微利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而对于巨亏公司与通过转回减值准备方式盈利的公司来说,其会计盈余数据的决策相关性显著低于对比公司,投资者能有效识别其会计盈余质量,这为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关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 标签: 减值准备 会计盈余 盈余管理
  • 简介: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资产减值准则,新准则禁止计提的减值转回,以此遏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2003-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直接以减值准备为因变量,果用TOBIT模型方法对新减值准则颁布前后公司减值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准则的实施使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的计提变得比较谨慎,计提的幅度变小;无论减值准备与经济动因的关系还是与报告动因的关系,在减值准则实施前后均有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

  • 标签: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会计计提
  • 简介:

  • 标签: